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七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语言运用1、贵港素有“荷城”之称,群众十分喜爱咏荷的对联。现在有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请你为它选出对仗最好的下联。()A、梁上蛛丝燕子帘B、岸上麻叶伸绿掌C、半场杨柳拂楼台D、山上新月半亭风2、 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3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
2、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8 分)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 分)恐已暮矣()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 善哉()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 分)()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 分)(二)欧阳修论作文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
3、,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 (16 分)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 分)尝乘间以文字问之()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疵病不必待人指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4 分)学而时习之()尝乘间以文字问之()唯勤读书而多为之()多作自能见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4 分)4、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4 分)(三)自护其短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 。 (14 分)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 分)席上啖菱()或曰()啖菱须去壳()欲以清热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4 分) ()A、欲以清热也。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C、以土砾凸者为丘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4 分)(四)守株待兔宋人有耕
5、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6 分)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 分)兔走触株()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而身为宋国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D、此何遽不为福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七级 上册 文言文 阅读 练习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