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研讨.docx
《我国证券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研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证券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研讨.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双学位毕业设计(论文)我国证券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 The Research of Monetary Policys Influence of Securities Market in China目 录内容摘要IAbstractII1 导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1.3研究现状.21.4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方向.32 证券市场货币政策效应理论分析42.1货币效应概念42.2货币政策效应42.3证券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53 证券市场与货币政策关系分析63.1货币政策与证券市场价格关系63.2货币政策与证券市场的流动性73.3 证券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84 证券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实
2、证分析94.1货币供给、货币信贷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94.2外汇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104.3房地产贷款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115 增强证券市场货币政策效应的建议135.1进一步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135.2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45.3促进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相结合.156 研究结论16参考文献17附录:开题报告19致谢22内容摘要: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证券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的深化发展使得货币调控的微观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而,证券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关系问题引起了理论界与政策当局的关注。
3、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只有短短十多年的发展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却异常惊人,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证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逐渐为政策当局所重视。中国人民银行果断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下滑风险,实现保增长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政策及其效应的概念,并仔细分析了当前现状,然后引出我国当前证券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其次分析了证券市场与货币政策关系,主要介绍了货币政策与证券市场的价格关系、流动性以及证券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接着主要通过2010年三季度具体的相关数据对证券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能解决当前证券市场发展中的难题及对新形势下货币政策效应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提供
4、可操作性的建议。关键词:货币政策;证券市场;货币效应 Abstract: After the American economic crisis in 2008,the global economy has a great change. Along with the deeper function of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ecurities market has played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financial activities. 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
5、n securities market and monetary policy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related authorities. The securities market in China developed incredibly not only in speed but also in scale. So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through securities market has been of an essential function. The Peoples
6、Bank of China has taken measures of loose monetary policy. So they can prevent the economy gliding, and ensure the objective to come true.The thesis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monetary policy and its influence. It also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carefully, and lead to the current monetary p
7、olicys influence in China. Then it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etary policy and securities market. It mainly recommends the price relationship 、liquidity and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third quarter in 2010,there is a analysis with demonstration about
8、 monetary policys influence. Hope to find a way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Key Words : Monetary Policy;Securities Market;Monetary Influence1导论1.1 研究背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信贷紧缩,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防止经济下滑风险,实现保增长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9月至12月,中央银行先后 5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2次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 再贴现
9、利率以扩大货币供应量。2010年全年,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新增1.89万亿元,按年多增899亿元;占人民币贷款新增额的比重由2009年的18.7%,提高到2010年的23.7%;年底余额按年增长35.7%,高于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15.8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新增个人消费贷款中,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分别为2935亿元和1.59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多增470亿元和429亿元。从2010年宏观经济数据来看,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全年CPI上涨3.3%,符合市场前期
10、预测。12月份CPI高位回落,同比上涨4.6%。业内认为,在翘尾因素以及季节因素、恶劣天气的影响下,短期通胀压力将有增无减。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3.3%。其中,12月份CPI上涨4.6%,涨幅有所回落。面对通胀压力不断加速上行和2010年下半年CPI的超预期增长,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在政府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以及与之相配合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 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弥补了出口下降的缺口。但另一方面, 随着经济回声现象初显,通货膨胀预期开始出现,培植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泡沫。1.2 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个人收入总量迅速增加,人均收入
11、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从目前情况看,经济增速在2010年逐季回落,经济增速继续明显放缓并不合适,应注意让经济增长逐渐平稳,避免经济增长过快回落,这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任务。中央银行对社会货币供应数量、结构的调整主要是通过间接影响股市资金量 的变动实现的,也就是说,货币政策间接调控股市的结果,使证券市场的资金总量发生变化,最终改变社会货币供应总量及其结构构成。可以说,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程度日渐加深。中央银行屡次调低利率,不仅有效分流了储蓄,而且增加了股市资金供给。货币政策旨在拉动投资、增加需求、刺激消费、实现经济增长。保证在稳妥防止泡沫经济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的规模、优化证券市场结构
12、、完善证券市场体系、加强证券市场监管,使证券市场能够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经济效应。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当前国家实行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研究对我国证券市场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有较强的现实意义。1.3 研究现状对于货币政策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西方大量的经验研究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如Darrat,1988;Friedman,1988;MeComae,1991;RarratandDiekens,1996等),但这种影响却是有限的,伯克曼(Berkman)发现,股票价格仅对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变化作出相反反应。皮斯和罗利(PearceandRoley)使用1
13、9771982年的周数据重新检验了股票价格对货币供应公告的反应,其结论是未预期到的货币存量的变化与股票价格变化是负向关系。股票市场并不能完全消化和反映该期间获得的货币政策信息(Lee,1994;Kwon,Shin,and Baeon,1997)。Lee(1994)将这个明显的非有效性归因于缺乏金融管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经济学家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货币供给与股票价格的关系,取得了比理论分析更加直观的结论。Sprinkel(1964)通过比较股票价格和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图形,提出股票价格是过去货币供应变化量的直接函数。Homa和Jaffee(1971)则通过建立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的回归方程,
14、来说明货币供给对股票价格具有直接影响。然而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供给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影响长期债券利率和公司收益来影响证券市场。Hamburge和Kochin(1972)却发现货币供给对证券市场不仅具有间接的影响(通过利率的间接冲击),而且具有重要的短期直接影响,这种影响是独立于货币供给对于利率和公司期望收益的影响的。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对该问题进行过研究。钱小安、易纲等人研究了资本价格变化对货币需求稳定性的冲击;一些学者在探讨西方货 币政策传导机制时涉及到了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的理论(朱元正2001;范小清2004;郑蝉君、王海涛2005);而中国人民银行
15、研究局课题2004年4月发表的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失去稳定的联系,文章的结论是,尽管中国资本市场己经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又一组成部分,但不能把它作为货币政策的决定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对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应关注而不应盯住。随后我国学者先后开展了对我国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关系的研究(高莉、樊卫东,2001;陆蓉,2002;余明,2002;胡援成、程建伟,2003;等等);与此同时,不少学者也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低效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熊鹏,2004;刘剑、胡跃红,2004;王学谦,2004;等等)。对于货币供应量影响股价变动的研究
16、,我国学者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孙好华等(2003)发现所有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都没有影响,李文军(2002)发现货币供应量和股价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刘显松(2004)则认为货币供应量与股价并不存在长期的联系,但Ml对股价有明显影响。我国学者对于我国证券市场财富效应的检验结果普遍认为我国财富效应不明显。从以上经济学家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货币政策不仅通过对利率、通货膨胀和公司期望收益等的影响而间接影响证券市场,而且还对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有着直接、持续性的影响。但是对于证券市场资产价格能否有效的影响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国内外存在很大分歧。我国学者已有研究表明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在我国
17、并没有显著的体现,证券市场传导货币政策至实体经济的作用并不明显。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在这方面所进行的研究数据样本区间选择没有兼顾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内外部运行环境的新变化,如QFll的实施以及以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和壮大,新的投资理念的导入和投资主体的进入,证券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等等,势必会对证券市场的传导作用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作者通过具体介绍货币政策效应有关知识,集中对2010年近期内的证券市场及其所实行的货币效应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证券市场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部分建议,得到了更加现实准确的实证分析结果,从而更具有现实意义。1.4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本文首先采用理论与实
18、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当前证券市场上的各项指标不同变化,联系近期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通过图表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三种方法结合研究中央银行间接调控的新时期,证券市场规范成长的新阶段,货币政策通过证券市场传导的有效性。其次,指出面对当前证券市场的各种多方向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进一步从市场和政府两方面考虑得出实时有效的建议,促进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2 证券市场货币政策效应理论分析2.1货币效应概念货币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政府投资、公共支出、财政补贴等本身形成一部分社会货币购买力,从而对货币流通形成直接影响,产生货币效应。另一方面,财政政策的货币效应主要体现在公债上。公债政
19、策的货币效应又取决于公债认购的对象和资金来源。如果中央银行用纸币购买公债,这无异于纸币发行,从而产生通货膨胀效应;如果商业银行购买公债,且可以用公债作为准备金而增加贷款的话,也会导致货币发行,从而使流通中的货币增加等等。2.2 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效应是指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包括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和时滞效应。 2.2.1货币政策效应的强度 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1)含义:经济增长减速小于物价回落;经济增长加速大于物价上升;经济增长加速,同时物价下降。(2)含义:经济增长减速大于物价回落;经济增长加速小于物价上升;经济增长减慢,同时物价上升。(3)含义:经济增长的正效应被物价
20、上涨所抵消,物价回落的正效应为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所抵消。2.2.2货币政策时滞效应 货币政策时滞效应即指从货币政策指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按范围可分为三类,如下图所示:其中中间时滞是指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金融机构根据央行的意图改变信用条件的实践过程。图1 :货币政策时滞的分类2.2.3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1)衡量货币政策效应,一是看效应发挥的快慢;二是看发挥效力大小。(2)对货币政策数量效应大小的判断,一般着眼于实施的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3)现实生活中,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往往有有赖于多种政策的配套
21、进行。因此要准确地检验货币政策效果,必须结合与其他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作用大小进行分析。这是一个困难的课题。 2.3 证券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现实中我们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长期看又面临这通货紧缩的压力,这是中国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宏观经济失衡,是的货币政策的效率降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我国综合国力确实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不可避免也带来了不利方面。市场化更加深入导致整个经济资源各方面的配置纳入市场的程度越来越高,相对市场需求不足、相对资源过剩开始出现。中央银行采取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来调节市场的不均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1)利率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
22、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到股票价格,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直接增加公司盈利,证券收益增多价格也随之上升。(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加,这就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以及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大利润增加,而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
23、,进而影响证券市场。3证券市场与货币政策关系分析3.1 货币政策与证券市场价格关系 过去20年来,各国中央银行已经相当成功地抑制住了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但是,伴随着全球性流动性的膨胀,又出现了多种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低通胀与高资产价格的同时出现并非偶然,BIS的经济学家甚至给这种现象取名为“中央银行信誉悖论”(paradox of central bank credibility),认为正是由于中央银行成功获得了反通胀的声誉,通胀的压力才从商品和劳务领域转移到资产领域,最终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目前世界各国央行多将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资产价格波动往往脱离所谓的基础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证券市场 货币政策 效应 研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