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1《鼎湖山听泉》教案-(新版)苏教版.doc
《2019-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1《鼎湖山听泉》教案-(新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1《鼎湖山听泉》教案-(新版)苏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1鼎湖山听泉教案 (新版)苏教版【设计思想】: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思考。” 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要学生学会吟哦讽诵的读书方法,明确提示学生“要发声读,读的正确、流畅,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因此,在有感情地朗读后,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品味出作品的妙处。” 但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会学生“读中
2、悟,悟后读,读后思,把感悟、理解和欣赏统一起来。”【教材分析】鼎湖山听泉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第一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开篇课文。本课上承八年级(上)第四单元,下连后三篇散文。课文以游踪为线索,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写在鼎湖山听泉的感受为中心,语言优美,词汇丰富,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学习本文可使学生提高朗读技巧,积累语言,明白游记散文的写法,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鼎湖山可写的景物很多,但是作者精心取材,把视线集中在山泉上;而且写景的角度也很独特,从“听”字入手,贯穿始终。【学情分析】听泉,令人耳目一新,课文又是令人向往的风景游记类题材,学生看
3、到课题就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课堂上学生会学得比较投入。且初三的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富于想象,喜欢朗读语言优美的写景文章。本课语言生动易懂,学生可以在读中领略鼎湖山泉声的美妙。【教学目标】1能从“听”字入手,找出作者四次听泉的句子,并能说出每次听泉的感受。2通过“吟哦讽诵”来品味优美语言,体会比喻、拟人、想象等方法运用的含义与作用。3通过“吟哦讽诵”来品味精彩段落,理解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教学方式】重视朗读,以读为本。在读中想象,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方式】朗读和默读相结合,局部展开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教学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收集鼎湖山的相关图片和泉水声。【教学过程】第
4、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会本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情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会本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难点:学会本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课前自学】:学生自读并熟悉课文,自行划出并了解生字词的音和义,能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至少五个方面的疑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几幅鼎湖山的山、湖、树与泉水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用一个词来笑容自己的感受。教师组织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一诗,提问:这首诗是从哪个感官角度来写的?从诗题上哪个字就知道?(视觉 “望”)
5、而本文的标题却是明确:通常写景以目赏为主,听觉处于次要的地位,然而作者谢大光在游览鼎湖山时却来个颠倒,主要从听觉来写,让人们在想象中去捉摸泉之形,去品味泉之美,显得空灵多姿。下面我们就跟随着作者一起去游览鼎湖山,一起去聆听鼎湖山美妙的泉声吧。(板书:鼎湖山听泉)二、览文释题迅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点拨析题的角度,如“何时何地写何人何事”“为什么文章主要写泉”“为什么要写听泉”等)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一个“听”字,用听觉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独特的美。三、快速朗读,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读准字音,了解词义。重要词语:流连
6、忘返 生意盎然 迥然不同万籁俱寂 可见一斑 翩翩起舞2整体感知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课文大意(学生放声朗读课文,圈点关键信息)(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明确:这篇散文主要写作者游览鼎湖山听泉时的见闻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揭示了人生哲理。四、自学指导理清行文思路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本文作为游记散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划出文中的依据。2文中有几次集中描写了听泉?找到相关信息。明确:作者行踪顺序是:到达鼎湖山过了寒翠桥进入山中行至半山(补山亭)庆云寺寺旁客房随着作者的行踪的变化,景物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写作方法就是“移步换景”。还有时间顺序:黄昏晚饭后入夜指出文中四次听泉的时间、地点:
7、第一次 (近黄昏、 过寒翠桥) 第二次 (进山后) 第三次 (补山亭)第四次 (入夜、寺旁客房) 体会课文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理解课文是以空间转换为主,辅之以时间来组织材料4课文在这两条线索的组织下,行文非常清晰,结构层次分明。教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然后点名让学生回答,明确课文层次。学生讨论后回答:(多媒体展示)第一部分(第l段)初闻泉声,如见泉影 第二部分(第23段)引发联想,爱上山泉 第三部分(第47段)补山亭仰望、庆云寺漫步 第四部分(第810段)枕泉而眠,得到感悟 五、自学指导吟哦讽诵,体会情感1指导学生运用“吟哦讽诵”的方法诵读课文13节,并将自己预习读书时对于朗读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鼎湖山听泉 2019 2020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鼎湖山 教案 新版 苏教版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