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实践与反思(共6096字).doc





《高校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实践与反思(共6096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实践与反思(共6096字).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校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实践与反思(共6096字)摘要:近年来,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力推行公共管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根据四所高校在涉及专业、分流时点、考核方式、成班规模和培养模式及在招生入口与毕业出口、高考志愿与分流志愿、专业设置与学生志愿选择、分流培养与教学资源、分流培养与配套制度等方面情况,从理顺好招生入口与分流志愿之间的张力、拿捏好专业设置与学生志愿之间的分寸、统筹好分流培养与教学资源之间的配置、设计好大类分流培养的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广东省;高校;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指示精神,广东省高校从2013年开始推进大
2、类分流培养模式。据统计,目前省内实行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的高校有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所高校,其他63所本科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暂未实施大类分流培养模式。诚然,该培养模式有较大优越性;但是,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需要逐步理顺和解决。一、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模式的主要做法广东四所高校采取了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在二级学院范围内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然而,它们对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所涉及的专业、分流时点、考核方式、成班规模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体现出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一)大类涵盖的专业不尽相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3、2019年)规定: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五个基本专业和“海关管理、交通管理、海事管理、公共关系学”四个特设专业1,一共包含9个具体专业。四所高校都以公共管理大类进行招生,但是,大类招生涉及的专业不尽相同。中山大学包括行政管理和“政治与行政学”两个专业;华南师范大学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管理科学三个专业;华南农业大学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三个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三个专业。从大类招生专业所涉及的学科归属来看,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所涵盖的大类专业,均隶属于公共管理
4、一级学科,而中山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所涉及的大类专业,跨越了一级学科,并不完全属于公共管理大类范围。中山大学的政治与行政学专业隶属于一级学科政治学,授予法学学位;而隶属于公共管理大类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却没有纳入进来。华南师范大学的管理科学专业隶属于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可授管理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见表1。(二)分流时点和考核方式不尽相同从分流时点来看,四所高校也不尽相同。中山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行“1+3”模式,亦即学院在大一第二个学期完成大类分流的宣传、动员、申报、审核和公示等各个环节,学生在大二第一学期即分流到新的专业接受学习;华南师范大学实行“1.5+2.5”模式,学院在大二第一学期
5、完成所有分流工作,学生在大二第二学期到新专业接受学习;华南农业大学实行的“2+2”模式。三种分流时点最长与最短之间相隔一年。从考核方式来看,四所高校也不尽相同。其中,华南师范大学规定:勷勤班、综合班、国学班三个班的学生可以任选专业,不受班级基础人数规模限制;对其他学生则采取“遵循志愿+前三学期全部成绩+综合得分(包括奖励得分、违纪扣分)”原则进行考核遴选分班;华南农业大学根据“遵循志愿,高考成绩(占比20%)、第一学年平均成绩(占比80%)、奖惩得分(不超过10分)”原则进行遴选考核;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则根据“遵循志愿、第一学期学分基点”进行遴选分班。(三)成班规模和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从成班规模
6、来看,四所高校也不尽相同。其中,中山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分流培养只设定了专业基础人数下限,不设上限;华南师范大学设定专业基础人数(允许10%上浮数);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则明确设定专业基础人数,不允许上下浮动。从具体培养模式来看,四所高校也不尽相同。其中,中山大学通过大类分流落实到具体专业之后,在专业基础上再进行分方向培养。如行政管理专业在专业选修课细分为公共行政模块(模块一)、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模块(模块二)、城市与土地资源管理模块(模块三)。而其他三所高校,通过大类分流之后,实行专业培养模式。二、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模式的现状反思(一)招生入口与毕业出口之间的矛盾“大类招生、分流培养”
7、模式在招生入口与毕业出口两个环节存在内在矛盾。虽然,公共管理大类招生在招生入口环节淡化了专业身份;但是,从毕业出口环节来看,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学位201920号)第十一条规定:学士学位应按学科门类或专业学位类别授予2。培养单位在学生的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上面仍然要注明具体专业,而不是体现一级学科和学科门类。这说明,学生以公共管理大类招进来之后,还得细分到不同专业,按专业进行培养。大类分流培养模式在招生入口环节没有将学生细化到具体专业,并不意味着录取进来的大学生不需要细分专业,只是延缓了分专业的时间和流程而已。(二)高考志愿与分流志愿之间的矛盾“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在高考志愿与分
8、流志愿之间也存在一定矛盾。如果按照专业招生,高分段考生只要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感兴趣的话,在招生环节就可以挑选专业,并顺利录取。但是,公共管理大类招生在入口环节体现不出具体专业,导致他们无法在录取环节实现自身志愿。一旦到了分流选专业阶段,由于各个高校分流考核遴选指标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很有可能导致高分段学生在大类分流遴选过程中无法选到自己心仪的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高分段学生的积极性。(三)专业设置与学生志愿选择之间的矛盾“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与学生志愿之间也存在一定矛盾。在公共管理九大专业中,有些专业相对热门,而有些专业相对冷门。倘若由学生自愿选择,很有可能出现热门专业选择人数过
9、多、冷门专业选择人数偏少甚至无人选择的现象。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四所高校在大类分流遴选阶段都设置了专业人数下限或基础人数,以确保各个专业都有一定数量的就读学生。如果不设下限或基础人数的话,部分冷门专业很有可能面临招不到学生的尴尬局面。根据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学位201920号)规定:已获得学士学位授权的专业停止招生五年以上的,视为自动放弃授权,恢复招生的须按照新增本科专业重新申请学士学位授权2。如果专业一旦被撤销,则牵扯出师资重新配置、专业在读学生学位授予等系列问题。(四)分流培养与教学资源之间的矛盾“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在师资配备、课程体系设置和学分制改革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矛盾。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公共 管理 大类 分流 培养 实践 反思 609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