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1-机械运动(第3课时)-同步练习D卷.doc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1-机械运动(第3课时)-同步练习D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1-机械运动(第3课时)-同步练习D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3.1 机械运动(第3课时) 同步练习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6题;共6分)1. (1分)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30km/s,当我们站在地面上不动时,在1min内,我们已随地球绕太阳经过了( )A . 30kmB . 500kmC . 1800kmD . 108800km【考点】 2. (1分) 某中学生按正常速度步行4km,所需时间大约是( )A . 40sB . 8minC . 1hD . 4h【考点】 3. (1分) 如图所示物体在高速运动时,它们的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考点】 4. (1分)
2、 (2017八上鄞州月考) 用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A . 甲图和丙图B . 甲图和丁图C . 乙图和丙图D . 乙图和丁图【考点】 5. (1分)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120m/sB . 教室里的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40mAC . 将一本掉在地上的物理书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约为2JD . 一名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00pa【考点】 6. (1分) 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3:5,运动路程之比为1: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A . 3:5B . 1:2C . 5:6
3、D . 6:5【考点】 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3分)7. (1分)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个10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5米,在第2个10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在第3个10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5米,则该物体在第1个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米/秒,第2个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米/秒,第3个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米/秒,在整个3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米/秒。【考点】 8. (4分) (2019八上萧山期中) 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正确性。 (1) 两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均为100克、温度分别是20和30的水,各加入5克食盐,1小时后,食盐均溶解完。
4、据此某同学得出“食盐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溶解度相等”的结论。但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其理由是:该实验中的溶液未达到_,因此无法得出相应结论。 (2) 如图甲所示,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图乙和图丙是A、B两同学实验中用拇指和食指夹尺时的情形,他们夹住直尺的刻度分别为7cm和12cm,于是有人得出“A同学的反应比B同学快”的结论。但C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规范,因为两同学夹尺时拇指和食指间的 _不同。 (3) 在研究“二氧化碳能否被熟石灰(即氢氧化钙)反应吸收”时,在如丁图所示的充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 科学 年级 下学 3.1 机械运动 课时 同步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