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拓展课在高校开展可行性探析(共2935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户外拓展课在高校开展可行性探析(共2935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户外拓展课在高校开展可行性探析(共2935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户外拓展课在高校开展可行性探析(共2935字)摘要:户外拓展作为一种集心理学、教育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学科成果的体验式学习课程,能够让学习者在体验活动过程中,激发个人潜力,增加团队凝聚力,并从中得到相应的理论学习。该研究根据户外拓展课程的特征,结合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分析了职业院校开展户外拓展课程的必要性,并针对职业院校提出了开展户外拓展课程的对策。关键词:户外拓展选修课大学生综合素质1户外拓展的起源与发展户外拓展又称拓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Bound”。拓展训练是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1995年走入我国,发展迅速,渐渐被融入到了我国一些中小型企业中。作为教育的课程内容,户外拓
2、展在高校开展的时间比较晚,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展户外拓展课程的高校仅有30余所,并且大都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其中北京大学作为率先将户外拓展课程作为体育教育课程的学校,2002年才正式在全校范围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开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选课踊跃,训练反响强烈1。2户外拓展理论与实践课的目的、作用、意义在该研究过程中发现,在选修课上,学生能够突破自我,发掘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己与班级同学的凝聚力意识;提高自己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帮助自己改善和增强人际关系;更加信任周围的同学等,满足了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增强了他们在社会工作中的竞争能力,为新世纪的社会创造了必要性人才2。2.1
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户外拓展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我教育。在户外拓展训练实施之前,教师会将此次训练的内容、目标、要求和安全事项向学生讲清楚,活动过程则不进行讲述,也不介入学生之间的讨论,充分地体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的主体地位,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简单的“雷区取水”项目,教师讲解内容、规则和安全事项之后,留给学生进行探讨项目的实施方法、操作、总结。教师在项目的过程中,只是起到了一个简单的引导作用。这类学习与训练的形式弘扬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对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3。2.2提高自己与班级的凝聚力及团队精神“报数”项目,锻炼的是
4、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可贵,学会换位思考4。这个项目看似简单,但在操作上充分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首先,在挑战开始之前设定一个目标,如果目标没有完成,则全体队员将接受惩罚,如果目标完成则下一轮需要在初始目标上加大难度。在经过56轮的挑战过后,队员之间产生了矛盾,队员之间的意见混杂,在接受惩罚过后,让队员意识到看似简单的问题,只要亲身去尝试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与想象中的差别很大5。这迫使学生冷静下来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意识到需换位思考,每个人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考虑到队友的情况,这个活动就算是成功的。只有学生都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尊重他人,从而积极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户外 拓展 高校 开展 可行性 探析 293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