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共2145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传统文化传承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共2145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传承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共2145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统文化传承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共2145字)通过一个人追求的东西、审美方式、思维方式、文化素雅等可以体现这个人的人文素质高低。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及精神的融合,它可以使人通过对人文知识的学习转变为自身的人文精神。多样的媒介可以作为传承人文知识的载体,人们可以在媒介上看到与课堂更广阔的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形成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定人文知识的人才会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也能促进人文形成。人文精神一直存在于人的内心,从人的行为举止来看,人文精神的包含度大,可以是自由的、批判的1。人文精神局域核心具有包容性强、开放力度大的特点,可以改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其具备人格独立、拥有强烈社会仪式感等
2、的优良特质。人文精神不光追求心理的改变,也追求人有独立的人格、优良的外在品质,由内而外的遵从着传统文化,散发出人文气息。例如传统文化中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目标就是达到人和人的和谐。要想培养人有一个适可而止的做事方法,就要坚持“中庸”之道,借鉴发展,让自己进步。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反映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特有的风貌与特点,是它构建了民族文化,也融合了历史中各种思想文化与思维活动。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因文化、地域的不同存在着差异。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在古诗文、戏剧、书画中体现出来。2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结合传统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积累,但随着不断发展,新兴文
3、化出现,导致有些传统文化开始流失和淘汰,所以中华民族的每位子民都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于文化的传承,也应有合适的人选,当代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非常符合要求,这个年龄的少年们思想逐渐成熟、情绪比较稳定、身体条件好2。大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去传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作为增进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应对知识掌握的十分充分,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素质。高校要想培养出具备优秀品质的大学生,就要增强自身的人文素质提升。高校应将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并落实到教师身上,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与授课中进行教育。让学生从课堂上实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文化精神,从而达到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素养教学目标。从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统文化 传承 大学生 人文 素养 培养 214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