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外出学习精选心得体会(精选多篇).doc
《英语教师外出学习精选心得体会(精选多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教师外出学习精选心得体会(精选多篇).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英语教师外出学习精选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第一篇:英语教师外出学习精选心得体会本次学习,名称是“xx市教育局现代教学创新与实践高中英语名教师高级研修班”,市教科所的xxx老师领队。总共50人参加了本次学习班。在简短的开学典礼上,首先讲话的是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陈晓峰主任,其次是xx市教科所的领队老师xx虹老师。本次学习总共听了17位教授、博导和教研员的讲座报告。每天早上8:30开始上课,11:30下课。下午从两点开始,到5:30结束。专家们的讲座,内容广泛,有跟英语课改有关的内容,也有跟心理健康、有效教学、教学策略、科研能力等有关的内容。英语教学部分我已经粗略地在英语组的组会上传达。下面我主要
2、跟大家谈一谈一些英语教学之外的总体体会。体会之一:教师要转变角色,让自己成为新课程下的反思型教师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系的吕良环教授认为,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已经变化。她认为,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应该是:1、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新课改下的知识传授者。2、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3、教师成为研究者。她认为,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已有如下变化:1、知识传授者依然是新课改中的角色,但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2、教师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样,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具体表现在:1、帮
3、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许,我们会问,什么是“元认知能力”?还有,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说,每一位老师都有能力、并且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提出改进意见。体会之二:教材要“二次开发”,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俞红珍教授认为,目前教师有两种教材观:一种叫“圣经式”的教材观,另一种叫“材料式”的教材观。她认为,这两种教材观分别代表了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其中孰优孰劣是显而易见的。她认为,“材料式”的
4、教材观更注重服务意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更注重过程导向,更灵活,更有助于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俞教授认为,通过教材“二次开发”,能达到这样几个目的:1、适应情景,促进教材个性化;2、弥补教材的内在缺失;3、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俞教授认为,教师的基本立场有两点:1、“基于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珍视教材的价值;从教材出发,了解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2、“超越教材”:拓宽教材的外延,凸显教材的功能。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学情景具有独特性和动态性。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和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赋予教师“二次开发”的权利,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空间,也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合法的土壤。教师
5、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意味着教师不再是外部课程的被动消费者,而是积极的开发者。它要求教师摆脱对教材的过分依赖和崇拜,积极、自主、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应对教学情景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教师不仅要具备课程意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不能仅停留于观念层面,而且也应该存在于教师的实践生活。教师通过教材的“二次开发”过程,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课程知识,创造着新的课程经验,成为自己专业生活的主人。体会之三:教学设计应以问题为基础华东师大心理学院的庞维国教授认为:教学设计应该以问题为基础。因为基于问题的教学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就是: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学习发生在小组中;教师是学习的辅
6、助者或引导者;通过真实的问题,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学生还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新信息,又通过分析和解决有代表性的问题获得学习能力。庞教授认为,问题的功能设计有大致有五种,分别是:1、用于引发学习兴趣的问题(problem-initiated learning);2、用于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的问题(problem-assisted learning);3、用于检验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的问题(problem-solving learning)4、引导迁移、应用的问题(task-based learning);5、用于激发生成、创新的问题(problem-based discovery learni
7、ng)。他认为,基于问题的教学过程必须体现出这五个方面的特点:1)真实的问题情境; 2)学生的自主探究;3)合作讨论;4)教师点拨;5)技能的应用。他认为,基于问题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产出创造性的思维成果;活跃课堂气氛。 庞教授认为,目前我们的学生虽然双基牢固,但探究问题的能力弱,创新思维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这跟我们没有基于问题基础的教学设计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体会之四:要真正让家常课“有效”起来李政涛教授认为,一定要尽力把我们的课上成家常课。他说:公开课相当于宴会大餐,而家常课则是家常菜,宴会大餐我们偶尔吃一顿还行,吃多了就会生
8、病,还是吃家常菜的好。公开课虽最能锤炼人,但家常课最养人。家常课是最真实的课,虽有缺撼,但有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在成长,学生也在成长,那么课堂就有效了。李政涛教授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一)抓住一个关键字:“实”李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
9、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效率高的课,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丰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真实”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未经过粉饰的
10、、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有缺憾,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二)理解一个关键词:“有效”总的来说,要有“三效”。一是“有效益,就是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二是“有效果”,就是学生能够发展;三是“有效率”,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具体来说,要有“八效”。一是“全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明星学生;二是“广效”,视野要宽广;三是“远效”,成效能持续长远;四是“深效”,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五是“强效”,关注兴趣和需要; 六是“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七是“速效”,直接对准目标;八是“奇效”,能化腐朽为神奇。每一个“有效”,李教授都举了很精彩的例子。因时间关系,我只选其中一个例子
11、跟大家分享。李教授引用了一个李镇西老师曾讲过的故事。故事说:年轻的周老师问同学们:世界上有著名的四大宫殿,是哪四个?学生不知道,有一个学生说故宫,其他都不知道,这时一个男孩子故意装坏,说还有“子宫”,学生哄堂大笑,这个男生知道自己闯了祸,很紧张。看周老师怎么处理她走到学生面前,摸着他的脑袋说:“你说得对。理由是因为子宫的确是人类最伟大的宫殿。同学们,周老师,包括所有的人,都是在这伟大的宫殿里孕育,谈到她,不能用轻率的口吻,要充满对妈妈的尊敬。当然,这节课谈的是建筑上的宫殿,你的问题,留在生物课上讨论。”周老师化解了一触即发的冲突,而且不经意间给孩子们上了关于生命关于母爱的教育。(三)思考三个问
12、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至于“教什么”李教授有“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如果你不教学生就学不会的,或者教了之后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三是,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至于“怎么教”,李教授谈到怎样听名师的课的问题。他认为,名师就像参天大树,树上会开花结果,我们不能但从别人那里摘来的只摘花摘果,而应该要善于“嫁接”思想的根,否则,到手的花会枯萎,到手的果也很有限。至于“教到什么程度”,李教授认为,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四)必须明确“五个点”,就是:知识训练点,能力培养点
13、,方法习得点,习惯养成点,考试关注点。“有效”的家常课怎能评判?李教授有三个观点:一是看学生,看学生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二是看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是否一个样?三是看有无生长感。要想使教学具有生长感,要找到“三个点”:找到“挑战点”,给学生一种挑战;找到突破点,突破难点和障碍点;找到提升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课堂,“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的课堂,师生“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以上是我学习的部分精选心得体会。在上海18天,我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展示)。他们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高超的智慧令我感触很深。在颁发结业证的那
14、一天,我代表我们小组作感言发言,我是这样说的:十几天的研修学习,我有三点感触:一是眼界决定境界,听报告十多天胜过自己摸索十几年;二是理念决定信念,要真正课改,必须理念先行;三是态度决定高度,只要肯做、愿做、多积累、多总结、多反思,总能找到好办法。最后,我想说,生活是给自己看的。精彩也好,平淡也好,所有的路都得自己走。好的心态能让我们活得更加淡定与从容。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借用李政涛教授的话说: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方向,有自己的理想情怀。每一个教育者,都要有理想。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因为眼里只有眼前,我们就只能拥有眼前,就不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教师应该是现实的
15、理想主义者!这样的人,他不会逃避现实、不会回避现实,而是扎根于现实,让理想变得更实在!这样的人,从不屈从于现实、从不抱怨现实,而是想方设法让现实变得更美好!第二篇:英语教师外出学习精选心得体会.2去泰安学习英语精选心得体会店子镇化村小学:史瑞霞我非常荣幸参加了全国的小学英语观摩活动, 本次学习,名称是“育师启智-中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本次学习总共听了5位教授专家的讲座报告。专家们的讲座,内容广泛,有跟英语课改有关的内容,也有跟心理健康、有效教学、教学策略、科研能力等有关的内容。下面我主要跟大家谈一谈一些英语教学之外的总体体会。体会之一:教师要转变角色,让自己成为新课程下的反思型教师
16、广东省专家鲍当洪认为,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已经变化。他认为,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应该是:1、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新课改下的知识传授者。2、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3、教师成为研究者。他认为,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已有如下变化:1、知识传授者依然是新课改中的角色,但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2、教师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样,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具体表现在:1、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
17、知能力。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说,每一位老师都有能力、并且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提出改进意见。体会之二:教材要“二次开发”,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沈峰教授认为,目前教师有两种教材观:一种叫“圣经式”的教材观,另一种叫“材料式”的教材观。他认为,这两种教材观分别代表了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其中孰优孰劣是显而易见的。他认为,“材料式”的教材观更注重服务意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更注重过程导向,更灵活,更有助于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沈教授认为,教师的基本立场有两点:1、“基于教材”:挖掘教
18、材的内涵,珍视教材的价值;从教材出发,了解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2、“超越教材”:拓宽教材的外延,凸显教材的功能。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学情景具有独特性和动态性。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和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赋予教师“二次开发”的权利,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空间,也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合法的土壤。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意味着教师不再是外部课程的被动消费者,而是积极的开发者。它要求教师摆脱对教材的过分依赖和崇拜,积极、自主、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应对教学情景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教师不仅要具备课程意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不能仅停留于观念层面,而且也应该存在于
19、教师的实践生活。教师通过教材的“二次开发”过程,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课程知识,创造着新的课程经验,成为自己专业生活的主人。尤其赵刚专家讲的为英语讲故事非常吸引人,他安排英语小天使,进校门讲英语,使学校变成有名的英语特色学校。如果我们借鉴一下就好了,不仅能提高学校知名度,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总之,这次学习让我们豁然开朗,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一定会把学到的毫无保留的与同事们分享。202*.5第三篇:小学英语教师外出学习精选心得体会学 习 体 会202*年4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枣庄市举办的解读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专家讲座。听了专家的精彩报告和一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我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语 教师 外出 学习 精选 心得体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