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中民间图书馆的发展研究(共3625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共文化服务中民间图书馆的发展研究(共3625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文化服务中民间图书馆的发展研究(共3625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文化服务中民间图书馆的发展研究(共3625字)摘要由于我国现有的公共图书馆数量少,且区域分布不均匀,不能满足基层社区和偏远地区民众的需要。一些学者开始支持社会力量创办民间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这样可以更好地突出政府与民间力量的优势互补,实现最后一公里的公共文化服务。笔者在总结民间图书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可以通过创新管理机制、促进科技融合、坚持精准服务和争取政府支持等方式,参与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民间图书馆;发展战略一、前言当今社会,由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原有的公共文化服
2、务模式已不能顺应外界环境与人们内在需求的变化,因此,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2005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一度成为我国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学者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加深,一些学者也支持社会力量创办民间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如:NGO组织、基金会、爱心人士等,并指出了其可以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实现政府与民间力量的优势互补,实现最后一公里的公共文化服务。二、研究现状从各学者对民间图书馆的研究里程上看,学者们所提出的民间图书馆概念至少有七种,分别是:私立图书馆、自办图书室
3、、自办书屋、私营图书馆、民营图书馆、民办图书馆和民间图书馆。目前在这七种概念中,有三种是占据主导概念:民间图书馆、民办图书馆、民营图书馆。笔者将对这三个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一种是以马艳霞、张金路,汤罡辉、张志广等学者提出的“民办图书馆”,马艳霞学者将其界定为:民办图书馆是指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兴办、依法自行管理并面向公众提供有偿或无偿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是所有民间社会力量创办的一切图书馆的统称。张金路学者提出:民办图书馆,泛指乡镇、村、街道及个体公民筹资兴办的公益性或半公益性图书馆、读书社等,不含以营利为目的的信息咨询机构。他们界定的民办图书馆包含
4、了公益性的图书馆和非公益性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的资金来源均不是国家财政支持,且它们都从事图书馆借阅和图书馆服务,因此他们用“民办图书馆”来界定由非国家的社会力量开办并经办的图书馆。第二种是以张广钦、张月英、王军学、谷秀杰、梁灿兴、朱珍等学者为代表提出的“民营图书馆”,提出这一概念的学者们认为,在产权上是“民营图书馆”表示这类图书馆由民间出资举办,产权非国有,在服务方式上开放式的向社会提供有序化信息资源,在类型上包含公益性和经营型两种。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张广钦学者提出,他认为:民营图书馆是不由政府出资建立、运行与维护,开放式地向社会公众提供有序化信息资源的图书馆,他强调“民营图书馆”的“营”是经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文化 服务 民间 图书馆 发展 研究 362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