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共5818字).doc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共5818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共5818字).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共5818字)摘要: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学研产一体化的教育背景形成了基于项目制实践的产教融合实训机制,通过学生参与、双师指导、产业方反馈的运行方式,建立符合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互联网科技与文创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巨大冲击与变革契机,该文立足文管专业基于项目制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探索其对传统教育的优化作用,并针对实训培养模式本身,提出优化建议。关键词:项目制实践;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传统高校教育相比,基于产教融合政策指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从理论认知层面就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从实践中来,以系统理论知识为羽翼,到实践中
2、去,将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学校、学生、企业三方都能明确自己所需,历练自己所缺,获得综合性实践能力。该部分重点研究项目制实践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的改变,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现存的不完善之处,进行系统梳理和分类,寻求可以优化的路径。1项目制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学研产视域下的项目制实践课程设计,是系统化培育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实训工作室的设置,旨在将低年级的理论夯实与高年级的产业实践进行无缝对接。在这一环节内,学生可以依托此前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参与推进项目过程中,于项目分解的各个阶段,全面释放创新与创造的能力,并逐步获得团队协作、项目管理、
3、创意策划、营销推广、品牌规划、项目管理等专业必备实践能力,并真正做到以真实产业项目为依托,于实践中串联理论知识并及时学以致用,真正将校园学习与社会工作需求进行链接,不断充实自身素质,做到应用型、专业型、综合型素质人才的建构1。2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日趋繁荣,高校文管专业开设也逐渐增多,但其教育体制、培养模式、人才目标等一直在探索中,企业应用型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实操性能力得不到提升,学校教育理念得不到变革,往往存在学科思维、教材用书、教师观点等滞后于社会需求,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3基于项目制实践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3.1全面践行学研
4、产一体化,多端获得人才培养需求3.1.1进行市场调研,让“人才培养”从行业中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随时面临需求动态变化的专业,创意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虚拟科技、短视频平台、文旅创新等各种业态几乎在一瞬间发生,及时进行行业市场调研,全面洞悉市场需求,了解国内、国际行业前沿发展趋势,让教育需求从行业中来,让教育实践领跑行业发展2。3.1.2进行学生测评,让“人才培养”个性化精准文化产业管理作为综合性大文科专业,在各年级的课程及实训设计上均有侧重,学生作为一切课程的受体,在项目制实训工作室中,获得前所未有的能动性和创新可能,全面把握学生特点,进行学生需求的实训精准,才能有效引进产业方实训项目,让学
5、生于实训中获得发展所求。3.1.3进行项目调配,让“人才培养”对接企业方实践教学平台的设置起到沟通产业方和校方的作用,在进行项目分配和推进实训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运筹实训工作室项目配备。第一种情况是将市场调研、品牌规划、创意策划、新媒体运营、营销推广、传播管理等全流程的项目进行合理安排,让学生能获得专业所需各项实践能力3;第二种情况是基于上述学生需求精准后,划归同类产业项目,例如将市场调研、品牌规划这一针对品牌发展层面的项目投放同一实训工作室,于多个同性异质化项目的实训分析中,针对性提升学生整合分析、数据提炼、全盘考量的能力,达到学有专长、练有专需的效果。3.2充实实训工作室课程配备,优化人才
6、培养手段3.2.1实现实训工作室教学主体的转变实训工作室引进学校双师和产业双师两种指导老师进行项目规划和引导,面对还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教师指导就是权威存在,为此,应该赋予学生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于项目进行之前,解读项目背景和目的,让学生查阅资料和经典品牌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具体实操规划,教师在学生提案基础上进行整改延伸,让学生真正体会全程参与项目,亲身实践,自我反思,不断整改,优化实践。3.2.2配备经典实训课程,辅助项目实训以学研产一体化为前提的项目制实践,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理论性较强、产出无抓手等特点进行了调和,明确了“理论支撑实践,实践反馈理论”的教学思路,通过项目实践积累面
7、对真实市场、企业、品牌规划的经验,同时,应开设综合考量前期理论课与实训工作室需求的综合管理类实训课程,如战略品牌规划、项目运营及管理、调研报告分析及撰写等,这类实操类课程可以配合产业项目共同推演项目成果,让学生既获得项目管理及企业管理的实战经验,又能丰富和拔高理论体系,双效推动项目实训。3.3三方联合赋力,优化人才培养资3.3.1双师资源双师型教师是兼具行业一线工作经验与高校一线教育经验的人才,在推进学产一体化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及培养是不可忽视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极强的市场洞察能力4,能准确地嗅到行业发展态势,了解行业最新需求及文化发展动向。但是高校双师型教师队
8、伍面临资源短缺及行业、教育匹配度不高的情况,鉴于此,应加强对文管专业实训工作室双师的行业培训,通过论坛、峰会、讲座、行业交换、企业项目实践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于项目中提升综合素质,并于工作室实训项目中引导学生,同时,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充实教师队伍,优化教学人力资源。3.3.2企业资源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基于不同专业优势的文化企业如雨后春笋,在动画、漫画、游戏、虚拟技术、电影、电视、新媒体、网络营销等多种企业集聚发展态势下,有效对接企业资源,保证学产项目的源源不断,不仅能有效提升师生实战效能,还能时刻明确企业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方向上进行有效整改。同时,应建立校方自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产业 管理 专业人才 培养 模式 58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