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设计及转换层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解析研讨班学习小结.doc
《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设计及转换层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解析研讨班学习小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设计及转换层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解析研讨班学习小结.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设计及转换层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解析研讨班学习小结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设计及转换层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解析研讨班学习小结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设计及转换层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解析研讨班学习小结前言本届研讨班是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培训中心主办,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维斌主讲,时间三天,主要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常见及疑难问题解析、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及转换层设计的工程实例分析。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本文就这次研讨班学习谈些体会供参考。一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方面高层建筑不同于多层建筑在于其通常受力情况复杂,影响因素多,一般都是地震或风荷载起控制作用,所以,一些学者给高层建筑的定义
2、为,各项指标(内力和位移)均以水平荷载作用控制的结构。另外,高层建筑通常功能分割复杂,美学要求高,造成建筑平面及立面不规则。因此对于高层建筑结构的方案设计尤为重要。在这次研讨班培训中,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有两个基本理念得到理解的强化,一是,高层建筑结构应注重抗震概念设计;二是,高层建筑结构应尽量配合建筑,但也应积极沟通。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一些基本概念,在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规)中,多多少少有所体现,首先,平面及立面规则要求,高规均有详细的规定,譬如规定楼板开洞,平面长宽比,平面部分凸出或凹入部分的比例,立面凸出或凹入,错层,高宽比的限值等,诸如此类,那么高规的这些规定本质是
3、什么呢?研讨班张老师几十年的工程设计实践告诉我们,所谓的平面或立面规则的要求,本质上是结构质量及刚度的尽量分布均匀的要求,质量分布均匀,结构各个部分都参与抵抗地震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结构和构件的抗震性能,实现抗震规范“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概念。其次,扭转的规则性,关于这一点,高层建筑中,通常是与平面及立面布置有关,本质上是,让结构有序的抵抗水平荷载作用,而不是无序杂乱的。因为这样的话,不利于结构抗震,导致地震来临时,结构构件该坏的不坏,不该坏的坏了,使结构处于抗震失控状态。因此,高规中,对结构的层间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之比以及周期比作出了规定,如,A类高层建筑位移比不宜超过1.2,不
4、应超过1.5,B类高层建筑位移比不宜大于1.2,不应大于1.4,周期比A类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类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注意,这样的规定本质上是希望结构正常抵抗水平地震作用,大量的工程实践和震害证明,满足这些指标要求的结构能够满足抗震要求,但是,如果不满足这些要求,结构抗震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吗?答案是不一定,如果层间最大位移及平均位移足够小,如现行高规对剪力墙结构的层间位移角要求是1/1000,如果结构的这个层间位移角仅1/3000以上,位移比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有些专家认为,位移比及周期比只在位移角满足一定范围,它的值才有意义。至于这个范围区间,视具体建筑而定。民用院对剪力墙结构位移比
5、一般要求满足小于1.30即可,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都要与建筑专业功能要求相结合,结构抗震不能唱独角戏,必须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情况下的抗震概念设计,这也要求建筑师在平面及立面设计时,同时拥有抗震概念,因此结构师与建筑师的协同工作异常重要,特别实在方案设计阶段。二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学习心得随着建筑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如大空间,多塔结构,错层等等形式,而要实现这些功能,转换层的设计不可避免,对于多层建筑,转换层的功能不够凸出,常见的如底部框架上层砖房,而对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的设计则尤为凸出,在高规中被称为复杂高层建筑。那么转换层的形式很多,本次研讨班学者着重介绍了以下几种类型:(一)
6、实腹梁转换,亦称为普通梁,宽扁梁转换,常用于普通多层建筑的转换,如底框结构等,依靠大梁进行结构形式的转换。(二)桁架转换:有空腹杆桁架,斜腹杆桁架,所谓空腹杆桁架即无斜杆的桁架。该转换形式,受力明确,而且材料节省。但是缺点是节点设计复杂。国内尚没有成熟可参考的节点做法。(三)搭接柱转换、斜撑转换;针对一些平面缩进,错层,进行柱子搭接转换。常用于高位转换。(四)箱形转换:顾名思义,采用墙体闭合成箱体实现,上下部结构的转换。高层建筑结构转换中运用较多。(五)厚板转换:竖向荷载作用下转换厚板弯矩分布与板柱结构相似,水平荷载下,带厚板转换层结构总体受力特点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相似,目前国内对厚板转换研
7、究较少,其受力性能、破坏机理尚不清楚。一般来说,结构转换层对于任何一种建筑物在结构受力上是有缺陷的,如果建筑功能没有特别的功能要求,尽量不设转换层。主要是因为:(1)竖向荷载下结构传力不直接、传力路径复杂、不合理。(2)转换构件尺寸大,刚度很大。转换层上下结构竖向刚度和质量变化很大,甚至突变;(3)转换构件受力不均匀且很复杂,挠度及裂缝宽度验算不容忽视,竖向荷载成为控制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4)在转换层上下一、二层范围内,水平力有突变。转换构件邻近某些构件受力不均匀且很复杂。当然,在建筑功能必须满足的情况下,转换层不可避免的需要设计,作为一个结构工程师,则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选择转换结构形式:
8、(一)首先满足建筑功能要求(二)满足结构规范有关规定:(1)最大适用高度和最大高宽比(2)7度和8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当已采用超过一种复杂结构时,则不宜同时再采用带转换层结构;(3)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在地面以上大空间层数,8度时不宜超过3层,7度时不宜超过5层,6度时层数可适当增加;(4)转换层不宜设置在大底盘屋面以上塔楼内。另外,对于转换层结构还有如下一般规定:1、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规则,均匀对称,尽可能使水平荷载的合力中心与刚度中心接近,减小扭转的不利影响。2、控制转换层上、下刚度的突变。3、尽量避免多级复杂转换。4、框支梁截面中心宜与框支截面中心线重合。以上从总体上把握了带转换层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混凝土 结构 方案设计 转换 设计 常见 疑难问题 解析 研讨班 学习 小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