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doc
《遵义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义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遵义专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 梦回唐宋,泛舟诗词汇聚的文化瀚海白居易笔下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杜牧由沉没在沙中的一只戟,引发他的感慨;文天祥在零丁洋发出爱国的呐喊;龚自珍虽辞官仍想为社会尽点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张养浩对人民群众的苦难表现了深切的同情。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背诵五首诗词曲。(重点)2.揣摩诗歌语言,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3.领会诗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第一课时学习观刈麦一、新课导入我们班哪些同学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农民最忙是在什么时候?“双抢”时节,农民抢收抢种,最是忙碌劳累,但看着一担
2、担谷子进仓,虽累,心里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白居易的观刈麦,体验一下中唐时代农民的生活。二、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一)整体感知朗读观刈麦。(二)作者名片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下邽(u)(今陕西渭南)人。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方面。 (三)深层理解1 本诗第一层描写了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交流点拨】开头先交代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低着头割麦,
3、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是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2 接下来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穗。为什么要来拾麦穗呢?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何效果?【交流点拨】因为她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穗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3 本诗最后一层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交流点拨】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最后的抒情文字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
4、同情。(四)走进主题观刈麦表现了农家生活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学习赤壁一、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一)整体感知指名朗读赤壁。(二)深层理解1 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交流点拨】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诱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做了铺垫。2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最后两句,这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遵义 专版 2019 2020 学年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21 诗词 教案 语文版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