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春》教案-苏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春》教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春》教案-苏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春教案 苏教版课 题第14课 春教学目标1、 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珍惜春光,奋发向上;2、 体会生动、精确的词语、短句、叠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抓住特征,表现景物特点的方法;3、 了解本文寓情于景、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的特点;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课时计划3课时教学重点探讨作者是怎样全面、精细地观察、表现江南春景,突出事物的总体特征的。教学难点了解本文寓情于景、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的特点;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教学方法1、以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悟情。2、通过自主合作讨论的方式,品
2、析画面。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 : 投影有关春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导入新课学习。二、介绍作家朱自清(18981948) 中国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名自华,号实秋,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0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的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于北平逝世。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
3、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三、 了解写作背景:春大致写于年至年。作者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这是一篇有较大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从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四、读课文,思考问题:1.文章描写怎样的景物? 在结构上可分几个部分?明确:盼春 绘春 赞春2、课文共描绘了春天哪几幅图画?明确: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3、文章怎样描绘春天的?先总
4、括轮廓:一切 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 水(涨) 太阳(红)再具体描绘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4、春草图:春草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草?正面描写:长态: 钻(生命力强)质地:嫩嫩的(鲜嫩)软绵绵(柔软) 色泽:绿绿的 (浅绿)长势:满是的 (旺盛)侧面描写:坐 躺 打 踢 赛 捉鲜嫩 勃发5、春花有什么特点?哪些词语写出了春花的特点?正面描写: 花朵多(赶趟儿、杂样儿、散) 花色艳(红、粉、白)花味(甜)侧面描写:蜜蜂:闹 蝴蝶 :飞繁茂艳丽春风图 和煦轻盈6、作者是怎样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写得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明确:温暖柔和(不寒、抚摸)(触觉)清香扑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语文 上册 14 教案 苏教版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