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的急救PPT课件.ppt
《骨科病人的急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病人的急救PPT课件.ppt(2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骨科创伤急救处理骨科创伤急救处理纲要一、创伤概述一、创伤概述二、四肢骨折二、四肢骨折三、脂肪栓塞综合征三、脂肪栓塞综合征四、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四、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五、脊柱骨折五、脊柱骨折六、脊髓损伤六、脊髓损伤危重病急救医学病种范畴心跳呼吸骤停心跳呼吸骤停 各种类型休克各种类型休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LIARDSARDS)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 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衰竭 重症胰腺炎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 严重创伤、多发伤严重创伤、多发伤重症哮喘重
2、症哮喘 重大、高危手术重大、高危手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内分泌危象内分泌危象脓毒症脓毒症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MODSMODSMOF MOF 溺水、电击伤溺水、电击伤 其他需入住其他需入住ICUICU的患者如器官移植等。的患者如器官移植等。创伤概述现代文明疾病现代文明疾病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死亡原因:美国第四位、国内第四位致伤量致伤量 全球千万以上,全国百万以上致死量致死量 全球:100万人 全国:10万人 多发伤单一因素单一因素两个部位两个部位危及生命危及生命头、颈、胸、腹、骨盆、上、下肢头、颈、胸、腹、骨盆、上、下肢一种伤情既彼此掩盖又相互作用一
3、种伤情既彼此掩盖又相互作用创伤症候群创伤症候群不是各种创伤的相加组合不是各种创伤的相加组合应激反应重,经过复杂,早诊断难,转归迁延应激反应重,经过复杂,早诊断难,转归迁延复合伤复合伤多处伤多处伤临床特征:临床特征:1 1、伤情重、伤情重 ISSISS1616分占绝大多数分占绝大多数多系统、多器官多系统、多器官早期低氧血症早期低氧血症90%90%呼吸困难型呼吸困难型隐蔽型隐蔽型 临床特征:临床特征:2 2、休克多、休克多 : 50%50% 严重创伤刺激严重创伤刺激 急性大出血急性大出血 心泵效率心泵效率 胸、腹胸、腹67%67% 休克后休克后1h1h内救治内救治 死亡率死亡率0%0% 8h8h内
4、救治内救治 死亡率死亡率75%75%临床特征:临床特征:3 3、易漏诊、易漏诊损伤部位多损伤部位多明显、隐蔽同在明显、隐蔽同在开放、闭合并存开放、闭合并存伤员不能如实诉述伤情伤员不能如实诉述伤情检查者思维定势,检查不细检查者思维定势,检查不细临床特征:临床特征:4 4、处理顺序矛盾、处理顺序矛盾多发伤动态过程、多科损伤、约多发伤动态过程、多科损伤、约50%50%需手术需手术局部整体、轻重缓急、主次先后的矛盾局部整体、轻重缓急、主次先后的矛盾抓住危及生命的要害抓住危及生命的要害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重后轻胸胸腹腹颅颅四肢四肢临床特征:临床特征:5 5、并发症、感染率高、并发症、感染率高伤
5、口污染伤口污染监、治导管多监、治导管多 感染感染SIRSMODSMOFSIRSMODSMOF死亡(死亡(78%78%)防御功能防御功能 混合感染混合感染 :厌氧菌:厌氧菌 需氧菌需氧菌早期使用抗菌素早期使用抗菌素临床特征:临床特征:6 6、死亡率高、死亡率高伤后数伤后数s-mins-min颅脑、高脊髓、心血管颅脑、高脊髓、心血管-50%-50%数数min-hmin-h窒息、呼吸循环窒息、呼吸循环 出血出血30%30%数数d-wd-w感染感染MODSMOF20%MODSMOF20%受伤部位越多,死亡率越高受伤部位越多,死亡率越高 受伤受伤 2 2、 3 3、 4 4、 5 5个部位个部位 49.
6、3% 58.3% 60.4% 71.4%49.3% 58.3% 60.4% 71.4% 胸、头和腹胸、头和腹84.4%84.4% 胸、头、腹、四肢胸、头、腹、四肢87%87% 颅脑外伤合伴休克颅脑外伤合伴休克90%90%临床特征:临床特征:7 7、重建困难、康复期长、致残率高、重建困难、康复期长、致残率高9696年我国约有年我国约有60006000万交通事故致残万交通事故致残 50% 50%截瘫、截瘫、 四瘫四瘫 早期无瑕或疏于矫正早期无瑕或疏于矫正功能障碍功能障碍 早期处理常需反复权衡,否则难免顾此失彼早期处理常需反复权衡,否则难免顾此失彼 最大限度减少功能丧失,提高生存质量最大限度减少功能
7、丧失,提高生存质量 生命支撑,连续监护,加强治疗,手术干预,生命支撑,连续监护,加强治疗,手术干预, 并发症处理功能重建并发症处理功能重建 ISS16ISS16致死率致死率36.1%36.1%四肢骨折骨折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病因:病因: 1 1、直接暴力、直接暴力 2 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 旋转和肌收缩使肢体远处发生骨折。旋转和肌收缩使肢体远处发生骨折。 3 3、积累性劳损、积累性劳损骨折分类(一)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一)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 1 1、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闭合性骨折
8、: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 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2 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 骨折端与外界相通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骨折分类(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 1 1、裂缝骨折、裂缝骨折 2 2、青枝骨折、青枝骨折 3 3、完全骨折:、完全骨折: (1 1)横形骨折;)横形骨折; (2 2)斜形骨折;)斜形骨折; (3 3)螺旋形骨折;)螺旋形骨折; (4 4)粉碎性骨折;)粉碎性骨折; (5 5)嵌插骨折;)嵌插骨折; (6 6)压缩性骨折;)压缩性骨折; (7 7)凹陷形骨折;)凹陷形骨折;
9、(8 8)骨骺分离。)骨骺分离。 (三)根据骨折端稳定程度分为:(三)根据骨折端稳定程度分为: 1 1、 稳定性骨折稳定性骨折 2 2、 不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移位:(一)移位类型(一)移位类型 1 1、成角移位;、成角移位;2 2、侧方移位;、侧方移位;3 3、缩短移位;、缩短移位; 4 4 、分离移位;、分离移位;5 5、旋转移位。、旋转移位。(二)造成各种不同移位的影响因素为:(二)造成各种不同移位的影响因素为: 1 1、 外界暴力的性质、大小和作用方向;外界暴力的性质、大小和作用方向; 2 2、 肌肉牵拉。肌肉牵拉。 3 3、 骨折远侧段肢体重量的牵拉。骨折远侧段肢体重量的牵拉。
10、 4 4、 不恰当的搬运和治疗。不恰当的搬运和治疗。临床表现(一)(一) 全身表现全身表现(二)(二) 局部表现局部表现 1 1 、骨折的一般表现、骨折的一般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2 2、 骨折的特有体征:骨折的特有体征: (1 1)畸形;)畸形; (2 2)异常活动;)异常活动; (3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擦音或骨擦感。初次检查病人应注意,不可故意反复多次检查,以初次检查病人应注意,不可故意反复多次检查,以免加重周围组织损伤,特别是重要的血管神经损伤。免加重周围组织损伤,特别是重要的血管神经损伤。骨折的X线检查: 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11、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骨折的急救 1 1、抢救休克、抢救休克 2 2、包扎伤口、包扎伤口 3 3、妥善固定、妥善固定 4 4、迅速转运、迅速转运 急救处置抢救生命、保护患肢、防止组织再损伤和再污染抢救生命、保护患肢、防止组织再损伤和再污染首先应抢救伤员的生命。首先应抢救伤员的生命。对疑有骨折的伤员均应按骨折进行急救处置。一切动作要求谨慎对疑有骨折的伤员均应按骨折进行急救处置。一切动作要求谨慎 、稳妥和轻柔。、稳妥和轻柔。骨折伤员的伤情判断根据:根据:伤员的外伤史伤员的外伤史生命体征变化生命体征变化受伤部位受伤部位简单而迅速地做出伤情判断简单而迅速地做出伤情判断 初步的复苏措施根据伤
12、员的重要体征变化采取相应的复苏措施。根据伤员的重要体征变化采取相应的复苏措施。伤员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术。伤员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术。伤员休克,抗休克,进行液体复苏。伤员休克,抗休克,进行液体复苏。注意伤员的保暖。注意伤员的保暖。合并颅脑伤而处于昏迷状态的伤员要采取积极措施,以保证其呼吸道的通畅。合并颅脑伤而处于昏迷状态的伤员要采取积极措施,以保证其呼吸道的通畅。避免过多搬动伤员,以免加重病情或增加伤员的痛苦。避免过多搬动伤员,以免加重病情或增加伤员的痛苦。若伤肢肿胀明显,应及时剪开衣袖或裤管。闭合性骨折移位显著,骨折端有刺破若伤肢肿胀明显,应及时剪开衣袖或裤管
13、。闭合性骨折移位显著,骨折端有刺破皮肤或周围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手法牵引消除显著的移位畸形,并用长条皮肤或周围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手法牵引消除显著的移位畸形,并用长条木板妥善固定伤肢。木板妥善固定伤肢。 止血和伤口包扎应注意无论伤口大小都不宜用未经消毒的水冲应注意无论伤口大小都不宜用未经消毒的水冲洗或外敷药物。洗或外敷药物。绝大多数伤口,压迫包扎后可止血绝大多数伤口,压迫包扎后可止血大血管出血,在伤口近端结扎止血带,及时记大血管出血,在伤口近端结扎止血带,及时记录开始止血带的时间。录开始止血带的时间。骨折端戳出伤口,并已污染,不宜立即复位,骨折端戳出伤口,并已污染,不宜立即复位,以免将污特
14、带入伤口深处。可待清创术将骨以免将污特带入伤口深处。可待清创术将骨折端清理后再行复位。折端清理后再行复位。伤肢妥善固定避免搬动过程中骨折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避免搬动过程中骨折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器官的进一步损伤;减轻伤员的疼痛,并脏器官的进一步损伤;减轻伤员的疼痛,并有利于防止休克;便于伤员的运送。有利于防止休克;便于伤员的运送。可靠地、临时固定,固定的范围要超过上下关可靠地、临时固定,固定的范围要超过上下关节。节。固定材料应就地取材,树枝、木棍、木板、枪固定材料应就地取材,树枝、木棍、木板、枪支等都适于作夹板之用。在缺乏外固定材料支等都适于作夹板之用。在缺乏外固定材料时也可以进行临时性
15、的自体固定,如将受伤时也可以进行临时性的自体固定,如将受伤的上肢缚于上身躯干,或将受伤的下肢同健的上肢缚于上身躯干,或将受伤的下肢同健肢缚于一起固定。肢缚于一起固定。 迅速运送伤员骨折伤员须经妥善固定后再运往医院,运送途中应有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和陪同。特别骨折伤员须经妥善固定后再运往医院,运送途中应有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和陪同。特别要注意脊柱骨折时的搬运方式和姿势。要注意脊柱骨折时的搬运方式和姿势。 脊椎外伤伤员的搬运:木板或门板方法: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并方法: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并放于身旁。木板放在伤员一侧,放于身旁。木板放在伤员一侧,2323人扶伤人扶伤员躯干,使其成一
16、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或员躯干,使其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或3 3人用手臂同时将伤员平托至木板上人用手臂同时将伤员平托至木板上注意不要使伤员的躯干扭转,切忌使用搂抱,注意不要使伤员的躯干扭转,切忌使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同时禁用凉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同时禁用凉椅、藤椅之类的工具运送伤员。椅、藤椅之类的工具运送伤员。颈椎外伤伤员的搬运 专人托扶其头颈部,沿纵轴方向略加牵引,并使头颈部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专人托扶其头颈部,沿纵轴方向略加牵引,并使头颈部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后再缓慢搬移。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后再缓慢搬移。严禁随意强行搬动头部。伤员躺在木板上时
17、应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其颈部的严禁随意强行搬动头部。伤员躺在木板上时应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其颈部的两侧加以固定。两侧加以固定。合并截瘫的伤员搬运合并截瘫的伤员搬运 在运送截瘫伤员时,木板上应铺一柔软的褥垫,伤员衣物里的坚硬物件应及时取在运送截瘫伤员时,木板上应铺一柔软的褥垫,伤员衣物里的坚硬物件应及时取出以防压伤。禁用热水袋或盐水瓶等进行保暖以免发生烫伤。出以防压伤。禁用热水袋或盐水瓶等进行保暖以免发生烫伤。骨折治疗 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1.1.骨折的复位:骨折的复位:(一)标准:(一)标准:1 1、解剖复位;、解剖复位;2 2、功能复位:、功能复位: (1) 骨
18、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2) 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 儿童若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 (3) 成角移位:下肢向侧方成角必须矫正, 可允许有轻微的前后成角,前臂双骨 折要求解剖复位。 (4)长骨干横型骨折,对位至少达1/3左右, 干骺端至少达3/4。 (二)复位方法: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二)复位方法: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 1 1、手法复位步骤:、手法复位步骤: (1 1)解除疼痛;)解除疼痛; (2 2)肌松驰位;)肌松驰位; (3 3)对准方向;)对准方向; (4 4)拔伸牵引。)拔伸牵引。切开复位指征:(1 1)骨折端间有肌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骨折
19、端间有肌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法 复位失败。复位失败。(2 2)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对位不良,将影)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对位不良,将影响关节功能者。响关节功能者。(3 3)手法复位未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将严重)手法复位未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影响患肢功能者。 (4 4)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管、神经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 (5 5)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行切开复位。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行切开复位。切开复位的优缺点:优点:优点
20、: 能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使病人能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使病人 提前下床活动,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提前下床活动,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僵 硬,便于护理,减少并发症。硬,便于护理,减少并发症。缺点:缺点: 进一步损伤骨折部的血运;增加软组织损伤程度,降低局部抵抗力,内固定器材选择不当,影响疗效。骨折的固定外固定和内固定 1 1、 外固定外固定 (1 1)小夹板固定)小夹板固定 (2 2)石膏固定)石膏固定 (3 3)外展架固定)外展架固定 (4 4)持续牵引外固定器)持续牵引外固定器 2 2、 内固定内固定功能锻炼 1 1、早期:、早期:1212周内,以患肢肌肉主动舒缩为主,骨折上下关节不
21、活动。周内,以患肢肌肉主动舒缩为主,骨折上下关节不活动。 2 2、中期:、中期:2 2周以后,进行骨折上下关节周以后,进行骨折上下关节 活动。活动。 3 3、后期: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已拆除。、后期: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已拆除。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开放骨折的GUSTILO分型 型:型:伤口长度小于伤口长度小于1cm1cm,一般为比较干净的穿刺伤,一般为比较干净的穿刺伤,骨尖自皮肤内穿出,软组织损伤轻微,无碾挫伤,骨尖自皮肤内穿出,软组织损伤轻微,无碾挫伤,骨折较简单,为横断或短斜形,无粉碎。骨折较简单,为横断或短斜形,无粉碎。型:型:伤口超过伤口超过1cm1cm,软组织损伤较广泛,
22、但无撕脱伤,软组织损伤较广泛,但无撕脱伤,亦无形成组织瓣,软组织有轻度或中度碾挫伤,伤亦无形成组织瓣,软组织有轻度或中度碾挫伤,伤口有中度污染,中等程度粉碎性骨折。口有中度污染,中等程度粉碎性骨折。 III III型:型:软组织损伤广泛,包括肌肉,皮肤及血管、神软组织损伤广泛,包括肌肉,皮肤及血管、神经,有严重污染。经,有严重污染。 IIIAIIIA型:尽管有广泛的撕脱伤及及组织瓣形成,或型:尽管有广泛的撕脱伤及及组织瓣形成,或为高能量损伤,不管伤口大小,骨折处有适当的软为高能量损伤,不管伤口大小,骨折处有适当的软组织覆盖。组织覆盖。 IIIBIIIB型: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和丢失,伴有骨膜剥脱型
23、: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和丢失,伴有骨膜剥脱和骨暴露,伴有严重的污染和骨暴露,伴有严重的污染 IIICIIIC型:伴有需要修复的动脉损伤。型:伴有需要修复的动脉损伤。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清创清创骨折复位骨折复位软组织修复软组织修复伤口闭合伤口闭合(一)清创 清创时间清创时间:6868小时内多可避免感染小时内多可避免感染 小时后感染可能性增大小时后感染可能性增大 2424小时后已感染但仍可行表面处小时后已感染但仍可行表面处理,清理异物和表面坏死组织理,清理异物和表面坏死组织清创步骤: 1 1、清洗:肥皂水、活力碘、清洗:肥皂水、活力碘 2 2、切除创缘皮肤、切除创缘皮肤1-2mm1-2mm,切除失活的组
24、织。,切除失活的组织。 3 3、关节韧带和关节囊严重挫伤时应切除。、关节韧带和关节囊严重挫伤时应切除。 4 4、外骨膜应尽量保留,以保证骨愈合。、外骨膜应尽量保留,以保证骨愈合。 5 5、骨折端的处理:污染程度密质骨一般不超过、骨折端的处理:污染程度密质骨一般不超过0.51mm0.51mm,松质骨可达,松质骨可达1cm1cm。 6 6、再次清洗:生理盐水,活性碘,双氧水、再次清洗:生理盐水,活性碘,双氧水 小时内,严格彻底清创后,可内固定小时内,严格彻底清创后,可内固定 小时后的轻度开放性骨折,中度,重度的开放性骨折,不适合内固定小时后的轻度开放性骨折,中度,重度的开放性骨折,不适合内固定 骨
25、牵引和外固定支架使用清创后,对未行内固定的开放性骨折,为避免组织挛缩,可用超一个关节的骨牵清创后,对未行内固定的开放性骨折,为避免组织挛缩,可用超一个关节的骨牵引引对已有感染,软组织挫伤严重,粉碎并骨裸露的中重度开放性骨折,最适合外固对已有感染,软组织挫伤严重,粉碎并骨裸露的中重度开放性骨折,最适合外固定架定架闭合创口: 直接缝合直接缝合 减张缝合和植皮减张缝合和植皮 延迟闭合延迟闭合 皮瓣移植。皮瓣移植。 开放性骨折清创后的引流- -小时内的轻中度开放性骨折,经彻底清创后,充分引流渗血和渗出液,创口小时内的轻中度开放性骨折,经彻底清创后,充分引流渗血和渗出液,创口大多可一期愈合大多可一期愈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科 病人 急救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