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闭环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doc
《双闭环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闭环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武汉理工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李向明 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 题 目: 双闭环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初始条件:1.直流电动机额定参数为: UN220V,IN140A,nN1100 r/min,Ra0.4电机过载倍数1.4,2.测速发电机参数:23W,110V,0.21A,1900 r/min,永磁式3.主电路采用三相全控桥,交叉连接,进线交流电源:三相380V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ASR及其反馈电路设计2.ACR及其反馈电路设计3.无环流逻辑控制器DLC设计4.主电路及保护电路设计5.集成触发电路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2、应严格按统一格式打印,资料齐全,坚决杜绝抄袭,雷同现象。要求如下:1稳态无静差,转速超调量不超过10,电流超调量不超过5。 2. 对系统设计方案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说明系统工作原理。3. 画出单元电路图,说明工作原理,给出系统参数计算过程。4. 画出整体电路原理图,图纸、元器件符号及文字符号符合国家标准。时间安排:2013.5.272013.5.28 收集课程设计相关资料2013.5.292013.6.03 系统设计2013.6.042013.6.05 撰写课程设计及答辩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目录摘要11 系统结构设计21.1方案论证21
3、.2系统设计22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32.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思路32.2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32.3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43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53.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53.1.1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53.1.2 确定时间常数63.1.3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63.1.4电流调节器参数的计算73.1.5校验近似条件73.1.6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83.2速度调节器的设计93.2.1 确定时间常数93.2.2 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93.2.3 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93.2.4 检验近似条件103.2.5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103
4、.2.6 校核转速超调量114 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124.1 逻辑无环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124.2逻辑无环流调速系统设计144.3无环流逻辑装置的组成144.4无环流逻辑装置的设计154.4.1电平检测器154.4.2逻辑运算164.4.3延时电路184.2.4逻辑保护195系统主电路设计205.1主电路原理及说明205.2主电路参数设计216保护电路设计227集成触发电路设计238电气原理总图269基于MATLAB/SIMULINK的调速系统的仿真27心得与体会28参考文献29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30摘要本次的课程设计是对双闭环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电力
5、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系统,而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是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典型系统。本文对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和逻辑无环流控制的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其原理进行了一些简要说明,阐述了了其主电路及其保护电路、电流转速两个调节器、无环流逻辑装置以及触发电路的设计,详细根据题目设计的数据要求并按照工程设计方法的设计步骤以及一些调节器参数的计算。最后我利用MATLAB Simulink工具箱,分别对直流调速系统的电流反馈环和转速反馈环进行系统仿真,检验理论计算参数是否符合实际设计要求。并仿真过程中,根据系统响应波形和参数来调节调节器参数。关键词:直流双环系统 转速调节器 电流调节器 逻辑无
6、环流控制 MATLAB仿真双闭环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1 系统结构设计1.1方案论证本系统采用双闭环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是应用最广性能很好的直流调速系统。采用转速负反馈和PI调节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而在此甚础上再加中电流负反馈,则可使系统的电流不能无限制的增加,而当系统在最大电流(转矩)受限制时,调速系统所能获得的最快的起动过程。由此可知,双闭环使得系统的调速性能大大提高。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是目前在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可逆系统。在可逆调速系统中,电动机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能改变旋转方向。而要改变电动机
7、的旋转方向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改变电动机电枢电压的极性,第二种是改变励磁磁通的方向。对于大容量的系统,从生产角度出发,往往采用既没有直流平均环流,又没有瞬时脉动环流的无环流可逆系统,无环流可逆系统省去了环流电抗器,没有了附加的环流损耗,和有环流系统相比,因换流失败造成的事故率大为降低。但为保证稳定运行时电流波形的连续,仍保留平波电抗器Ld。所以它兼有无环流和电流波形连续的特点,所以比直流平均环流与配合控制有更好的效果。1.2系统设计要实现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就要采用桥式全控整流逆变电路。要达到电流和转速的超调要求就要设计电流-转速双闭环调速器;逻辑无环流的重要部分就是要采用逻辑控制,保证只有一组
8、桥路工作,另一组封锁。逻辑控制器可以采用组合逻辑元件和一些分立的电子器件组成,也可用单片机实现,本文使用PLC来实现逻辑控制;触发电路要保证晶闸管在合适的时候导通或截止,并且要能方便的改变触发脉冲的相位,达到实时调整输出电压的目的,从而实现调速。保护电路有瞬时过压抑制,过电流保护和过电压保护,当过压或过流时封锁触发脉冲,从而实现保护功能。2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2.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思路采用PI调节的单个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但是,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在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电流截止负反馈是专门
9、用来控制电流的,但它只能在超过临界电流值以后,靠强烈的负反馈作用限制电流的冲击,并不能很理想的控制电流的动态波形。在起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电流(转矩)为允许的最大值,使电力拖动系统以最大的加速度起动,到达稳态转速时,立即让电流降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从而转入稳态运行。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的最快起动,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电流保持为最大值的恒流过程。按照反馈控制规律,采用某个物理量的负反馈就可以保持该量基本不变,那么,采用电流负反馈应该能够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应该在起动过程中只有电流负反馈,没有转速负反馈,达到稳态转速后,又希望只要转速负反馈,不再让电流负反馈发挥作用。2.2 转速、电流双闭
10、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本系统设计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用来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两者之间实行嵌套连接,如图2-1所示。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做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环在外边,称作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TGnASRACRU*n+-UnUiU*i+-UcTAVM+-UdIdUPEL-MTG图2-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2.3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都是采用PI
11、调节器,这样构成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2所示:图中含有两个调节器输入输出电压的实际极性,他们是按照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变换电压为正电压的情况标出的,并考虑到运算放大器的倒向作用。图中还含有两个调节器的输出都是带限幅作用的,转速调节器ASR的输出限幅电压决定了电流给定电压的最大值,电流调节器ACR的输出限幅电压限制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最大输出电压。+-+-MTG+-+-RP2nU*nR0R0UcUiTALIdRiCiUd+-R0R0RnCnASRACRLMGTVRP1UnU*iLMMTGUPE图2-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在负载电流小于时表现为转速无静差
12、,这时,转速负反馈起主要调节作用。当负载电流达到后,转速调节器饱和,电流调节器起主要调节作用,系统表现为电流无静差,得到过电流的自动保护。如果采用了两个PI调节器分别形成内、外两个闭环的效果。这样的静特性显然比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单闭环系统静特性好。然而实际上运算放大器的开环放大系数并不是无穷大,特别是为了避免零点飘移而采用 “准PI调节器”时,静特性的两段实际上都略有很小的静差。3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3.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转速的变化往往比电流变化慢得多,对电流环来说,反电动势是一个变化较慢的扰动,在电流的瞬变过程中,可以认为反电动势基本不变,即。把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两个环节都等效地
13、移到环内,同时把给定信号改成,则电流环便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和一般都比小得多,可以当作小惯性群而近似地看作是一个惯性环节,其时间常数为。电流环应以跟随性能为主,应选用典型I型系统,应采用PI型的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可以写成,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3.1.1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电流反馈系数:由已知条件计算电枢回路总电感量 L=0.693=0.6936.3mH 取L=0.0063H则励磁时间常数 =计算电动机电动势系数 =0.1493.1.2 确定时间常数 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 。取三相桥式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为。 整流滤波时间常数 。三相桥式电路每个波头的时间是3.3
14、ms,为了基本滤平波头,应有 ,因此取=2ms=0.002s。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3.1.3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并保证稳态电流误差,可按典型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因此可用PI型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参照表3-1的典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各项指标都是可以接受的。表3-1 典型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3.1.4电流调节器参数的计算电流调节去超前时间常数:。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时,按表3-2,应取,经计算得:于是,ACR的比例系数为: 表3-2典型I型系统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3.
15、1.5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1、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满足近似条件。2、校验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 3、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均满足近似要求3.1.6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图3-1 PI型电流调节器 取=40k,则, 取, 取按照上述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见表3-2),满足设计要求。3.2速度调节器的设计3.2.1 确定时间常数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有前面的计算可得 转速滤波时间常数 :有条件可知s。转速环时间常数 :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3.2.2 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按照设计要求,选用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表达式为 3.2.3 计算
16、转速调节器参数转速反馈系数: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比较好的原则,取 ,则ASR的超前时间常数为转速开环增益ASR的比例系数 3.2.4 检验近似条件由公式 可得转速环截止频率为 (1)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为 (2)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 均满足近似要求。3.2.5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图3-2 PI型转速调节器, 取=40K,则, 取, 取,, 取。3.2.6 校核转速超调量 表3-3 典型II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当 时,由表3-3得,不能满足设计 的要求。实际上,由于表3-3是按线性系统计算的,而突加阶跃给定时,ASR饱和,不符合线性系统的前提,应该按ASR退饱和的情况
17、计算超调量。 下面对转速调节器退饱和时转速超调量的计算:设理想空载启动时 , , 带入 可得 可以满足设计要求。4 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4.1 逻辑无环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这种逻辑无环流系统有一个转速调节器ASR,一个反号器AR,采用双电流调节器1ACR和2ACR,双触发装置GTF和GTR结构。主电路采用两组晶闸管装置反并联线路,由于没有环流,不用再设置环流电抗器,但是为了保证稳定运行时的电流波形的连续,仍应保留平波电抗器,控制线路采用典型的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1ACR用来调节正组桥电流,其输出控制正组触发装置GTF;2ACR调节反组桥电流,其输出控制反组触发装置GTR,1ACR的给定信号经反
18、号器AR作为2ACR的给定信号,这样可使电流反馈信号的极性在正反转时都不必改变,从而可采用不反映极性的电流检测器,在逻辑无环流系统中设置的无环流逻辑控制器DLC,这是系统中关键部件。它按照系统的工作状态,指挥系统进行自动切换,或者允许正组触发装置发出触发脉冲而封锁反组,或者允许反组触发装置发出触发脉冲而封锁正组。在任何情况下,决不允许两组晶闸管同时开放,确保主电路没有产生环流的可能。图4-1 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原理图ASR速度调节器ACR1ACR2正反组电流调节器GTF、GTR正反组整流装置VF、VR正反组整流桥DLC无环流逻辑控制器HX推装置TA交流互感器TG测速发电机M工作台电动机LB
19、电流变换器AR反号器GL过流保护环节4.2逻辑无环流调速系统设计要实现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就要采用桥式全控整流逆变电路。要达到电流和转速的超调要求就要设计电流-转速双闭环调速器;逻辑无环流的重要部分就是要采用逻辑控制,保证只有一组桥路工作,另一组封锁。逻辑控制器可以采用组合逻辑元件和一些分立的电子器件组成,本文使用PLC来实现逻辑控制;触发电路要保证晶闸管在合适的时候导通或截止,并且要能方便的改变触发脉冲的相位,达到实时调整输出电压的目的,从而实现调速。保护电路有瞬时过压抑制,过电流保护和过电压保护,当过压或过流时封锁触发脉冲,从而实现保护功能。4.3无环流逻辑装置的组成在无环流控制系统中,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闭环 逻辑 环流 直流 可逆 调速 系统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