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教科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教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教科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2.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3.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过程与方法: 1.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2.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用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洪水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关注有关洪
2、水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分别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师演示:有关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黄河水的图片或录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二、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
3、全班讨论,评价、修改或完善实验方案。 3.思考: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结。 三、探索侵蚀的实验 1.实验前的准备:明确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教师特别要提醒注意实验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规范性;准备实验装置。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容器接住“径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小组交流: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汇报。 5.小结: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四、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进行了探索侵蚀的实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2.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土高原”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3.思考: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学生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 事物都有双面性,侵蚀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关资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教科版 年级 上册 科学教案 3.6 探索 土地 侵蚀 因素 教科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