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域文化及天花藏主人科举观之嬗变(共13104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南地域文化及天花藏主人科举观之嬗变(共13104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地域文化及天花藏主人科举观之嬗变(共13104字).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南地域文化及天花藏主人科举观之嬗变(共13104字)摘要:天花藏主人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小说家,他的科举观与小说创作都受到了江南地区文化的影响。鼎革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达、作家众多,政治环境的变化诱发天花藏主人科举观念的转变,而科举的失败促使他直接转入了通俗小说创作。因此他在表现婚姻故事的同时,也凸显了科举高中、人才举荐、功成身退、归隐田园等故事情节,展示了科举人才与地域文化、政治环境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妥协方式。这既包含了天花藏主人对江南诗性文化所固有的情结、对故园山水的依恋,也代表了当时江南文人较为普遍的行为模式。天花藏主人晚年创作了醉菩提等作品,又显现了江南文人超脱的佛道思想以及独特的民
2、族思维方式,呈现了社会政治文化与人生际遇之间的错位与互动关系。关键词:江南文化;天花藏主人;才子佳人小说天花藏主人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通俗小说家,他的玉娇梨平山冷燕是才子佳人小说的开山之作,目前学界大部分学者认为他是嘉兴秀水张匀1。实际上,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作者基本都是江南地域的作家。2(P217228)这主要与江南地域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高度发达有着重要关系。自古以来,江南人文地理驰名海内,康熙在示江南大小诸吏中称赏过:“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御制诗集卷十)江南占据着有利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物质基础。明末以后科技学者中江南人占了一半以上3,充分说明了江南各方面人才之多。明清时
3、期江南又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吴越文化滋养了无数的文人雅士,山川的秀美与水域四通也使江南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所研究的小说家天花藏主人正是生长在江南的文化环境中,他的科举观念也与江南地域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因素等密切相关,并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江南的地域环境与天花藏主人的科举观明清鼎革之际,江南的地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社会的动荡、朝代的更替、政治制度的重新建立均给江南文人带来了巨大影响。清初统治者延续了明代的科举制度,引起了江南文人的关注。江南地区在明代就产生了大批的科举人才,科举的重兴再次改变了很多底层文人的命运。小说作者的科举观念与个人家庭背景、人生经历有关,也与所处的地
4、域内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风气、人文精神等因素相关。而清初江南地域商品、贸易、文化均已高度发达,市镇、乡村也同样较为繁荣,为士人多元化的生活诉求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障。因此,探究天花藏主人这类底层文人的科举观,有必要考察作家个体与江南地域环境之间的联系。对于“江南”的行政区域的划分历来存有争议。有学者根据地理方位、行政区域、意象空间三重意蕴,将“江南”划为“大江南”“中江南”“小江南”,以太湖流域作为重点研究的区域,即指“小江南”。4(P8)本文考虑到行政区域的划分、地域的共同文化特色等因素,认为从地域环境来考察“江南”更适合讨论小说家与地域的关系。为了区分更为明确,参考了李伯重、周振鹤、范
5、金民、包伟民、樊树志等学者的观点,又根据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五府在明代已作为“江南”的经常性表述,认为李伯重先生在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的表述比较明确5:明清时期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江宁、杭州、嘉兴、湖州八府及后来由苏州府划出的太仓直隶州,为八府一州之地,包括今天的苏南浙北,即为“江南”5。本文在具体论述中所说的“江南”即指这一地域。江南作为空间地理位置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清初鼎革之际,江南发生很多历史事件。清军入关以后,江南地域受到了战乱纷扰,同时江南对清军反抗也非常激烈,发生了“江阴保卫战”“嘉定屠城”这样惨烈的事件,清政府为了收服人心、巩固政权,推行了“剃头令”,而在“
6、江南”推行的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反清起义。统治者为了安抚江南士人的这种不满情绪,在延续明代科举制度的同时,大力推行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策略。清初大学士范文程看到汉族文人并未安心科举考试,于是献计道:“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宜广其途以搜之。请于丙戌(1646)会试后,八月再行乡试,丁亥(1647)二月再行会试。”6这段话表明了范文程的远见卓识,他认为要得民心,先要安抚士人,增加乡试、会试也就增大了录取士人的机会,让大量的汉族士人从政,也就瓦解了江南士人抗清的斗志。顺治采纳了范文程的建议,果然大有成效,很多知识分子本身存在“出仕”的想法,经不住科举功名的吸引与诱惑,于是发生了由
7、抗清到参与科举考试的思想转变,可见范文程的建议对瓦解抗清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7(P26)。随着清廷统治的稳固,大部分底层士人把科举作为改变命运的途径。康乾时期,统治者继续对汉族文士采取怀柔政策,不断增加科举录取名额、开设博学鸿词科,此时更多的汉族文士由心怀芥蒂到争先去参与考试,出现了科举繁荣的局面,天花藏主人也正是科考大军中的一员。首先,科举考试的失败促使天花藏主人投身于小说创作。明清时期江南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地区,参加考试的人数为全国之最,录取的人数也最多。清末商衍鎏先生曾对各省份殿试、会试人数进行了统计,首推江苏、浙江两省。8在清代考中状元的人数中,来自江南贡院的便有58名,占据了总数一半以上
8、。9尽管如此,大量底层士人仍然困于场屋之中。虽然录取量增大,但录取名额仍然非常有限,很多富有政治才能、文学才能的士人被拒之门外。天花藏主人亦属于这类知识分子,因由明入清,内心经历了由反抗挣扎到顺应科举的变化。他一度热衷仕途功名,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底层秀才的命运,但是科举考试屡屡失败,让他心灰意冷。如果撇开作者的真实身份,我们从小说序言与文本中也可以看到,天花藏主人对科举考试流程、秀才群体、官宦子弟以及考场上的种种舞弊现象都是非常熟悉的,他无疑是一个科举士人或落第秀才。天花藏主人在平山冷燕 序中表达了科举不第的苦闷:“奈何青云未附,彩笔并白头低垂;狗监不逢,上林与长杨高阁。即万言倚马,止可覆瓿
9、;道德五千,惟堪糊壁。”10(P67)这篇序言鲜明地表达了功名未就的遗憾。鲁迅先生评价玉娇梨与平山冷燕:“又颇薄制艺而尚词华,重俊髦而嗤俗士,然所谓才者,惟在能诗,所举佳篇,复多鄙倍,如乡曲学究之为。”11(P135)鲁迅先生对作者身份的推测是准确的,但是天花藏主人并不是普通的乡曲学究。天花藏主人自我期待很高,他更希望借助小说传达自己的苦闷,而不仅是养家糊口的需求,因此自言:“每当春花秋月之时,不禁淋漓感慨,此其才为何如?徒以贫而在下,无一人知己之怜;不幸憔悴以死,抱九原埋没之痛淹忽老矣。欲人致其身而既不能,欲自短其气而又不忍,计无所之,不得已而借乌有先生以发泄其黄梁事业。”10(P1013)
10、因为不希望抱九原埋没的痛楚,他又写道:“不然春月秋花夜,草木禽鱼负此生,”10(P2)表明了不愿辜负此生的渴求,也更希望通过文章事业达到有生命意识的书写与发泄,这种愿望形成了底层作家创作的原动力与人生镜像。同时,他又借助小说传达了对奇才异士不能见容于朝廷和官府的愤慨,揭露了当时朝廷擅权、相互倾轧的黑暗局面,并对纨绔子弟、庸才愚夫痛加责斥,寄寓了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命运的潦倒落魄中,天花藏主人开始走上了通俗小说创作,并在小说中以乐代悲。他认为“凡纸上之可喜可惊,皆胸中之欲歌欲哭。”10(P1415)从这种内心独白也可以看到,小说创作成为了他治生需求、抒发苦闷、寄寓悲欢、留名后世的唯一途径。其
11、次,江南地域文化给了作家精神滋养与创作的启发。天花藏主人之所以开始小说创作与江南地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明清之际很多小说作者云集于江南,也正是通俗文学创作鼎盛的时期。曾大兴先生对明清时期江南的文学家进行了统计,明清作家分布的格局具有相似性,在清代可以考察到籍贯的1740人中,南方文学家占有绝对的优势,共计有1479人,而北方作家只有261人,按照区域内文学家数量排列分别为:苏、杭、常、嘉等地,明代也大致如此。12(P435436)这些文人中的创作活动共同推动和促进了江南地域文学发展的繁荣。江南地域小说名家、名作众多,令人目不暇给,例如瞿佑的剪灯新话、吕天成的闲情别传(已佚)绣榻野史、安遇时的包龙
12、图百家公案、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凌蒙初编撰的“二拍”、李渔的无声戏与十二楼、俞樾修订的三侠五义、袁枚子不语等,这些小说作者都是江南人,他们的小说在江南地域均广泛流行。就小说内容而言,很多小说作品的内容涉及到了江南,如有学者以今古奇观中有代表性的选本为考察对象,发现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卷数写到了江南13。再如光绪浙江通志,记载的文人约900余人14,任何一个作家都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即便生活圈子很狭窄也会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何况天花藏主人这一类文人并非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他在小说中反复写山东、北京、扬州、湖北等地,可能是他游历的场所,也可能是他熟悉的地方。长期游学、读书或塾师的生涯,让天花藏主人
13、接受了都市开放的思想观念,也让他对很多通俗小说耳熟能详。对于帝王将相、贪官污吏、学霸秀才、书记幕僚、篾片帮闲、家人仆妇、经纪掮客等人,他都熟稔于心。对于游园赏花、观赏名胜、结社赋诗、节日游览、科举赶考,他都能够信手拈来。在才子佳人的故事中,他既表达了对婚姻伦理观念的看法,也希望带给读者带来审美与愉悦。尤其对浙江地域人文景观的生动描绘,传递出江南的浓厚诗意与人文色彩,“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实用型的伦理人文机能与非功利的审美人文机能的和谐”15。江南的文化生活环境诗意盎然与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给予天花藏主人深刻的影响与启发,促使他很快投入到了通俗小说创作的队伍之中。再次,天花藏主人创作小说也是养家糊
14、口的需要。底层知识分子从事文学创作往往是多层的心理需要,“这一群体的心态呈现出复杂多维化的变迁:或弃业从商,或文墨糊口,或堕入非途,或仍由科举入仕。”16对于天花藏主人而言,借助小说抒情与扬名是创作的动因,但养家糊口也是不能逃避的现实。小说创作与书坊刊刻、传播可以缓解底层知识分子所面临的步履维艰的人生困境,也是维持生计的需要。在创作与维持生计的同时,他也期待后世读者的欣赏与理解。如玉娇梨第一回回前写道:“更有子云千载后,生生死死谢知音。”17(P1)天花藏主人考虑到如果自己的作品没有得到同时代读者的认可,那么期待千载之后出现子云那样的知音。子云即指扬雄,西汉的扬雄不愿巴结权贵,而自甘淡泊书写太
15、玄。李白的侠客行最后一句“白首太玄经”,即指此书。天花藏主人希望像扬雄一样著书立说,留下千古文章事业,因此对扬雄推崇之至。在玉娇梨中,他把白公起名为“白太玄”,也表露了自己的创作意图。鼎革时期的政治环境带给很多作家抉择时的痛苦与无奈,也无不折射出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与作家生存观念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规范与理想诉求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二、江南的诗性文化与天花藏主人对诗赋的推崇江南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断创造与改变着江南的人文环境与诗性的精神。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往往在山光水色之间,生活在江南人杰地灵与茂林修竹的自然气息中,更容易具有活跃的思维,感悟山水带来的灵性。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来探究科
16、举考试,“可以更好地把握科举人才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双向互动关系”18。这种互动关系更显现为江南士人的科举思想与诗意文化、山水情怀的相互影响。(一)江南地域山水孕育了天花藏主人笔下众多的才女形象。小说中才女的出现与明代中叶以后出现的文艺思潮有关,当时思想界王艮反对“存天理”,承认“人欲”的合理性,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程朱理学,鼓吹人的自然天性,推动了明中后期的人文思潮迅猛发展。晚明时期的李贽、汤显祖以及公安三袁、冯梦龙等人,宣扬人的合理欲望,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影响了当时文人对女性的看法。而更为重要的是,江南地域在明中叶以后,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消费与娱乐互动越来越兴盛。虽然江南城市与
17、乡镇有一定差距,“在某种意义上,江南乡镇是传统礼俗最忠实的信仰者和实践者,在维护风化与纲纪等方面,它们比北方的政治中心往往更加顽固不化。”15江南的城市远离政治中心,政治伦理功能渐渐衰退,而经济功能却得到了强化,山光水色与文化娱乐的普及,与西方近代市民生活消费具有相似性。这一点正是江南作家群体思想开放、诗性灵动、精神解放的表征,他们以更为开放的视角观察女性,众多的才女因此走进作品之中。天花藏主人生活在浙江的嘉兴1,嘉兴地域自古人才辈出,明清时期嘉兴王店、桐乡乌镇、嘉善西塘、海盐澉浦等地都是科举繁荣之地19(P59),具有浓厚的文化创作氛围。同时这些地域的文化又孕育出很多才女,闺阁名媛吟诗作赋的
18、较多,如钱塘顾之琼、仁和钟青、嘉兴黄德贞、海盐彭婉、山阴商景兰等。这些女性不仅在家族内部“结社”吟诗,又与外界文人交往较多。江南的水乡、园林给予文人、才女以精神滋养,“江南遍布的山庄园林、无数的居宅堂室,都成为文学群体或文学社团创作的现场”20。在地域文化精神的影响下,天花藏主人的小说也呈现了江南的地域特色,反复写到浙江的一些城市,这些城市或是小说故事的发生地点,或是主要人物的籍贯,或是最终达到的地理位置。如画图缘写了温州,玉支玑写了青田,飞花咏写了嘉兴,定情人写了绍兴,人间乐写了秀水等。受才女文化的影响,天花藏主人在小说中反复称颂女性的才华,如玉娇梨第一回中称赞白红玉的才华,说她是“山川秀气
19、所钟,天地阴阳不爽”17(P4);平山冷燕第一回中赞扬十龄才女山黛是“自是山川灵气所钟”10(P22)。以往的文人喜欢借助“红颜薄命”来比喻自身的苦闷与怀才不遇,而天花藏主人没有表现这一点。他不仅彰显了女性的才华,也借人物之口彰显了自己的才华,借此表达对朝廷文臣、当代才子的嘲笑与轻蔑。平山冷燕借才女冷绛雪之口说道:“挥毫若雨,泼墨如云老师宿儒自叹其皓首穷经之无所成也。”10(P240)才女山黛直接把朝廷大臣说成“腐儒”“宿儒”。“腐儒”字样在天花藏主人的作品中多次出现,包含了天花藏主人对那些通过科举进身的朝廷大臣们的轻蔑,他最终想表达的是自己这样的“高才”不应该“科举不第”。(二)天花藏主人理
20、想中的科举是由诗赋之才衡量的。江南不仅盛产通俗小说作家,也有很多著名的诗人、词人。浙派诗人、词人在清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诗词对江南文人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天花藏主人小说中,人物的才能大都表现在诗赋创作上,小说中大臣、考官均看重诗赋,帝王也喜欢以诗赋来衡量人才。如平山冷燕第一回中,皇帝令大臣们作白燕诗,一时无人敢作,只有山显仁献上其女山黛的一首佳作,自此山黛成为名扬天下的才女。但也因此遭到嫉恨,山黛被小人诬告,皇帝选派大臣与山黛进行考较。考试的内容一要考书法;二要考填词;三要考诗;四要考文(或论或赋);五要考古;六要出题。在以上的六项考试中,几乎都是对文学才能的考察,只有第四项关涉到了策论。
21、山黛选择作赋,足可见小说作者内心衡量人才的标尺。对于科举高中的才子,作者也同样偏向于诗才,如平山冷燕中王宗师召见燕白颔时道:“本院只认做是个老师宿儒,不意汝尚青年,更可喜也。但不知你果有抱负,还是偶然一日之长。”10(P268)燕白颔答道:“蒙太宗师作养若太宗师真心怜才,赐以笔札,任是诗词歌赋、鸿篇大章,俱可倚马立试,断不辱命。”10(P268269)在才子燕白颔看来,似乎诗赋之才更为重要,因此首先要显示诗赋之才,而王宗师听了大喜,可见他们的想法相同。更为有趣的是,才女山黛所作的五色云赋,与唐代应试之赋较为类似,作者对此赋反复称赏。唐代科考时所作之赋21(P9),要求很严格,不仅要求用典、对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南 地域 文化 天花 主人 科举 嬗变 1310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