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雪》课堂实录-(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雪》课堂实录-(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雪》课堂实录-(新版)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雪课堂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 师:“鲁迅”,一个对同学们而言并不陌生的名字,哪位同学能够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课前预习简要地介绍一下鲁迅先生?生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想要补充介绍? 生2: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师:看来同学们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还真不少。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用深刻的文字、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笔锋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1936年10月19日,这位
2、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永远离开了我们,成千上万的民众自发地涌上街头,为他送行。先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呢?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赫然写着“民族魂”三个大字,这也许就是对他最好的诠释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走进鲁迅笔下雪的世界。(屏显。)鲁迅民族魂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板书课题、作者。)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现在把预习中遇到的疑难字词提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嗡嗡”的“嗡”,“磬口”的“磬”,“脂粉奁”的“奁”,这几个字的字音字形比较重要。 生2:老师,我发现课本上“蜡梅”、“胡蝶”、“壶卢”的写法和现在不一样。师:这位同学很细心。作者写这篇
3、文章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开始不久,白话文的实践经验不足,还有待完善,因此很多字现在看来不对,但在那时却是正确的,因此可能有出入。不改是为了尊重原著并保留白话文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接下来老师也想和大家分享几个,第2自然段中“以自身的滋润相粘(nin)结”,第4自然段中“他们决不粘(zhn)连”,“旋(xun)风忽来”,还有上文中“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xun)转而且升腾”。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把整理出的字词齐声朗读两遍。 (生齐读。)师:同学们分成男女生两组,女生朗读前三个自然段,男生朗读后三个自然段,比一比,看哪一组读得好。(生分组朗读。)师:同学们声音洪亮,对文章节奏、感情的把握较为准确。我想找两
4、个同学问一下,男生和女生分别是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相应部分的?生(女):读前三段,我们应读出南方雪的美好以及作者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师:我听出来了,那么男生呢? 生(男):后面三段应表现出对北方雪的赞美之情,要读出气势。师:所以男生读的时候感情还可以更激昂一些,女生可以更甜美一些。文章我们读过了,下面我们就走进鲁迅先生的文字,领略先生的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的文学之美和意境之美。(屏显。)文学家品味文学之美思考:你认为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画面,各有什么特点?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篇文章一共描绘了几幅雪景图? 生(齐):两幅。一幅是江南雪景图,一幅是朔方雪景图。师:真是异口同声啊!(板书:江南的雪
5、、朔方的雪”。) 师:“朔方”是什么地方? 生1:北方。师:文章描绘了北方雪景和江南雪景,这里体现了什么的转换?生2:地点的转换。师:我们先看看作者在江南雪景图中具体描绘了哪些内容。生3:写了“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还写了草。师:作者在描写花草的时候,抓住了花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生4:颜色!师:我们一起把描写颜色的词读一遍。 生(齐):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 师:文章除了对植物的描写,还写了什么?生5:还写了动物。“胡蝶确乎没有”,“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师:“胡蝶”、“蜜蜂”真的有吗? 生6:没有!师: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没有?生7:从“确乎没有”、
6、“记不真切”、“仿佛”这些词可以看出来。师:这种写法我们曾经学过,朱自清的春当中,描绘“春草图”时这样写到:“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生8:虚写,也就是想象。师:很好!同学们对于学过的知识记忆犹新,老师很佩服。那么这幅图景中作者还写了其他内容吗?生9:还写了孩子们堆雪人的场景。师:这里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孩子们在冬天的活动,你觉得写这个情景有什么作用呢?生10:孩子们在冬天玩得很开心,表现了儿童的天真活泼。 生11:我觉得江南雪景图前面描绘花草时有色有声,有对实景的描绘,也有想象中的虚写,景物描写是静态描写,而这里的塑雪罗汉又加上了动态描写。师:这位同学
7、的品读真的很到位,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尝试着概括一下:江南雪景图有什么特点?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讨论。)师:谁来说说看?生1:江南的冬天是一种温润的美。 生2:应该是美艳、不能持久的。师:你是指塑的雪罗汉很快就消释了,对吗? 生2:嗯。师:同学们可以回到文本中再找找。 生3:我觉得是“滋润美艳之至”。师:这位同学提取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这样一幅画,除了塑雪罗汉是在冬天做的事情,其他的情景像是冬天吗? 生4:不像。师:如果非得说是冬天,也是暖冬。所以说,除了“滋润美艳”之外,这样的冬天还有什么特点? 生5: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生机盎然的。 师:概括得非常准确。下面我们集体来概括一下江南雪景图:
8、江南雪景图是一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的雪景图。这样一幅声色和谐、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的江南雪景图美不美?生(齐):美。师:同学们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生1:柔美。生2:优美。师:很凝练,我们就用“优美”好不好? 生(齐):好。 (板书:优美。)师:下面我们齐读前三段,相信通过学习,同学们一定能超越上一次的朗读。 (生齐读1-3自然段。)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品读一下朔方的雪景图中写了什么。生1:写了雪的蓬勃。师:文本中是怎样描绘的?谁来说?生2:“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生3:“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绝不粘连。” 生4:“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
9、升腾。” 师:同学们找得很全,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描写朔方的雪的关键词。 师生(齐):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奋飞,灿灿生光,旋转升腾。师:那么朔方的雪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1:孤独的,没有南方的雪滋润。师:你从哪里读出了孤独? 生1:“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生2:我觉得朔方的雪还有一种旺盛、不可抑制的力量。师:你的依据是什么?生2:“如包藏火焰的大雾。”这个比喻写出了朔方的雪蕴含着伟大的力量。师:我发现同学们都很善于从文中归纳。文中有现成答案,你们找到没有? (生摇头。)师:同学们好像忽视了文章的开头。 生3:找到了!是“冰冷、坚硬、灿烂”。师: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下。 (生齐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 单元 课堂实录 新版 新人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