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图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导读.pdf





《2022年《高中地理图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导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图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导读.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地理图册(选修第一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 导读中国地图出版社余凡高中地理图册(选修第一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和中国地图出版社教学地图编制中心联合编著,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是配合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选修第一册)课本使用的图册。 由于该图册是第一次与全国的广大师生见面,为了方便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本文以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 为例,详细阐述图册中每幅图的表示内容,及其与课本相关知识点的对应关系, 从而抛砖引玉, 希望能给师生提供一个如何配合课本使用该图册的思路。由于该图册是第一次使用,错漏在所难免, 希望专家和各校师生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提出意见,以便再版时改进。一、 人口再生产本课分 人口
2、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两部分来探讨人口再生产 这一主题。人口再生产是人口发展的基础,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规律是人口学的重要内容。课文第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阐述了人口再生产的四种类型: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和现代型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并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再生产类型会沿着原始型 传统型 过渡型 现代型的方向转变, 而荷兰堪称为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典型例子。 由于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所以图册中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用三率的变化形象地表示了四种发展模式的特点,以及各模式是如何发生转变的,这就用图形印证了课本的文字表述。但是模
3、式图毕竟较为抽象,图册进一步对课本内容进行实例举证,人口再生产类型举例以加蓬和中非、 塞拉利昂和几内亚比绍、墨西哥和印度、 美国和日本等典型国家为例,分别表示出各国在一定时期内的三率情况,从而把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具体化。由于目前人口再生产的发展已超越了原始型 和传统型,所以加蓬和中非用的是1950 年的历史资料,另外几个国家用的是1990-1995 年的历史资料。图册 荷兰 1785-1976 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把课本的表格图形化,更形象直观地表述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荷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课文第二部分讲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 经济、
4、文化及环境条件等存在差异,因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不同。图册世界各国人口再生产类型(1990-1995 年)一图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为背景,表现世界各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中可以看出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已处于现代型 ,而发展中国家虽然从总体上看处?quot;过渡型 ,但也存在一些差别,这就与课本内容互相呼应。图册 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比较(1998 年)则从地区差异的角度反映了各大洲的人口再生产情况。二、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和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第一方面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
5、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生育率高、死亡率低,则人口数量增长快;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则人口数量增长慢。而影响人口生育率、死亡率的环境因素并不相同。图册影响人口生育率、死亡率的环境因素一图,从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两方面列举了影响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环境对生育率的影响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水平、生育政策、文化教育水平等方面来实现,这部分内容课本一带而过,图册则给出具体实例加以补充。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的影响 (1990-1995 年)通过几个代表性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值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从该图表中可以看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其人
6、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的国家,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高,其中人口出生率尤其高,显示了该国人口数量增长很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口出生率则从全球的角度显示了经济发展水平(这里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文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对总和生育率、人口死亡率的影响 (1990-1995 年)反映了文化教育水平、城市化水平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从图表中不难看出:
7、 成年人识字率、 成年妇女识字率越高(即受教育程度越高) 、 城市人口比重越高(即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妇女的总和生育率越低,人口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也低;而成年人识字率、成年妇女识字率越低(即受教育程度越低)、城市人口比重越低(即城市化水平越低)的地区,妇女的总和生育率越高,人口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也高?quot;生育政策与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以中国和印度为例,表现了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60 年代,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比印度高出很多,从70 年代开始,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大幅下降,而印度由于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
8、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仍居高不下,到了90 年代,印度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已反过来比中国高出许多。环境对死亡率的影响是通过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两方面来实现的,课本主要分析了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图册?quot;20 世纪 80 年代前因自然灾害世界死亡人口数表现了地震、火山、滑坡,自然水灾,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对死亡率的影响;用1993年不同类型国家各种死因人口占总死亡人口的比重表现了各种疾病及其他原因对死亡率的影响。 而影响人口死亡率的自然环境因素则以世界火山地震带为背景,突出地表现了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对死亡率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 每一次的大地震都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从而与课
9、文相关内容相呼应。第二方面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课本首先按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人口数量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接着从三个方面论述人口数量增多对环境的作用:一是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二是人口数量增加,生活排污剧增;三是人口数量增加,生产废弃物增多。图?quot;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与人口的关系 、中国农用化肥施用量与人口的关系两幅折线图以中国为例,间接地反映了这种影响。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 大量的生活废弃物产生了,垃圾清运量随之直线上升;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粮食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不得不加大开发资源的力度,大量施用化肥, 而这又带来水源等的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图册 2022 高中地理 图册 第一 单元 人口 环境 导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