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20《虽有佳肴》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20《虽有佳肴》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虽有佳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虽有佳肴本学期第 课时本单元第 课时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礼记、学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对照注释翻译课文;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2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教学过程时间一、提问引入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学生回答)“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二、知作品。1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礼记的资料。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把孔子的弟子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文章,二是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2了解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
3、、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3知道题目虽有嘉肴的由来。三、齐诵读1生读课文,给难字注音,划分朗读节奏。2出示课件,认读,把握节奏。(1)读准字音:嘉(ji)肴(yo) 自强(qing) 兑( yu )命 学( xio )学半 (2)把握节奏: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3. 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4.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
4、探究,解决字词问题并及时巩固。四、释文意。1.生对照注释试译文章。2.出示重点字词,理解。3.指名试译,点拨。4.同桌互译,参看译文。5、关注特殊词句。五、当堂检测(解释加粗字,并翻译全句,每生一句) 1虽有嘉 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6.故曰:教学相长也 7.其 此之谓也 明确:(1)虽:即使;嘉: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2)食:吃;旨:味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4)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5)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6)长:促进。(7)
5、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五、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明确: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的?明确:先从“嘉肴”、“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在从教与学的关系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从兌命“学学半”的话加以佐证。板书:嘉肴 食 旨 学 知不足 自反 学习重要性 教学相长 学 学半 至道 学 善 教 知 困 自强 六、熟读成诵(比一比,看谁背得快。)七、拓展延伸(备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君:名词作动词,统治。念:想着。 典:主。)译文: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如一地想着要以学习为主”。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八、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配套练习册练习教后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