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docx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必修一学问点归纳第一章、运动学基本概念1. 机械运动 :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2. 运动的特性 :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3. 参考系 :( 1)定义: 为了争论一个物体运动而假定不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参考系。( 2)原就: 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但必需以能使问题简化便利解决为原就。( 2)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需选用同一参考系。( 3)参照物不肯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4. 质点( 1)在争论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假如物体的大小和外形在所争论问题中可以忽视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 .质点条件:1)
2、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形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 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肯定性。( 4).抱负化模型:依据所争论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视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抱负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争论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抱负客体)5.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时,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 t1( 2) .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仍有 min , h。( 3) .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6. 路程和位移(
3、 1) .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 .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 .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就不同。7. 打点记时器: 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信息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 0.02s。8. 速度: 物体通过的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9. 平均速度 (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是物
4、体的位移x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x/t,矢量。平均速率 =总路程总时间,标量,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0. 瞬时速度 (与位置时刻相对应)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矢量。瞬时速率 (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标量。11.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 .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 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 vt v0) /t( 2) .a 不由 v、 t 打算,而是由F、m 打算。( 3) .变化量 =末态量值初态量
5、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 .变化率 =变化量 /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假如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匀称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转变)。( 6) .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转变量(速度转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其次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一.基本公式: 速度时间公式: v=v0 + at。位移平均速度公式:x= v t =( v0+v) /2.t位移时间公式: x= v0t + a t2/2 。位移速度公式 2a x= v2 v0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a 是恒量,而且a 与 v0 同始终线上。二.推
6、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S=aT2=恒量。 留意:( 1)此式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 2)推广公式: 连续的第 m 个 T 内的位移和连续第n 个 T 内的位移差为: Sm Sn=m-naT2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vt/2 =(v0 +vt)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3 、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S/2 等于初速度v0 和末速度v平方和一半的平方根,即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vv220vx/2=。2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留意: 可以证
7、明,无论匀加速仍是匀减速,都有VtVx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2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假如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Vat,x1 at 2,V 222ax,xV t 2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以上各式都是单项式,因此可以便利的找到各物理量间的比例关系123( 1)、1 T 内、 2T 内、 3T 内位移之比为S S S =12 2232 n2。( 2)、1T 末、 2T 末、
8、3T 末速度之比为v1 v2v3 =1 2 3 n。( 3)、第一个 1T 内、其次个 T 内、第三个 T 内位移之比为 S1 S2 S3 =1 3 5( 2n-1 )。( 4)、连续通过前 1 个 S,前 2 个 S,前 3 个 S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 2 3 n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 5)、从静止开头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 2 t3 =1(2 1)( 32 )(nn1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第三节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一、自由落体运动1. 物体仅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头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抱
9、负化模型)。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2.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看提出假设运用规律得出结论通过试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称为重力加速度( g)。g=9.8m/s2. 重力加速度 g 的方向总是的。其大小随着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的增加而削减。3.基本公式:,4画出 x-t 图象, v-t 图象三、竖直上抛运动1. 处理方法:分段法(上升过程a=-g,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 , 整体法( a=-g,留意矢量性)1规律公式:, 2. 对称性:时间对称性:上升到最
10、高点时间 ,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速度对称性:两次在同一高度处 相等,方向 3. 上升的最大高度: 4. 在最高点:加速度,速度 5. 画出 x-t 图象, v-t 图象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第四节 图象描述直线运动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平行于 t 轴的直线倾斜直线直线交点与坐标轴截距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平行于 t 轴的直线倾斜直线直线交点与坐标轴截距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 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第五节 汽车行驶安全和追及相遇问题1.停车距离 =反应距离
11、(车速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2. 安全距离停车距离3. 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4. 追及 /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意的临界条件,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临界状态(匀减速至静止)。可用图象法解题。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第一节 力 重力第三章相互作用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 力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 力具有物质性: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说明: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并非先有施力物体 ,后有受力物体(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
12、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说明: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成效:使物体的外形发生转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依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依据成效命名: 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说明:依据成效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2. 重力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定义: 由于受到的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说明:的球邻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是由的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13、,但不能说重力就是的球的吸引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的球。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 G=mg说明:在的球表面上不同的的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仍受其它力也无关系。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的球邻近的任何的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 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说明: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的心。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 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的确定: 质量分
14、布匀称。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外形有关。外形规章的匀称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匀称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外形、质量分布有关。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说明: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引入重心概念后, 争论详细物体时, 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 于是原先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其次节弹力1.( 1) 形变: 物体的外形或体积的转变,叫做形变。说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弹性形变: 撤去外力后能复原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假如外力过
15、大,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外形不能完全复原,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 发生了 塑性形变。分类: 按形式分: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曲形变。( 2)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复原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说明: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弹力必需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逝。( 3)弹力的方向: 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2.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抱负模型: 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留意杆的不同。 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 新人 高中物理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课堂 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