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间距空间分析探讨(共3572字).doc
《建筑间距空间分析探讨(共357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间距空间分析探讨(共3572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间距空间分析探讨(共3572字)摘要:首先总结了天津市新版规划放线技术报告涉及的技术规范,提出了“建筑间距空间进行分析图”标准化制作流程;然后以图例形式对居住建筑计算间距的规则进行详解;最后对其中部分重难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关键词:规划放线;建筑间距;空间分析2019年4月19日,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建设工程(建筑部分)规划放线测量技术报告通则(DB12/T8332018)投入使用,标志着天津市规划放线测量工作开始进入新的阶段。新版规划放线测量技术报告内容更为丰富,要求也更加严格。统计新标准近一年的执行反馈发现:新版规划放线测量技术报告中“建筑间距空间分析图”进行重复修改
2、的比例最高,作业人员执行过程中的疑问最多。1规范分析查阅相关资料,现将天津市规划放线测量相关技术规范汇总如下:1)建设项目空间分析模型绘制技术规范(DB12/T8322018),以下简称空间分析技术规范;2)天津市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技术标准(试行)(2019年4月12日),以下简称天津规划标准;3)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4)建设工程(建筑部分)规划放线测量技术报告编制通则(DB12T8332018)。分析上述规范,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什么样的建筑需要做“建筑间距空间分析”,如何进行“建筑间距空间分析”。根据空间分析技术规范第713节规定:建筑间距分析范围应包括拟建项目的每
3、栋建(构)筑物及拟建项目周边存在相互影响的建(构)筑物。关于上述“相互影响”的定义,天津规划标准第511节解释:有日照需求的建筑处于被遮挡状态。同时,该标准第52节和53节将“有日照需求的建筑”具象为“居住建筑”。关于“居住建筑”定义,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第311节规定: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其中,居住建筑可分为住宅建筑和宿舍建筑。综上所述,需要进行间距空间分析的建筑包含以下两个要素:拟建建筑及其周边建筑中包含住宅或者宿舍;上述住宅或者宿舍存在日照被遮挡的情况。根据空间分析技术规范第713节规定:拟建建筑物应依照国家和本市城乡规划的相关技术规定进行建筑间距分析。天津
4、市执行的城乡规划技术规定为天津规划标准。根据天津规划标准第5章相关技术要求和笔者积累的工作经验,提出“建筑间距空间分析图”标准化制作流程如图1所示。1)建筑分类根据天津规划标准规定,建筑的性质、高度、布局等因素直接影响建筑间距计算规则选取。因此,首先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对建筑进行合理分类,才能找到准确的建筑间距计算规则。建筑类型分为常规建筑和特殊体型建筑。其中,常规建筑包括多、低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特殊体型建筑包括高层和多、低层组合建筑,存在多个被遮挡朝向的组合建筑,底部为裙房的居住建筑等。所有特殊体型建筑均应按照要求拆分成常规建筑后才能进行建筑间距分析。2)间距计算和间距合并建筑分类完成后,需要选
5、择对应的规则进行建筑间距计算。根据天津规划标准规定:建筑间距包括建筑最小间距和居住建筑计算间距。建筑最小间距是指该建筑与周边相邻建筑必须满足的最小间距。这类间距计算规则简单明确:多、低层居住建筑与相邻多、低层建筑最小间距不应小于8m,与相邻高层建筑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4m;高层居住建筑与相邻建筑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4m。居住建筑计算间距是指遮挡建筑的计算遮挡线与被遮挡建筑朝向的主体外墙之间的距离。这类间距的计算规则比较复杂,本文后续将重点介绍。最后,对上述两种间距范围进行并集处理,结果即为建筑空间间距范围。2案例分析由上节可知,居住建筑计算间距是整个建筑空间间距分析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本节将针对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间距 空间 分析 探讨 357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