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及点评-冀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及点评-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及点评-冀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及点评 冀教版师:每节公开课,照例要设计一个导语,于是我设计了一个不说可以惊天地,但至少可以让人为之动容的开场白,愿意听吗?(生带着疑惑,不整齐地回答:愿意)师:我说完这句话,请按老师说的做(故意停顿):请翻开书本124页,今天我们学习第十六课小石潭记。(板书课题:小石潭记)(部分学生知道其中的幽默,笑了。)师:预习了吗?生:预习了。师:请大家把预习的内容和步骤告诉同桌。(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师:停。现在老师要提问一个同学,看看都是怎么预习的。生1:先通过朗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然后了解文章大意,最后要会熟练地朗读和
2、背诵。师:说得很到位,可见大家预习做得很好。一般情况要请哪位同学安排今天的课堂环节呢?生齐答:。师:请,你认为今天这节文言文的课应该怎么学呢?生:首先应该先读一遍,这一遍主要是为了弄清一些难读的字的音、句子的停顿。然后看下面的注解,结合柳宗元的背景资料,理解文章的大意,了解作者的感情,最后要会背诵。师:好,就按照你说的做。首先要先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导入新课,不落俗套;学生导学,不同凡响。师:谁读第一段?27号吧。(27号学生读课文第一段)师:有读错的字吗?生齐答:没有。师:根据你的经验,猜测别人会念错哪些字?生(27号):篁、洌、蔓、参差。师:“蔓”是多音字,这里该念什么音呢?生1:“蔓”
3、有三个读音, wn是指细长的茎,如瓜蔓儿;mn多用于复合词,如蔓草、蔓延。第三个读音mn,蔓菁,一种植物。师:根据字典的解释,应该念“mn”。大家一起读第一段。(生齐读第一段)师:,你刚才读的时候,有与别人读的不一样的吗?生:没有。师:没有就好,那我们来读第二段。(学生朗读第二段)师:有强调的吗?生:没有。生:不过要注意“怡、翕、俶、彻”四个字,还要注意字的写法。师:不但强调读音,还强调字形,说明字的音形义都很关键。大家一起读第二段。注意你的读与别人的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全班齐读)师:现在老师来朗读第三段。“潭西南而望”下面这个字应该念什么?生:念“du”师:为什么?生:因为这里是指“像北
4、斗星一样”,“北斗星”念“du”。(师继续往下读第三段)师:老师有念错的吗?生:我不知道是我听错了,还是你念错了,你把“犬牙差互”中“犬”念成“qun”,应念作“qun”。师:谢谢,老师口音先天不足,大家帮我一起改,一起念第三段。(生齐读)师:请朗读第四段。(生朗读第四段)生:我认为本段要注意下边这些字:悄、怆、寥师:是的,尤其是这三个字既熟悉,又陌生,特别容易写错。最后一段,也就是第五段要注意哪些字呢?生:龚古、己,“已”和“己”要区别清楚。师:好,一起读。(生齐读)师:现在请大家提醒同桌关于全文朗读时要注意的字词(生互相提醒)师:停,请中间两组同学齐读全文,旁边两组同学注意听。(负责听朗读
5、组的某个同学),你说要注意听什么呢?生:注意字不要念错了,还要注意节奏,也就是停顿要正确。师:比如说生:比如说“卷石底以出”“如鸣佩环”等等。师:好,按照刚才的要求,开始读全文。(中间两组齐读全文,旁边两组用笔作批注)师:,你说他们朗读有问题吗?生:我觉得读得挺好的,因为字词十分准确,节奏都基本正确,至少我跟同学们读得一样。师:,你好像有话要说。生:我就是要提醒这些句子的停顿要特别注意,比如说“其岸势、犬牙差互”“全石以为底”。指导朗读,别开生面;音义停顿,全而不繁。师:分析得非常好。读也读完了,该弄懂的也懂了,现在还要做些什么?生:现在应该是理解课文了,把文言文翻译一遍,明白讲了什么内容。师
6、:先从第一段开始。语文老师发现第一段有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闻水声,心乐之”都没有说到底是谁在做这些事。生:“西行”的应该是“作者和同游者”。“心乐之”应该是作者本人。师:原来是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充完整。作者心乐之,“乐”表现在何处呢?生:“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可体现作者的“乐”,因为如果当时作者心境很坏,也就不会寻找小潭。作者“乐”全寄托在潭水中,仿佛潭水一般清冽、欢乐。师:老师把教参中概括的本段大意告诉大家: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大家认为可以吗?生:我觉得可以。师:但是我倒觉得“青树翠蔓”一句与潭无关。生:这些是写潭边的景,自然也属于潭的一部分,可以包含在概貌之
7、中了。师:理由很充分。但老师也概括了一个,却不大一样。(板书:边走边看乐)师:教参从描写潭的角度出发来概括内容。生:老师是从游览者的角度出发来概括。师:现在请单号的同学带着“乐”的心情来朗读第一段,双号的同学注意能否听出“乐”来。(生按规定朗读和聆听)师:,你听出“乐”来了吗?生:有一点。师:也好,有一点,慢慢来,朗读要靠平时的培养。现在请大家概括第二段的段意。生:写的是鱼,如“潭中鱼百许头”“怡然不动”“似与游者相乐”等,都证明写的是鱼。生:我认为是写水。如“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还呼应上文的“水尤清洌”,都证明写的是水。师:老师认为是写小潭。如果从描写小潭的角度出发,写
8、水、写鱼都不矛盾。但如果从游览者的角度出发,写的就不一样了。我的概括是“驻足细赏”。(板书:驻足细赏乐)师:这些鱼呀、水呀,都在表现作者的心情。大家说心情如何?生:还是“乐”。师:何以见得?生:似与游者相乐生:怡然不动,俶尔远逝。生: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师:看来作者此时的心情是快乐的,至少“不悲”。看看第三段,作者的心情如何?生:平淡,看不出快乐还是悲伤。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写的是溪水和两岸,并没有明显地寄托作者的心情。生:从文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与作者被贬的心情引起共鸣,这段话应该是作者心情“由乐转悲”的一个过渡。师:看来,此时心情已经开始起变化了。如果给本段加个小标题如何?生:潭中情
9、景。生:眺望源头。师:就用“眺望源头”。(板书:眺望源头不悲)师: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生:“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作者在这里是不是告诉我们,人生的路弯弯曲曲,坎坷不平的?师:作这样的联想,我不反对。但是联系全文来看,作者并没有这种意思。老师认为,这里只是写景,写这小潭的水源。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一起朗读前三段,做为今天的结束。(师生一起朗读前三段)引导理解,立足文本;分析概括,开阖自如。师:布置今天的作业。生:按照惯例,今天的作业有三个,一是回家继续预习没教完的部分;二是背诵前三段;还有监督同桌记忆文言字词的解释。师:我同意,但在备课时老师发现了文章有二处“错误”的地方,所以增加一个作业: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石潭记 2019 2020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16 教学 实录 点评 冀教版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307358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