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案范例.doc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案范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案范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书写生字,理解并积累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体会父爱的伟大力量。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教学难点: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三、教学方法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真实的视频记录(播放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视频)。看完后谈一下自己的感受。生:残酷、突然、很多人失去了亲人 师:但是就在这片废墟中,有一对父子创
2、造了奇迹,是什么奇迹呢?我们一起来看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板书)(二)新课讲授1.初读课文,理解文意师: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问题如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教师总结: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了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同学。师:文中是怎么形容这对父子的?生答:了不起(教师板书)2.细读课文,整体感知师:从课文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学生读文思考并讨论,教师巡视。)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师:将 他挖了8小时,1
3、2小时,24小时,36小时 换成 他挖了36个小时 合适吗?为什么?生答。教师总结: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挖的时间很长,挖的过程很艰难,更能体现出父亲救儿子的执着信念和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3.精读课文,体会情感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合作交流,探究问题,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和永不放弃的精神。问题如下:(1)哪些人劝说父亲?他们是怎么劝的?(2)面对别人的劝阻,父亲是怎样回应的?(三)拓展延伸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及表达的父子亲情。(四)课堂小结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将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下节课我们再交流探讨。五、作业布置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想对这对了不起的父子说点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作业,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你想对父亲和阿曼达说的话。第 4 页 共 4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 中的 优秀 教案 范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