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二)-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二)-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二)-人教新课标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邓稼先教学设计(二) 人教新课标版课题名称:邓稼先教材版本:人教课标版 年 级:七年级下学期一、理解课程要求、教学目标2、理解邓稼先这一人物形象的民族性,体会作者的情感3、学习邓稼先的高尚品德4、理解本文散而不散的写作特点,品味语言句式之美、教学重点:1、2教学难点:3、教学方法:情感渲染法、朗读法、默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思路立足在很高的高度上把握人物形象,通过解读六部分的内容以及各章节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标题的理解能力。同时,借助本文的写作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更好地了解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教具:文字材料、图
2、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解读课文前两章二、 教学活动一览表教学活动1. 预习设计2、检查预习3. 导语(情感蓄势阶段)4、解读课文前两章三、各个教学活动框架教学活动1、预习设计一生负责找出文中生字,并查出读音,上课展示。一生负责查词语含义,上课展示。2.搜集有关邓稼先的成就及感人故事、图片等,体会其崇高的精神,准备上课使用。教学活动2、检查预习完成预习设计检测(多媒体显示)(1)为下列加黑字注音。彷徨鲜为人知锋芒毕露选聘元勋鞠躬尽瘁妇孺皆知殷红宰割筹划(2)解释词语并造句。仰慕:敬仰思慕。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3、。当之无愧:毫无愧疚地接受(名声、荣誉等)。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教学活动3、导语(情感蓄势阶段)深情朗读郭沫若诗歌炉中煤,解读诗意,以其浓烈深沉的爱国痴情感染同学们。归结:我爱我的祖国,我为她甘愿燃烧自己,不惜一切。你爱你的祖国吗?课件展示:侵略军侵入中国,到处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的镜头。然后打出文字“德国抢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俄国抢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法国抢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同时展示一块块领土从中国版图上被撕下,并伴随沉重的声音。问:目睹如此惨烈的现状,你有何感想?引出邓稼先面对苦难屈辱的过
4、去,有多少仁人志士没有哭泣,而是发愤图强,立志报国。他们明白,要想让自己的祖国不受外敌侵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终于:课件出示: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问:同学们,这意味着什么?感言:是谁有如此惊天之举?引出邓稼先。教学活动4、解读课文前两章步骤一默读并思索如下问题(课件出示)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并思索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两个小标题的妙处。到此文章可以结束吗?根据你搜集的资料,哪些可以补充文中事例?第二章为何略写?如果详写效果会如何?方法:学生个人独立思索10分钟,而后讨论35分钟,然后学生展示。老师起组织引导纠正补缺及点播
5、作用。3.方法引导(1)学生在概括第一章段意时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用标题当作段意。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与邓稼先没有关系,或说段意无头无尾,不知在说谁,以此引导学生。学生在概括第二章段意时,可以让学生按时间顺序找事件,然后再找事件外的其他段落在写什么内容。然后二者相加即是段意: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以此避免段意归纳不完整。(2)可让学生从如下角度分析标题的妙处:修辞、句式、内容、作用4.明确以及知识准备内容概括第一章: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推出邓稼先。使读者认识到: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
6、一位历史性人物,对祖国、对民族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第二章: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关系:二者互为补充,共同表达邓稼先的伟大与卓越。小标题的妙处从“任人宰割”到 “站起来了”:“从到”彰显了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把邓稼先置于中国漫长的历史背景之上;运用对比突出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变化;其中运用拟人修辞鲜明生动地表现了两个不同时代的屈辱与强大,给人印象深刻。概括了中国乃至世界近一百年的历史,从而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推出邓稼先。使读者认识到: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性人物,对祖国、
7、对民族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于是邓稼先就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慢慢走来,其形象顿时光芒万丈。B.“两弹”元勋: 元勋,立大功的人。“两弹”,高度概括了“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两件惊天之举,从而有力的突出了邓稼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不能结束。这样行文不完整,人物形象刻画不丰满。关于细节补充,锦上添花,使人更鲜明地了解邓稼先。 补充原则:围绕邓稼先的爱国思想A.1935-1941年的中学时代: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秘密参加抗日聚会。B1941-1945年的大学时代:就读昆明西南联大物理系,其
8、校歌是“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参加共产党外围组织“民青”,反独裁。C1947-1950.8:抱报国之志赴美就读博士,苦读成才,9天后谢绝恩师和校友的挽留毅然回国,马上投身祖国的建设。D1958-1964、67:接受国家重任,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苦战8年,创惊天之举。E因公身患癌症,去世之前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参观天安门;1986年7月29日病逝,享年62岁;遗言:“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的太远”F挽歌(为何不放在文末?)朋友献:怀念邓稼先院长天府杨柳塞上烟,问君此去几时还?实验场上惊雷动,江河源头捷报传。不知邓老今何在?忠魂长眠长江畔。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写到:踏遍戈壁共草原,三十五年前。
9、连克千重关,群里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第二章为何略写?如果详写成我们所补程度效果将如何? 略写其生平经历和贡献,是为全文主题着想,全文共六部分,把邓稼先置于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之中,共同表现: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止写邓稼先一人。如果详写成我们所补程度,则后文无法再写了,无法突出邓稼先的民族性这一高度。(当然后文中有一些我们刚才补充的事例)步骤二:思考如下问题并回答你认为下文该如何写?如何才能体现其民族性?是否用挽联结尾?什么内容的挽联呢?让我们期待
10、着第二课时一、教学要点解读课文第三第六章。理解六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全文的主旨。从结构、修辞、句式、关键语句、描写方法等角度赏析本文二、 教学活动一览表教学活动1、解读课文第三第六章2、从结构、修辞、句式、关键语句、描写方法等角度赏析本文(学生讨论发言)3、体验与反思,畅谈学习感受4、课堂小结5、作业三、各个教学活动框架教学活动1、解读课文第三第六章步骤一:内容概括默读课文第三第六章,完成如下问题。概括各部分段意。选择两个小标题,说说它的妙处。2.方法:学生个人独立思索10分钟,而后讨论35分钟,然后学生展示。老师起组织引导纠正补缺及点播作用。3.明确以及知识准备内容概括第三章:在同美国“原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邓稼先 2019 2020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 设计 新课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