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共2708字).doc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共2708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共2708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共2708字)摘要:地方高校应根据媒介融合时代对广播电视学人才的需求,按照全程式教育理念,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多渠道搭建符合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实践载体,并建立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进而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时代要求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全程式培养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综合化程度高、技术业务革新快,1而实践能力是评价媒体从业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地方高校在培养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成为众多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生的通病
2、。2按照全程式教育理念,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多渠道搭建符合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实践载体,并建立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能有效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时代要求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一、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全程式培养的内涵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首先应包括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对全媒体新闻从业者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对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如果只是在某些课程中设置了一些实验和实践环节,学生获得的实践能力必然是碎片式的,不能融会贯通,无法满足媒介融合时代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新要求。为了真正做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融合,实践能力培养4年不间断,根据学生从大学入学到毕
3、业的不同阶段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多渠道搭建实践载体,并建立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构建全程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全程式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浅入深,从单一走向综合。学生在平时课程学习、实验和实训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些作业往往是碎片化的、粗糙的。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学生对作业进行精心的加工和再创作,使其更加成熟、丰富,成为作品,再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完善,成为产品,最后根据市场的需求,使其成为具有价值的商品。在“作业作品产品商品”的转化中,学生实践成果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二、广播电视学专业学
4、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载体(一)学校自办媒体: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专业化程度高、制播要求高,能接收的实习生数量非常有限。根据媒介融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媒介融合人才,学校先后创办了网络视频制作部、守望报和“择优网”三大学生实践平台,主要用于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二学生的实践教学。三大实践平台分别着眼于不同的实践领域,守望报作为传统纸质媒体,主要培养学生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报纸排版等方面的能力。“校园新闻聚焦”主要培养学生视频新闻的策划、采访、拍摄、剪辑等能力,让学生能与电视台新闻栏目实现无缝对接。“择优网”则融合纸媒和电视媒体的特点,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通过网络、手机的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方 高校 广播电视 专业 学生 实践 能力 培养 270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