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一体化下的电网调度管理优化(共4031字).doc
《调控一体化下的电网调度管理优化(共4031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控一体化下的电网调度管理优化(共4031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调控一体化下的电网调度管理优化(共4031字)摘要:随着广东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的推进,地调业务逐步转变为包含全网信号监视、设备操作、电力指挥等内容。为保障调度指挥安全高效运转,基于调控一体化模式下业务不断增多,流程缺少系统化工具的特点,采用智能电网先进技术及管理优化策略,从组织措施改进、制度建设完善、先进技术应用3个层面探讨适应公司调控一体化发展的高效灵活的调度指挥体系建设,以提高电网调度控制能力和生产运行效率。关键词:智能告警;智能操作;制度流程;间接许可广东电网推行调控一体化以来,地调调度台的业务在原有电力调度指挥基础上,增加了设备监视、遥控操作等工作,并承接上级调度操作票编制工作,即地调
2、履行“调度运行管理、电网监视、系统操作”职责1。新增工作仅依靠现有人力资源及技术条件很难无差错完成,亟需对现有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寻找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分析调度业务现状,结合智能电网先进技术,从组织措施改进、制度建设完善、先进技术应用3个层面探讨电网调度管理体系建设,以期优化调度业务运转流程,减少人员工作量。1现状分析1.1调控一体化现状调控一体化建设将监视业务从集控中心分离出来,地调调度台将调度与监视业务相融合,新模式下的业务包括调度、监视、控制、许可现场工作、编写中调操作票等。以2019年为例,全年执行的检修工作达5492项,执行操作指令票6684张,编写中调操作票845张,监视信号近360
3、万条,许可线路工作票732张,业务繁多复杂,存在安全风险。1.2存在问题调度工作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工作隐患大:当前线路工作票由调度台直接对工作票负责人进行许可,调度值班员非设备运维人员,对作业现场情况不熟悉,难以把控现场安全措施情况,存在安全隐患。(2)业务相交叉:调度台不仅要指挥停送电操作,还要编写操作票,指挥与策划业务相交叉,各项业务容易被中断,存在工作疏忽错漏隐患。(3)监视信号多:告警信号虽可实现集中监视,但信号监视设置规范性差,重复处理信号多,日均处理异常信号约9994条,信号的智能统计与分析功能欠缺,依赖于人工。(4)操作风险高:调度操作采用调度员人工校核操作,手动人工下令
4、至厂站端执行操作,缺乏防误闭锁功能。2管理思路为保证电网调度工作的顺利开展,采用管理与技术手段对调度业务进行组织措施的改进、制度建设的完善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并形成一套高效的调度管理体系,实现业务精益改进,提高生产效率。2.1组织措施改进针对调度台工作隐患大及业务交叉的情况,采用推行日前拟票、线路间接许可、潮汐值班的方式来优化业务管理模式,将策划业务与指挥业务分离,并根据业务量动态调整值班人员。2.1.1推行日前拟票在调度台抽调4人成立行政值,专门负责编写操作票业务,使策划工作风险前移,操作票提前进行审核、预发。当值调度仅负责实时指挥业务,提高停复电速度。针对重大停电,行政值提前编制操作方案,
5、组织输变电人员召开协调会,各单位提前做好准备。2.1.2线路间接许可在输电所抽调4人作为间接许可人,专门负责线路工作票许可,调度确认检修申请单安全措施落实完毕后将检修单许可间接许可人,由间接许可人按照检修单要求对现场工作票进行许可、终结,形成专人负责专项业务。待现场工作票全部终结后,由间接许可人汇报调度,调度即可办结检修单终结。2.1.3潮汐值班模式结合检修单计划停复电时间和值班人员工作饱和度,推出停复电操作预约机制,限制单位时间内操作数量,错峰复电。另外,根据计划操作量的多少,动态调整值班人员数量,使人员与工作量保持一定关联匹配,保障操作安全性。2.2制度建设完善根据日前拟票与线路间接许可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控 一体化 电网 调度 管理 优化 403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