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浮力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101浮力【学习目标】1认识浮力的存在和方向。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重点难点:1浮力产生原因分析。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探究。学习内容一:浮力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49、P50文字内容和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然后自主完成下列问题,如果你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记录下来,以备组内交流。【自学检测】1轮船、冰山、木块等受到重力作用,但没有沉下水底,表明水对它们有一个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2弹簧秤下挂一物体,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若弹簧秤的示数3.5N,则物体的重力为3.5N,
2、当把物体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将减小,若示数变为2.5N,则水向上托的力大小为_1_N。【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一、为什么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作用?如图所示,一立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力情况是:其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的面积相等,并且对应部位距水面的深度相同。1水对它们的压强是否相等?(相等)2水对它们的压力是否相等?两个力的方向怎样?(压力相等并且方向相反)3立方体上下两个面受力情况:上下两表面处的深度不同,下表面处的深度更深,压强更大(根据:pgh),而上下两表面的表面积相同,所以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更大,根据:pF/S,FPS。即F向上F向下,这就是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大小F浮F向上F向下,方向:竖直向上。总结: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二、浸在液体中物体一定受到浮力吗?演示实验:将一只透明矿泉水塑料瓶去底,瓶口朝下,瓶口略小于乒乓球直径,放入乒乓球。往塑料瓶里面注水。乒乓球不浮起。说明: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精讲点拨】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当物体上下表面存在向上压力差时,物体才受到浮力。如果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接触,就不受浮力。如桥墩在水中不受到浮力。【即时练习】1弹簧秤的下端挂一金属球,弹簧秤的示数是5 N;若将金属球慢慢浸入水中,在浸入过程中弹簧秤的读数逐渐变小(填“变大”或“
4、变小”),金属球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填“变大”或“变小”);当金属球的一半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4.8 N,此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0.2N;当金属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是0.4N。2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D)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B空中飘舞的气球C深海潜游的鲸鱼 D深入河底的桥墩3P52第3和4题学习内容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51到P52文字内容和插图。【自学检测】1木块浸入水中上浮,铁块在水中下沉,它们都受到浮力。2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采用控制变量法把多因素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问题分析解决。【合作探究】老师巡视指导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5、?猜想: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_。(1)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浸入深度的关系。器材:_,方法:_,结论:_。(2)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该怎样做?(3)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应该怎样做?(4)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应该怎样做?学生分组探究:(1)各小组根据要探究的课题(教师指定),设计实验(参照P51至P52实验步骤设计)。(2)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进行交流,然后探究实验。(3)结论: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处深度是否有关”(1)如图,先用弹簧测
6、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为10N;(2)让金属块从图到位置,观察到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变大(都选填“变小”或“变大”)。(3)让金属块从图到位置,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金属块所受浮力都为_3_N。(4)从不同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结论: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有关;物体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无关。【即时练习】1淡水和海水的密度不同(“相同”或“不同”),同一个人在淡水中会下沉,在死海中会漂浮,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人从浅水向深水处走过程中,脚底疼痛减轻,是因为人受到浮力逐渐增大,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7、。2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其浮力大小变化是(C)A不断变大 B浮力不变C先不变后变小 D先变大后不变3课后P52第5题【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102.1阿基米德原理【学习目标】1理解阿基米德原理。2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重点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习内容:阿基米德原理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53文字内容和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自学检测】1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2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等于(“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8、。3物体排开液体质量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液体重力液体质量_g_【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一、感受浮力大小仿照P53图10.21“想想做做”:将一空易拉罐按入装满水烧杯中,易拉罐浸入的体积越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溢出的水越多,手向下的压力越大,易拉罐受到的浮力越大。你的猜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有关。二、实验探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有什么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塑料小桶水。实验步骤:1测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G物_2测出空桶重力G桶_3把物体浸入液体中,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读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G物_。4测出溢出的水的重力G排_。将实验数据
9、填入下表中。次数物体重力G/N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N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N小桶重G1/N排开的水和桶的总重G2/N排开的水重G排/N12实验结论:浸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水gV排。【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1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2物体浸在盛满液体的烧杯中,排开的体积等于溢出液体的体积,物体浸在未盛满液体的烧杯中,排开的体积大于溢出液
10、体的体积。【即时练习】1八(6)班实验小组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2)分析图D、E,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2.4N。2质量为0.3kg的物体全部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是100g,那么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_1_N。(g10N/Kg)3P56第1和2题4一个物体的质量为0.5kg,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水未装满),溢出水0.1kg,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C)A小于1NB等于1NC
11、大于1N D无法确定(提示:V物、V排、V溢出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此题水未装潢,所以V排大于V溢出)【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102.2浮力大小的计算【学习目标】1利用公式F浮液gV排计算浮力。2能灵活使用多种方法计算浮力的大小。重点难点:灵活使用多种方法计算浮力的大小。学习内容:阿基米德原理法利用公式F浮液gV排计算浮力。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55文字内容,注意浮力的计算题格式,前后步骤之间的推导过程。【自学检测】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液gV排,从公式也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密度和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1水球运动员把漂在水面上的水球慢慢压入水下0.5m
12、的过程中,水球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D)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不变分析:运动员把水球慢慢压入水下的过程中,水球在完全浸没前在水中的体积逐渐变大,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水球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当水球全部浸入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故选D。2一个物体的体积为200cm3,将其体积的二分之一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是0.98N;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96N。3一铁球先后浸没在盐水、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1、F2、F3,则三者大小关系是F1F2F3。【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浮力的计算方法:一、浮力产生的原因压力差法例1: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年级 物理 下册 第十 浮力 新版 新人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