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吨HPPO法制备环氧丙烷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年产20万吨HPPO法制备环氧丙烷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20万吨HPPO法制备环氧丙烷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1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年产20万吨HPPO法制备环氧丙烷项 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院系: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 队名: 指导教师: 目录第1章 总论81.1 工厂筹建情况简述81.2 设计依据81.3 设计指导思想81.4 设计范围与设计分工915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9第2 章 总图运输102.1 设计依据102.1.1 相关标准、规范及法规102.1.2 设计基础资料112.2 设计范围112.3 厂址概况112.4 总平面布置112.4.1 总平面布置的要求112.4.2 厂区面积计算132.4.3 工艺生产区的布置132.4.4 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15 总变电所的布置15 循环水场的布置15 污水处理场的布置1
2、6 公用工程的布置16 仪修车间的布置16 分析化验室、控制中心的布置17 储罐设施的布置172.4.5 运输设施的布置18 罐区汽车装卸区的布置18 停车场的布置192.4.6 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设施19 厂前区的布置19 食堂的布置20 自行车棚、停车场的布置20 厂区出入口的布置21 围墙的设置21 绿化的布置222.5 厂内运输设计222.5.1 厂内运输设计要求222.5.2 本厂运输设计23第3章 工艺方案的选择及优化253.1 总论253.2根据专利文献的报道,确定环氧化反应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263.3模型的建立273.4 全流程模拟计算及优化293.5 劳动力和工艺方案的配
3、合333.6 结论33第4章 布置与配管 344.1 设计依据、设计范围和设计分工 344.2 采用的法规和标准、规范344.3 装置、设备布置原则 344.4 管道输送的介质及其分类 354.4.1 管道输送的介质 35354.5 管道的布置原则 36363637384.6 管道等级索引 384.7 管道等级表 39第5章 经济分析与评价405.1.投资估算编制说明405.2投资估算编制依据405.3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41415.4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425.5财务评价4343454546第6章供电与通信476.1 设计依据476.2 供电电源486.3 变电所和配电间486.3.1 高压供电
4、系统设计496.3.2 总降压变电所设计496.3.3 车间变电所设计506.3.4 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506.3.5 厂区高压配电系统设计516.3.6 电气设备的选择516.3.7 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52 继电保护的选择526.4 防爆和防火536.4.1 消除引燃源54 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54 排除电气火源546.4.2 在土建方面的防火防爆措施556.4.3 常用电气设备本身的防火防爆措施556.4.4 电动机的防火措施566.4.5 通信枢纽的防强电、防煤气侵入的保安防护措施576.5 防雷和接地586.5.1 厂区建筑物防雷措施586.5.2 露天储罐、气罐及户外架空管道防雷
5、措施586.5.3 防静电与接地保护59第7章 土建617.1 设计依据617.2 土建设计原则627.3 厂区自然条件637.3.1 厂址简介637.3.2 气象条件647.3.3 地形条件647.4 建筑、结构设计657.4.1 建筑设计范围657.4.2 主要建筑66第8章 给水排水688.1 概述688.2 编制依据688.3 给水系统设计698.3.2 生活用水系统698.3.3 工艺软水系统708.3.4 循环冷却水系统708.3.5 消防用水系统708.3.6 杂用水系统718.4.1 生活污水系统71728.4.3 雨水排放系统72第9章 环境保护739.1 设计依据739.2
6、 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739.3. 废气749.3.1 催化剂再生气749.3.2 废水74 消防水749.3.3 废渣759.3.4 噪音75第10章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7610.1 概述7610.1.2 设计标准与依据7610.2 建厂地区气候7710.3 设计参数7710.4 设计目标7810.5 采暖系统7810.6 通风系统79第11章 自动控制及仪表 8111.1 设计依据8111.2 设计范围及分工8111.3 全厂自动化水平8111.4 生产安全保护8111.5 环境特征及仪表选型8211.5.1 环境特征82生产装置属于1爆炸危险环境,仪表设计以集中检测、控制为主,就地检测
7、为辅。8211.5.2 仪表选型原则8211.6 动力供应8211.6.1 仪表用压缩空气8211.6.2 仪表用电源8211.7设备控制方案8311.7.1 泵的控制方案8311.7.2 换热器的控制方案8511.7.3 塔的控制方案8511.7.4 控制器8611.7.5 传感器87 压力传感器89 液位传感器90 成分传感器9011.8最终控制单元90909112.1 设计依据9212.2 储存系统9212.3 运输系统9412.3.1 物料运输9412.3.2 运输线路布置94 道路布置94 出入口及物流布置95第13章 维修9713.1 设计依据9713.2 设计原则9713.3 厂
8、内日常检修与维护9713.3.1 巡回检查9713.3.2 同步检修与协同检修9813.4 设备维护与检修9813.4.1 压力容器、管道的定期检修9813.4.2 泵的检查与处理9913.4.3 换热器的维修10013.4.4 塔、槽维护10013.5 安全检修要求10113.6 维修管理102第14章 消防10314.1 设计依据10314.2 主要危险物10314.3 事故发生的危险性分析10414.3.1 甲醇危险特性及安全措施10414.3.2 丙烯危险特性及安全措施10514.4 消防安全措施10914.4.1 基础消防措施10914.4.2 厂区消防布置11014.4.3 生产过
9、程的防火防爆11114.4.4 安全防火重点部位11314.5 消防系统11514.5.1 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11514.5.2 泡沫灭火系统11514.5.3 火灾报警系统11614.5.4 液化烃罐区消防系统11614.5.5 其它消防系统11615.1 设计依据11815.2设计中采用的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标准 11815.3 设计目的11915.4 事故防护与控制12015.4.1 事故预防措施12015.4.2 事故的应急措施120 紧急疏散121 现场急救121 泄漏应急处理12215.5 职业安全12215.5.1 工业毒物12215.5.2 燃烧与爆炸12315.5.3 噪声12
10、415.5.4 腐蚀12615.6 工业卫生12615.6.1 车间的卫生特征分级12615.6.2 工作场所12715.6.3 辅助用室12815.7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设计12812815.7.2 安全标志12812912915.8 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13115.9安全卫生教育制度13215.10预期效果分析133第1章 总论1.1 工厂筹建情况简述 本设计为年产20万吨,丙烯过氧化氢氧化(也称HPPO法)制备环氧丙烷项目的初步设计。1.2 设计依据2012年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参赛指导书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设计指导思想本项目充分贯彻执行国家能源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
11、方向,使设计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本项目充分考虑氯醇法的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污染物的处理,对设备的腐蚀,资源的浪费以及源自利用率低缺点,进行工艺上的优化。本项目参考“丙烯过氧化氢氧化(HPPO)制环氧丙烷”其基本思路为: 1.处理好新增系统与原有系统衔接的预留口问题, 保证施工过程中系统不停车; 2 本着清洁文明生产的宗旨, 特别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3 力求系统配套, 对供电系统、低压蒸汽( S4P) 、循环水系统、冷冻系统、反应用新水系统等与装置扩大生产能力有较大关联的公用工程进行扩充和增容。本项目需进口一批国内暂无能力开发的大型成套设备。1.4 设计范围与设计分工
12、本设计包括厂区内的总图、工艺、管道、设备(塔器、换热器)等专业的初步设计及技术经济概算。15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环氧丙烷20万吨/年产品符合国家GB/T 7715-2003标准,丙烯产品符合国家GB/T 7716-2002标准。第2 章 总图运输2.1 设计依据 2.1.1 相关标准、规范及法规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2008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标准 HG 20571-1995 工厂企业厂房噪音标准 GB 2348-1990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定 GB 50058-92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HG/T 20641-1998 化工工厂总图运输工图设计文件编
13、制深度规定 HG/T 20561-1994 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 SH/T 3053-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87 压缩机厂房建筑设计规定 HG/T20673-20052.1.2 设计基础资料 本项目厂区位于齐齐哈尔能源化工基地。厂区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地震烈度等,参考初步设计说明书的“第八章 土建”。有关气象资料等参考可行性论证“第六章 厂址选择”。2.2 设计范围 本章主要介绍厂内总平面布置、场内交通运输设计规范及特点。2.3 厂址概况拟在齐齐哈尔西南市郊,远离市区。这样的废气废水不会影响城市的环境。并
14、且靠近原料产地大庆地区,原料运输方便,交通发达。2.4 总平面布置 本厂的总平面布置,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以及防火、安全、卫生、施工及检修等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设计多种方案后择优确定而来。 2.4.1 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从工程角度来看,工厂总平面布置应该注意满足以下要求: 工厂总平面布置应该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 工厂总平面布置应该满足安全和卫生要求; 工厂总平面布置应该考虑工厂发展的可能性和妥善处理工厂分期建设问题; 工厂总平面布置必须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 工厂总平面布置应考虑各种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工厂总平面
15、布置应为施工安装创造有利条件; 工艺流程顺直,物料管线短捷,尽量缩短各装置和设施之间的物料输送距离。 本项目的厂区总平面布置是严格遵照所列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的。并且在进行化工厂总平面布置之前,分析了全厂生产流程顺序、各部分的生产特点和火灾危险性,同时考虑了厂区地形和风向,选择了合理的朝向,使人员集中的建筑物有良好的采光及自然通风条件。 根据设计规范的要求,为了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需要按照功能分区集中布置。其中工艺装置,在满足生产、操作、安全和环保的要求许可时,应联合集中布置,集中控制,建筑物宜合并布置。 街区需要合理划分,厂区通道宽度需要确定,街区及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宜规整。 生产
16、管理及生活服务设施,宜按使用功能合理组合,设计为多功能综合性建筑。 设计规范还规定总平面布置应当防止和减少有害气体、烟、雾、粉尘、振动、噪音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污染大的设施应远离对污染敏感的设施,并避免环境重复污染。产生噪音污染的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并应远离生产管理设施和有安静要求的场所。 在进行总平面布置设计时需要预留发展用地,一方面可以使前期建设的项目集中、紧凑、布置合理,并与后期工程合理衔接;另一方面可以满足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设施、仓储和管线铺设等相应后期配套建设。 2.4.2 厂区面积计算 总占地面积: 322*242-62*104=71476(m2) 建构筑物 900+400*2
17、+800*4+625+750*3+600+2000+2400+1000*3+1050+3240+18720=38785(m2) 道路面积:298*(12*2+6*2)+242*2*6+90*12*4=18652(m2) 绿化面积:5*2*(322+230)+50*104+10*60+10*50+30*20+50*20+5*50+10*30=13970(m2) 围墙长度 (322+242)*2-12*4=1080(m) 2.4.3 工艺生产区的布置 设计规范要求工艺装置在厂区内布置应相对集中,形成一个或几个装置街区。本设计中将反应车间和分离车间集中布置,设置在同一街区内,这样有利于集中铺设公用工
18、程管线以及集中控制管理,而且工艺生产流程顺畅、衔接短捷,紧凑合理,与相邻设施也协调得很好。除了有利于生产管理和安全防护等优点外,集中布置工艺装置还便于施工、安装和检修。 工艺生产区: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位于散发可燃气体的储运设施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本厂分布设计中,人员集中的场所诸如办公楼、医疗站、食堂、分析化验室、控制中心等等都位于西南角,正处于全年最小频率(东北风)的下风侧。 储罐设备区:对液化烃、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要分布在厂的边缘区域。本设计中,罐区在厂区的北边缘。同时,在具有良好通风的前提下,靠近工艺生产装置区的地段内,有利于服务毗邻的对象;把装卸区也设
19、计在罐区附近,有利于交通运输,便利快捷。此外,产品罐区和原料罐区处于工艺生产装置的东北侧,这一方向上全年的风频率都最小。 控制中心:控制室的位置应该靠近主要工艺装置或主要控制设备,控制中心距离工艺生产区比较靠近,又在一定的安全距离以外。控制室朝向高压或者有爆炸危险的生产设备区一侧的外墙,应为密闭式或控制室整体采用抗暴型结构。此外,控制室还应该避免噪音、振动以及电磁干扰较大的场所对其的干扰。本设计中,使用较多的树木作为隔音屏障,使得控制中心与噪音较大的工艺装置区以及仪修车间隔开。 道路:生产工艺区的道路布置应该满足生产操作、物料运输、设备检修、消防安全和事故急救等的要求下,应力求减少道路的面积;
20、工艺装置的内部道路应与街区外的厂区道路连接。工艺生产的生产区不宜进行绿化。 2.4.4 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 总变电所的布置 设计规范规定总变电所应便于电线路的进出、不妨碍工厂的扩建和发展的独立地段。当采用架空输电线时,应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总变电站应该布置在易泄漏、散发液化烃及较重的可燃气体、腐蚀性气体及粉尘的生产、储存和装卸设施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和有水雾场所冬季盛行风向的上风侧。 本设计中,总变电站位于全场西南侧边缘地带,正位于储罐区和装卸区的西南侧,而全年东风频率都较低。同时,变电站设计远离强振源,与易泄漏、散发液化烃及较重的可燃气体、腐蚀性气体及粉尘的生产区、储罐区和装卸区也在
21、规定距离(60米)之上,方便高压进线和低压出线。变电站周围设置绿化带,构成一独立区域。 循环水场的布置 循环水场应靠近主要用户,避免在工艺装置的爆炸危险区范围内;避免靠近火炬、加热炉、焦炭塔等热源体;不宜布置在邻近的变配电所、露天工艺设备、主要运输道路冬季最大频率风的上风侧,并不应布置在受水雾影响而产生危害的设施的全年最大频率风向上风侧。 设置循环水池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循环利用冷却水、以及雨水,节约用水。本厂中循环水场位于厂区的东北,供水管线进厂。循环水场临近公用工程,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泵、管道等工程。同时,远离总变电所和工艺设备区。此外,在全年风频率最小的东北风的上风侧,减轻了对易受水雾影响的
22、设施所产生的危害。 污水处理场的布置 根据设计规范的要求,污水处理厂宜位于厂区边缘或厂区外的单独地段,且地势及地下水位较低处;并应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大频率的下风侧,且应注意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本厂设计充分考虑了以上要求,将污水处理厂设在全场南侧边缘地带,处于全年最大频率的北风的下风侧,同时有绿化树林进行隔离生产,能够有效地减少废水毒气排放,做到节能减排。 公用工程的布置 公用工程宜集中布置在主生产区,同时应避免公用设备车间的噪音、振动对周围设施的影响。 本厂设计公用工程能够在主生产区中,最大化地合理利用管道布置。在保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管道回转次数,节省管线。 仪修车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产 20 HPPO 法制 备环氧 丙烷 项目 初步设计 说明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