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林中小溪教案1-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林中小溪教案1-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林中小溪教案1-苏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 林中小溪教案1 苏教版教学内容林中小溪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2领略课文中描写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3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教学重点学习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难点领略课文中描写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教 学 过 程 及 实 施 手 段 等复 备 内 容一、导入新课 1.导入本课。2.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二、预学导学(一)一读课文,标出课文节数,划出文中生字词及不懂的句子。读后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颤( )动 涟漪( ) 潺潺( ) 簌簌( ) 萦( )绕 惬( )意
2、 和煦( ) 分道扬镳( ) 乏( )味 翩然而至( ) 车辙( ) 旋涡( ) 吝啬( ) 干涸( ) 花蕾( )2.文学常识积累 普里什文,苏联作家,长期以俄罗斯高加索林区为创作基地,以森林地带大自然美丽风光为表现对象.他依靠自己丰富的林学知识,读懂了自然界这本大书,他的作品抒写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曾经当过农艺师.后来发表文学作品在鸟不受惊的地方一举成名。有位作家这样评价普里什文的散文:时而有如芳草簌簌作声,时而有如清泉潺潺流淌,时而有如百鸟和鸣,时而有如薄冰悄悄脆响结合课文仔细体会。(二)二读课文,说出文章是采用第几人称来写的以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并画出文中小溪所经历的
3、障碍及流经的坦途。 (三)三读课文,在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疑问摘要: 二、课堂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整体感知课文:1这篇课文写出了小溪和森林的美丽,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丽。2本文的作者是一位长期以俄罗斯高加索林区为创作基地,以森林地带大自然美丽风光为表现对象的作家。在本文中作者为我们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思考:课文在哪些地方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3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小溪和森林的美丽,一方面是因为文章的语言很优美,更重要的是,课文中
4、用了白描的手法,把它们当作有感情、有灵魂,有人格精神的人来表现。思考:你们能结合文中具体内容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吗? 4作者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所以在文章中处处体现了他对小溪和森林的赞美之情。课文在这种感情支配下组织行文,一气呵成。同学们来理清作者思想脉络的层次。 (三)再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进行重点难点突破。学生分组朗读并讨论第26节,第713节,第13节描写的内容及特点,并体会在描写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三读课文,理清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 小溪遇到障碍-“早晚”会流入大洋 进入理想天地,收获美丽人生人生坎坷不平-渴望成功、坚信未来(五)深入探讨课文。1随着这条林间小溪一路流淌
5、,我们对这条小溪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地认识。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这条小溪的认识如何,并结合具体文句谈谈看法。 2在小溪流经的途中,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像它一样的积极乐观执著和坚定呢?那么它们又是怎样的呢?说说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3通过小溪这一路的流程,结合上面同学们的解读,请说一说你从这条小溪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4请同学们大声齐读第3334段,思考:随着小溪我们不仅进行了一次自然之旅,而且还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在这次旅行中,同学们获得了丰富而深刻的感受。那么,作者此时的内心情感是否也和我们一样呢? (六)课堂总结1本文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林中 小溪 教案 苏教版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