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1《学问和智慧》教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1《学问和智慧》教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1《学问和智慧》教案-苏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1学问和智慧教案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会在学习中以智慧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分析论述过程。 3体会文章形象说理,语言充满智慧,并注意积累。二、教学重点: 1弄清“学问”和“智慧”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作者所说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的学习观。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3优美语言的积累。三、教学难点: 1感悟体会作者的观点 2品味优美的语言四、说教法、学法: 1朗读法: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本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2设疑、合作探究法:对重点语句组织学生
2、讨论分析,进而理解文章主旨。五、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譬如 (p) 犀锐 (x) 陶冶(y )晦塞 (s )要塞 (si ) 瓶塞(si ) 探骊得珠( l ) 矻矻穷年( k ) 鞭辟入里 (p) 无关宏旨(hng) 寸积铢累(zh) 新陈代谢(chn) 物竞天择 (jng) 字字珠玑(j)2解释下列词语: 探骊得珠: 。 无关宏旨: 。 鞭辟入里: 。 浮光掠影: 。 融会贯通: 。 读破五车: 。 寸积铢累: 。3了解作者。 罗家伦(18971969),1928年8月至1930年5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汉族,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19
3、14年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进北京大学文科。1920年赴美留学。1922年起,又相继留学英、德、法等国。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接管清华学校,改称国立清华大学,直辖于教育部。9月,罗家伦受命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他在校期间,增聘名师,裁并学系,招收女生,添造宿舍,裁汰冗员,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大学各系相关联的研究所,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有所建树。但他作风专断,不尊重师生意见,引起师生的驱罗运动,被迫辞职。主要著作有新人生观、文化教育与青年等。4了解积累关于学问与智慧关系的一些名言: 智慧的可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爱默生 知识能够诱发智慧,是打开智慧大门的
4、钥匙,但它不等于就是智慧。 【 日】池田大作 知识越多越骄傲,智慧越高越谦虚。【美】柯珀 知识反不如机智来得重要。 LA 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 【英】培 根5反复朗读课文,找出每段中心句。(二)课堂学习:一、导入新课,介绍写作背景:以“纸上谈兵”故事导入,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自小熟读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指挥作战,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有学问不等于有智慧。那学问与智慧有何关系?二、交流预习(用幻灯片一投影字词): 三、整体感知: 1解题,理清文章的思路。 讲清论点与论题的区别,论题是文章
5、论述的对象,而论点是作者就论述的对象所阐明的观点、主张。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或是一个短语。本文题目是论题。 明确: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2):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区别;第二部分(4-6):论述学问与智慧的联系。2速读课文,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找出中心论点。(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此文,根据以上四种方法试着给每一段找出中心句。 (2)请同学们回答,老师用幻灯片投影:第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第2段: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 第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
6、的 学问。 第4段: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有缺乏智慧的书。读书也要智慧。 第5段: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第6段: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3)从中可见,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在文中什么位置提出的? A中心论点:“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中心论点在文末提出。 B论点的位置:题目,开头(特别要注意开头一段的最后一句或有前面的材料引出的能承上启下的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结尾,自己概括。四、研读探究: 研读文章的第1、2节思考: 1既然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那么什么是学问,什么是智慧呢?两者
7、谁更重要?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反映人生、客观事物的工具。智慧是发现,是创造,是一种能力。智慧更重要。 2学问与智慧是两个抽象深奥的概念,为了将这两个概念阐述得通俗易懂,易被接受,为了突出智慧比学问更重要,作者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来阐述的,有什么作用? 作者作了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将学问比作滋养人生的原料、铁,将智慧比作陶冶原料的熔炉、炼钢的电火。这些比喻生动形象贴切,能让人更准确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3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如果只有学问而没有智慧,会怎么样?相反如果没有智慧只有学问又是怎么样? 明确:第一种则是“有学问的笨伯”或“两脚书橱”“冬烘先生”;第二种情况则可能不见得有很好的学问或者是对
8、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二)研读文章的第3段第6段。 1学问与智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一定的联系,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2为什么说“学问离不开智慧”? 有学问而无智慧者,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有智慧者,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 3为了证明“有智慧者,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这个观点,作者还列举了哪三个人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a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b达尔文创立进化论。c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 例证典型,进一步阐明学问离不开智慧这一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三) 思考文章中还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交流总结
9、归纳:第3节论述“学问离不开智慧”,除了运用了举例论证,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将没有智慧的人研究学问取得的效果和有智慧的人研究学问取得的效果进行对比,做对比论证对比鲜明)引用赫胥黎、爱因斯坦的话,强调了“见人所未见” 是大智慧者的重要的思想特征。第4节论述了读书、著书都要讲智慧。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第5节论述“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无学问的智慧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和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是最靠得住,最为清澈,最可宝贵进行对比,做对比论证;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浮光”、“肥皂泡”,尽管外表五光十色,但瞬起瞬灭。又将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探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问和智慧 2019 2020 学年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11 学问 智慧 教案 苏教版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