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橘颂》教案1-鄂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橘颂》教案1-鄂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橘颂》教案1-鄂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橘颂教案1 鄂教版【教学构想】 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是楚辞九章中的一篇。整首诗节奏感强,文辞优美,但语言较为深涩,而且还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模式进行: 1通览全文,初步感知:以学生的习惯、情趣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选择朗读、默读、全文阅读或是重点阅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疏通文字,边读边想边记,获取初步印象题材、内容、作者思路、思想情感、艺术手法。 2互动感悟:精读全文,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理解诗句意思,试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并将自己理解中的难句梳理出来,在讨论、交流时形
2、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 3局部突破: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后,针对学生异议或重难点,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进行引导分析。 4鉴赏创造: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达到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而且还应该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作知识、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重要实词,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2掌握诗歌朗诵技巧,通过朗诵逐步理解诗歌主旨。 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4把握橘树的精神,理解作者借对橘坚贞品质的赞美所体现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
3、点:掌握本文重要实词,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难点:学习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把握橘树的精神以及作者所体现的人生追求。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晏子春秋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橘树的这种奇异特性本是一大遗憾,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他遭谗被疏时,以南国的橘树作为自己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咏物名篇一一橘颂。 2介绍屈原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 (通过教师的导入和介绍,可以渲染气氛、加强体验、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4、动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l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对停顿,注意语气。 2由学生提出应该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且进行范读。 3同学们根据朗读标准进行点评,教师适当进行指导。 3 全班齐读。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熟悉文中的词句,为疏通文意做准备) 三、学习课文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查找工具书,试着理解课文,疏通文意。将自己无法解决的字、词、句划出来,在小组讨论时解决。 2分小组讨论,逐段翻译课文。四人一组,由一人负责翻译全文,其他三人边听边记下和自己理解不一致的地方。 3在讨论时,学生将阅读所得、所感以及困惑提出与小组同学进行相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橘颂 2019 2020 学年 年级 语文 上册 28 教案 鄂教版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