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数学教学计划4篇.docx
《精选小学数学教学计划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小学数学教学计划4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小学数学教学计划4篇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为此,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新生,情况有待了解。 三、全册教材分析 (一)、数与计算部分 1、数一数 教材第2-3页是一幅“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美丽校园的画面。
2、该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校园生活,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数数,并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材第4-5页出现了10以内的各数,主要是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以便教师了解学生认数、读数情况。 2、第三单元是1-5认识和加减法 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1-5的认识,二是5以人数的加法和减法。先安排教学1-5的认识和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用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打下基础。
3、 3、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加减法 全单元教材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是6、7的认识和加减法,二是8、9的认识和加减法。三是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四是连加和连减,五是加减混合。 4、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数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材先给出一幅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的生活情境图,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启发学生观察情境图中还有什么,有多少。通过让学生数一数,引出例1数数,在讲解数数时,让学生通过数出10根小棒捆成1捆,再接着数到20根,然后把另外10根捆成1捆,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让学生直观地了解110-20各数的组
4、成。讲解例2数的读法时,教师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学习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完成数的读法学习。讲解例3数序,要求学生把直尺上的数读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例4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教学数学的写法,通过观察计数器十位和个位上每个珠子表示的数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 5、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即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本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分为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这样体现了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同时丰富的教学内容容易引
5、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用脑的习惯。此外,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注意在具体情景下,让学生自己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本单元教材中把“用教学”编排在计算当中,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设计情境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本单元“用数学”的内容比前面的画面内容丰富,更注重事理情节,同时增加了观察、收集信息的难度,并注意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二)、关于第二单元比一比,第五单元分类。 这两部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体现了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点学习,而是一种体验活动。在活动中领悟比较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位置的相对
6、性,学会有条理的思考,有效的合作交流。 第二单元比较多少、高矮、轻重。“多少”是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的,没有出现“同样多”的术语,要求学生用自己理解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样多,一样多,一般多”,避免程式化的语言。 第五单元,分类。教材创设了两个活动,都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一个是整理房间,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分类的必要性和怎样进行分类,情境图中有两句指导语,“哪些是学习用品?”指导学生把学习用品放在一起,从而类推出把玩具放在一起,把生活用品放在一起;第二句话“说一说,怎样整理房间。”通过自己的活动,体验分类的过程。相应的实践活动,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7、渗透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整理书包比整理房间又进了一步,分类标准可以多样化,整理书包可以按数学、语文不同的学科来分类,也可以按书和本来分类。 (三)、关于第四单元认识物体,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1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课标的要求,对形体的认识顺序是“立体平面立体。”因为学生从生活中接触到的是体,因此,先认识体,教材通过给物体分类,介绍四类物体的数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通过游戏活动,动手搭出你喜欢的东西,特别是“你说我摆”,通过两人搭积木游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指令的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摆的学生学会倾听,不仅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练习,并与上一单元位置与顺序进行综合
8、练习。同时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摸一摸、说一说,把操作活动与表达结合起来。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认识钟表”。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小明的一天”、“小芳的上午”是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认识钟表,认识整时,几时半,几时刚过,快到几时,同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生活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材通过一年级(1班)要举行元旦晚会,要买一些水果,买什么水果比较好呢?就要调查全班每个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然后组织统计活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通过象形统计图呈现出来,这就是经历统计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来回答一些问题,如第(3)题全班喜欢吃(香蕉)的
9、同学最多。根据统计图帮助同学学会决策,应当多买香蕉和桔子,因为喜欢吃的人多。 (四)、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学段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进行回顾与反思,并进行自我的评价,从中看到自己成长足迹,起到激励作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一年级上册教材考虑学生年龄小,没有完整地要求学生这样做。但是改变了过去的作法。 以上这些,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流,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打基础。除此之外,本套教材还设立了“问题银行”。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当前所学的知识不能解决时,就存入问题银行,当能够解决时,就把它取出,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同时可以
10、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全期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包括“生活中的数”、“比较”、“加减法(一)”、“加减法(二)”、“认识钟表”等5个单元。 1.数的认识 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认识符号,的意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能说出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识别它们的意义。 2.数的运算 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加减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3.常见的量 能读出钟表上表示整点半时的时刻,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的语句表示时间。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4
11、.探索规律 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空间与图形包括“认识物体”等单元。 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能对简单几何进行分类。 统计与概率包括“分类”等单元。 实践活动 1.经历观察、调查等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本册重难点分析 本册的教学重点: 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本册的教学难点: 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六、教学进度 注:等第分为5、4、3、3以下。 总评包括自评
12、、小组评、师评,其中自评占20,小组评占40,教师评占40。60以上为优,5360为良,4553为合格,45以下为待合格。 双基掌握情况的评价。(70%) 1、口试。(10%) 内容:口算、应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统计。 形式:抽查 2、笔试。(60%) 期中测试卷(10%) 期末测试卷(50%) 七、教研专题与研究措施 一)教研专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的意识 二)研究措施 1、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数学学科特色的评价方式:教师从课堂教学入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2、个案跟踪:选择朱敏进行数学学习跟踪调查,记录他在课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小学 数学 教学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