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30《杜甫诗三首》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doc
《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30《杜甫诗三首》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30《杜甫诗三首》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30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温馨寄语】:学诗、读史、品人生【学习目标】:1、 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重点)2、 体会诗情,背诵诗篇。(难点)【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点拨【自主学习】一、预习点兵。1、资料积累走近杜甫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要集中学习的是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我们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请利用课余
2、时间完成:(1)归纳整理关于杜甫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2)了解三首诗相关背景资料,特别要了解石壕吏展现的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回顾学过的历史,结合课文下面注释,了解这场战争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3)杜甫“三吏”指:_“三别”指:_2、背诵诗歌。3、阅读注解,掌握文言词语。4、给加粗字注音。(1)岱宗夫如何岱( )(2)决眦入归鸟眦( )(3)白头搔更短搔( )(4)浑欲不胜簪簪( )(5)老翁逾墙走逾( )(6)三男邺城戍邺( )戍( )(7)如闻泣幽咽咽( )(8)老妪力虽衰妪( )5、解释下面加粗的词。(1)造化钟神秀钟: (2)阴阳割昏晓阴: 阳:(3)会当凌绝顶会当: (4)浑欲不胜
3、簪浑:(5)吏呼一何怒一何: (6)老翁逾墙走逾: 走:(7)急应河阳役应: (8)独与老翁别别:【小组合作】1、望岳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2、石壕吏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3、阅读赏析望岳与春望。(1)两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各是哪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班级展示】【质疑探究】【自悟自得】(提示: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与同学交
4、流。)【测评反馈】1、补写诗句。(1)荡胸生层云,_。_,一览众山小。(2)国破山河在,_。 感时花溅泪,_。(3)吏呼一何怒,_!(4)夜久语声绝,_。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课后反思】杜甫诗三首 【温馨寄语】:学诗、读史、品人生【学习目标】: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5、重点)(难点)【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点拨【自主学习】赏析“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小组合作】1、“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望岳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方法指导: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2、春望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石壕吏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春望与望岳比较,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阅读赏析石壕吏(1)老妇人对战争的态度怎样?(2)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被捉的老妪的命运将会是怎样呢?【班级展示】【质疑探究】【自悟自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杜甫诗三首 2019 年秋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30 杜甫 诗三首 导学案 鲁教版 五四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