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26-猫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26-猫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26-猫教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26 猫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并运用“污涩、红绫、怂恿”等词;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习惯。过程与方法:4、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本文。 5、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情感与德育:6、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教学重点:目标4教学难点:目标5教学方法:预习夯实基础-整体感知识文本-比较阅读突亮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检查预习,完成“夯实基础”部分教学2、完成整体感知,图解课文教学步骤:一、导入: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
2、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板书课题、作者)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一)字词过关相称(chn) 郁(y)闷 一缕(l) 娱(y)乐 污涩(s) 怂恿(sngyng) 婢女(b) 蜷(qun )伏 惩戒(chng) 怅然(chng) 先由学生认读,然后一一指正,最后让学生笔记。(字词的选择根据班级的需要而改变)(二)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
3、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要求学生笔记部分)2、写作背景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结合教师教学用书P274介绍)三、文本学习(一)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mp3或教师范读),在听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字词的读音。2、思考:(1)文章写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4、?明确:三次养猫的经历(2)既然是写我三次养猫的经历,那可分为几部分?怎样划分? 明确:如以时间为序,每次养猫为一部分,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写我家养的第一只猫及其结局。第二部分(314)写第二只猫领养、丢失的经过。第三部分(1534)写我家第三只猫受屈而死。(3)作者三次养猫的感情相同吗,所以根据感情的不同还可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114)记叙前两只猫受宠。第二部分(1534)写第三只猫受屈而死从文章结构中我们很自然可知其详略,但三只猫都是活灵活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的是一只什么样的猫呢?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快速阅读课文,按句式说话:“读_,我看到了一只_猫。”参
5、考: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一只更活泼更有趣的小猫。C、“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一只可怜的小猫。(来得可怜,活得可怜,去得可怜)D、“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一只凶恶的黑猫。四、本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结构内容,知道了作者把笔墨着在了第三只猫上,这是为什么呢?下一节课我们将从来历、外形、性情、地位、结局等方面来看作者是怎样对比写三只猫的。板书设计1 第一部分(12)写我家养的第一只猫及其结局。-略第二部分(314)写第二只猫领养、丢失的经过。-略第三部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语文 下册 26 教案 新人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