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村农村宗教信仰论文(共10681字).doc





《星村农村宗教信仰论文(共10681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星村农村宗教信仰论文(共10681字).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星村农村宗教信仰论文(共10681字)(一)农民信教的原因贾名党()在考察安徽省农村各类宗教信徒现状后,发现女性占其中的绝大多数。贾名党并从经济学角度剖析她们信仰宗教的原因,主要体现为追寻致富意愿、教育设施落后、文化建设荒废、自由市场波及、基层管理缺失、宗教组织经济刺激等。李新霞()则认为,当前农民热衷于信教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基督教产生和成长前提条件已经形成,那就是较为自由宽松的社会生活大环境;二是这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与妇女,在农村文化建设荒芜和娱乐活动匮乏的状况下,选择信仰某种宗教是一种寻求精神寄托的方式;三是农村社会中医疗保障的低水平使很多生病却无法得到医治的农民转向信仰宗
2、教;四是农民在农村基层组织作用不断弱化的状况下缺乏一定的组织依赖与心理归属。这些因素整合在一起在客观上为农村地区宗教影响的扩大提供了必要的机会。(二)农村宗教信仰的特点及功能邱新有()等人通过对江西铁村的实地调查,从信仰个体的角度将我国农村宗教信仰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认为中国农村宗教信仰个体的基本特征是信仰的意志较为脆弱、信仰的动机比较功利,甚至无法准确把握教义,所选择的信仰对象具有多样性等四个方面。姜裕富()认为我国农村宗教信仰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无论是在地域的分布方面,还是在年龄、知识、性别结构等方面,农村宗教信仰的兴盛总体上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差异明显;第二,众多的村民
3、是由于灾难、疾病、敛财、从众、精神空虚等因素而加入当地宗教团体的,因此使农村宗教信仰出现功利性特征;第三,农村区域的宗教信仰多数具有较强的自发性。因为当地宗教组织建设薄弱、自主能力差,很难有计划地推进工作,组织日常的宗教信仰活动,也就使农村宗教的发展呈现显著的自发性特征。陈朝晖()指出,宗教在农村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促进乡村道德发展,维护社会安定;推进信徒心理调试,缓和各类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部分教徒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李新霞()则认为,基督教有着调节农村社会关系的作用;基督教团体促进了中国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基督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粘合剂的作用。(三)农村宗教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对
4、策张伟()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农村宗教的发展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混乱现象较为明显,乱建庙宇乱造神像、假僧假道乱做佛道事、对不信教者散布谣言等现象时有发生;工作系统和网络不健全,相当一部分党政干部对宗教工作不去管、不想管现象较为突出,宗教管理工作的具体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民间宗教各自为政,缺乏引导;夸大民间宗教的作用,当前有些信教人员口头经常出现这样的话语:“信仰自由”、“宗教内部事务是独立的”,不愿意接受党和政府的相应监督与领导。陈朝晖()认为,教徒精神容易在农村宗教信仰的发展进程中被控制甚至被利用;教徒可能会因为对基督的虔诚信仰而排斥党和政府的监督引导;很多的家庭聚会因为活动地点
5、是在最基层、最善良的村民家中,不仅较为隐蔽,而且数量可观,这也导致政府监管困难,存在着很大的隐患。“贫穷和愚昧是宗教偏见最深刻的根源”,贫困自始以来就是我国农民皈依宗教的深刻根源。李春光()通过总结认为,只有不断强化农民的经济意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教徒人数的下降,事实也印证了发展地方经济能够有效地避免农民盲目地进行宗教活动。李宇征()直言不讳地指出,应对农村宗教信仰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是基础;妥善处理政教关系是关键;拓展公共领域是核心;规范约束宗教团体的越轨行为是前提。二、星村宗教信仰的现状如果说“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那么宗教作为符号的载体就可以被认为是
6、文化的基本质量。而宗教活动的场所被人们认为是承接历史文化发展的物质载体,也是民族精神的物化表现形式,更因为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与对历史文化的保留,而被誉为宗教发展历史上的“活化石”。星村主要有三种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宗教建筑:寺庙、教堂与五圣庙,三种宗教建筑反映了村民的三种宗教信仰选择。本研究没有选用通常使用的问卷调查方法,而是采用了定性研究中的访谈法、观察法与座谈法,这样就避免了问卷产生的封闭性,但基本保证了信息来源的丰富性、客观性和开放性。正如斯科特所言:“一个实例不仅是将一般概括具体化的最成功途径,而且它具有比归纳出的原则更为丰富和复杂的优势”。年笔者曾于星村所在街道挂职锻炼一年,对星村有了
7、初步的感性认识,并组织调研团队于年月份、年月份对星村进行了集中调研,而且在资料整理的过程中又多次回到村里进行回访和补充资料。在这期间,对星村的田野调查主要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访谈、实地观察等多种方式进行,并且及时记录调研感想。笔者深入接触和访谈了街道干部、村委干部及一般村民等二十余人,获得了大量的关于该村宗教信仰状况的访谈资料。笔者在此辑录几段相关访谈对话。(男,岁,星村村民)访谈辑录问:大暑节您参加吗?答:我基本上没有时间参加的。有空的话就去看一下。大暑节就是以前留下来的一直到现在。问:大暑节、五圣庙算是佛教还是道教呢?答:这个我不懂啊。问:宗教在村里的人信的不多?答:嗯,我们就是老爸老妈去五
8、圣庙里烧烧香,但是和外地的庙不一样的。问:有信基督的吗?答:这个不多的,也就几户信基督教。(男,岁,星村老年协会会长)访谈辑录问:现在农村有信宗教的,星村主要信什么呢?答:主要是拜拜佛,还有就是基督教,但是不多,也就四五户的样子。问:老百姓信宗教的多吗?答:佛教的多一点。还有那个大暑庙会,庙会是很隆重的。现在你也可以去五圣庙去看看。一会带你去看看。问:好啊,一会过去看看。听说很隆重的。这种庙会年轻参加的多吗?答:有啊,过来帮忙。老年人多一点。(女,岁,星村村民)访谈辑录问:村里的大暑节算一个宗教啊,现在信宗教的人多吗?答:不光是我们村子,整个这一片都信。我们这边主要信佛教的,基督教也有,但是不
9、多。问:现在这个基督教的传播方式您听说过吗?答:这里的教徒好像是每个星期三去教堂,我主要是信佛教。(一)佛教是星村的主流星村当地的居民大多信奉佛教,星村至今现存三座佛教寺庙,佛教在村里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讲到星村村民“主要是拜拜佛,还有就是基督教,但是不多,也就四五户的样子”。则坦言,“我们这边主要信佛教的,基督教也有,但是不多”。但调研发现,信奉佛教的人与寺庙的关系并不是十分密切。一般情况下,村民会在农历的初一、十五到庙中进香并到大殿中拜一拜,而寺院平时只是在佛教节日中举办相应的水路法会,但并不经常性地举办与信徒共修的活动,讲经说法的安排则几乎没有。而且,在这样的小村庄里,寺庙里并没有常住和
10、尚,这也就不能保证佛教影响在当地的深入。所以,村民与寺庙之间的来往是非常疏松的,村民也并不认为皈依佛教就一定要在某个特定的寺庙中进行活动,也没有必要找当地的佛教工作人员进行皈依。而且信佛的人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他们大多只是在佛教的特定节日里去烧香拜佛。(二)基督教的繁盛与落寞随着农村城镇化、现代化、村民自治进程加速推进,基督教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方法、活动场所、组织形式已经发生了大规模的变迁。基督教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实体,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实体处在一个开放式的关系网络之中。在中国农村地区,基督教的活动形式与价值导向具有自身的特色,这也导致了基督教与其他社会实体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与矛盾。中外学界都较为认
11、可的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基督教徒的数量维持在万之间,约占我国总人口数量的,而伴随着基督教徒数量的继续上升,基督教已经发展为农村地区无法估量的影响因素,农村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建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与全国范围内基督教的兴起与繁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督教在星村显得有些落寞。星村的基督教徒非常少,形成的影响也非常有限。村民普遍认为,星村的基督教徒“不是很多,也就四五户的样子”,或者就是认为星村的基督教徒“也有,但是不多”,“也就几户信基督教”。可见,虽然在星村的附近有多所教堂,但是星村的基督教徒数量并不多。(三)“送大暑船”的现代流行从广义角度来说,民间的所有拜神活动都可以被视为民间信仰。
12、但是从狭义角度来讲,当下的民间信仰则专门针对正式宗教以外的地方拜神活动。我国目前承认的正式宗教包括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大量有别于正式宗教信仰的神灵崇拜都应被算作民间信仰。台州湾向来是浙江三大渔业中心之一,这一带的渔业生产历史非常悠久,在这一地区聚居着数量众多的渔民,他们主要以海洋捕捞为生,星村就是众多的渔村之一。虽然社会已经发生剧烈变迁,但是这里却依然保留了一些具有文化积淀的风俗习惯,尤其是每年都要举办的“送大暑船”更是远近闻名。就谈及“老爸老妈去五圣庙里烧烧香,但是和外地的庙不一样的”。也告诉调研人员“那个大暑庙会,庙会是很隆重的”。则讲到,村民信五圣老
13、爷“不光是我们村子,整个这一片都信”。“送大暑船”是台州湾渔村早已形成的民间自发组织的庙会文化活动,其实是一种寄托了百姓送暑保平安的民间信仰活动,村民们相信通过这项活动能够将“五圣”送出海。送大暑庙会路线如下:五圣庙出来向南经过尚德路,到桥头路向东到葭中路(小桥头),向北到工人路,向西到道头路,向北到江边下海。当被问及“五圣”的来历时,村里老人也很少有人能说清的,一般都会说那是“五个圣人,都是神仙”,还有受访的村民谈及“五圣”时认为实际上是瘟神,“是不好的神仙,要送出海,不然对当地不好”。笔者综合调研资料与文献资料发现,关于“五圣”的传说大致有以下几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当年江南有户人家,一连养
14、着五个儿子都是养到十七、八,或者二十二、三岁就英年早逝。爹妈去问“仙人”,仙人告诉他们,他家五个儿子有好运气,被张天师收为徒弟去修仙,而且都修成正果,最后被玉皇大帝封为“五圣老爷”。但是,五圣老爷有不着调的地方,就是会时常偷偷下凡来拉姑娘、媳妇去“结婚”。导致这些被拉着的女子生病,称为“鬼迷”。大家只好聚集资金造“五圣庙”,目的是让五圣老爷不再来。第二个版本:江南有户人家,养的五个儿子陆续英年早逝。“仙人”指出,这五个人都被玉皇大帝封为“瘟神五力士”。一旦“瘟神五力士”下凡,当年就会爆发瘟疫,病死的人非常多。因此,民间为了让五瘟神不再滥施瘟毒,伤及无辜的百姓,就决定在每一年的五月五日组织祭拜瘟
15、神的活动,而兴建“五圣庙”就是为供奉这五位瘟神,为活动提供场所。五神慢慢成了逐疫之神、乡村的保护神。第三个版本:刘元过、张元伯、史文业、赵公明、钟仕贵这五个人就是传说中的“五圣”,他们被认为是古代专门负责管理瘟疫的神仙。据传这五位神仙原本是上京赶考的举人,一夜结伴出游,正好发觉有五个瘟神在五个古井中施毒,五人本欲将此事告知当地的老百姓,又担心不被相信而导致无辜的人中毒,而且五人考试未能成功,自觉无颜回乡,最后决定牺牲自己。于是他们题诗留名,各选一口大井,跳入井中,百姓见井中有浮尸,就不敢饮用,也就保护了全城的百姓免受瘟疫毒害。为了纪念他们的恩德,遂塑五人像;天帝知道这件事后,封这五人为瘟神,专
16、门负责人间瘟疫。以上资料表明,村民的说法与资料的表述是吻合的:“五圣老爷”、“瘟神五力士”,或者为救父老乡亲牺牲的五人,表明“五圣”的形象并不完全是正面的形象,在一部分人眼里他们是邪恶的瘟神,在其他人眼里他们又可能是善良的瘟神。因此,我们可以说“五圣”是亦正亦邪的神仙。这并没有妨碍“送大暑船”的合理性。如果五圣是邪恶的瘟神,村民就要在大暑这一天用船把他们送走,不然村里就会有瘟疫这样的灾难降临。如果五圣是善良的瘟神,村民就是要在大暑节这一天将他们请上船,因为在以前,村民们靠海以打渔为生,这是要祈求五圣能和他们一起出海,保护他们的平安。所以,对于村民而言,五圣是邪恶或正义的代表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宗教信仰 论文 1068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