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民法典学习心得800字5篇最新_党员民法典学习笔记.doc
《2020民法典学习心得800字5篇最新_党员民法典学习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民法典学习心得800字5篇最新_党员民法典学习笔记.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民法典学习心得800字5篇最新_党员民法典学习笔记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天小编整理了民法典学习心得800字,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民法典学习心得800字1土地法制研究院院长高飞教授首先作主题发言,他从三个方面分享自己学习民法典的心得体会。一是民法典整合涉农涉土规范,构建三农民事法律制度体系。三农问题本质是农民权利全面实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应是以农村集体产权清产核资为基础,完善集体资产的顺畅运行规则,并强化农民集体及农民财产保护。民法典在涉农主体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一些特殊的主体类型,主要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承包经
2、营户、农村集体成员等,同时健全了集体土地和其他资产的归属规则和保护制度,确立了集体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物权,以及集体土地租赁权、土地经营权等债权,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三农法律体系。二是民法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了三农法制的权利本位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文件,我国的三农法制进程也迈上了快车道。此次民法典对涉农涉土的各种民事权利作出准确定位定性,有助于强化三农法制理念里的权利本位理念,对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民事权利有着重要意义。三是民法典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使市场在涉农权利运行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公有制资产
3、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优越性落实落地的重要物质基础,公有制资产具有的公共职能特性,使其运行受到很多限制,且公有制资产的运行与市场规则的结合欠缺必要法律规制。民法典以完善产权制度与要素市场化为重心,对涉农土地权利遵循市场规律制定了一些法律规范,意义重大。土地法制研究院副院长张凇纶副教授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围绕土地经营权、连带债权、合同解除权,以具体法条分析的形式谈学习民法典的心得体会。他提出以英国租赁制度对比研究民法典第341条规定的流转期限为五年以上的土地经营权的性质问题;探讨民法典第518条中连带债权与连带债务的连带性是否具有相同意义,连带债权与共有规则具有何种关系问题等。土地法制研究院博士后研究
4、人员许英副教授从民法典的时代意义、框架体例、微观制度三个方面展开其主题发言内容。她认为民法典的时代意义主要体现在其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促进;对民事生活和民事权利的全面保护;对单行民事法律规范实施问题的现实回应上。框架体例方面,民法典总则编和六大分编均体现了对现行民事单行法的吸收、修改,甚至包括对其他法律规范和司法解释的借鉴和吸收,在人格权独立成编、合同编代替债法总则、侵权责任独立成编等方面体现了制度创新。微观制度方面,她对总则编法人制度设计中特别法人的界定以及四大特别法人类型的联系和区别,未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制度设计,如何体现其特别法人制度价值等方面,谈了自己的思考。民法典学习心得80
5、0字2自1954年首次起草民法典起算,历经66年、四度搁浅、累次增删,2020年5月28日,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民法典!回望来时路,感念眼前人,几代中国民法学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投身时代洪流,为民法典编纂贡献智慧、奉献青春。这背后饱含了多少人的秉烛达旦、笔耕不辍、又有多少次的百锻千炼、集思广益个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道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部民法典,几代民法人!所以,当我翻开这崭新却早已刻下岁月底色的民法典时,我看到的不是繁杂的条目、苍白的文字,而是法律对个体的尊重、对社会的关切、对时代的回应。“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主体地位之平
6、等来源于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意识,都能通过其意思自治,来享有权利、负担义务,而人格独立与自由正是这一切的基础与前提,其重要性毋庸赘言。我国民法典区别于其他各国民法典的最大特色之一,即是在体例设计上将人格权独立成编。该编回应我国新时代以来所面临的诸多重要社会热点问题,如侵犯个人隐私、非法买卖个人信息、人格要素商品化使用、人体临床试验、性骚扰的规制等等。不但体现了法律对公民个体价值、人格尊严的重视与保护,更为人格权的未来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特别是民法典第990条并未对人格权进行封闭式的定义,而是采用开放列举的方式,在第一款例举了生命权、肖像权、隐私权等典型的具体人格权类型;在第二款以开放的方式规定
7、了“一般人格权”,将侵害“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的情形纳入民法的调整范围,使我们可以更加从容面对随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新型侵害人格法益的类型,进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宪法条款通过民法典与日常生活更加紧密贴合、落地生根。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呼唤:“法的最高命令是:做人,并尊重他人为人。”而人格权编,6章、51条、近5000字的篇幅恰恰是对这一最高命令的生动诠释。整部民法典既照顾过去,又面向未来,更重要的是它立足于当下,对群众关切的、社会关注的、实践争议的诸多问题都给予了制度上的回应,从法律的角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尝试和变革。纵览民法典,我们会发现许多条文仿
8、佛是个“陌生的老朋友”,模样虽然“亲切”,却展现了完全不同的利益分配规则与价值判断,折射出社会变迁对立法理念的影响。如在合同领域,民法典改变了以往“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推定规则,将其由连带责任保证改为一般保证,使法律推定与保证人(特别是自然人保证)对于承担保证责任的理解越发贴近,更加符合国人的生活观念和社会交往规则,也对混乱的民间借贷领域起到了一定的规制和引导作用。在继承领域,公证遗嘱优先性的废除、新增打印遗嘱、录像遗嘱两种遗嘱形式,即突显了对遗嘱人自由意志的尊重,又体现了技术进步对遗嘱法定形式的影响。在物权领域,增设居住权,虽然使所有权人的权利、房屋交易流转均受到较大限制,但
9、同时也是对当前房价居高不下、生活成本激增、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等现实难题所做的制度调整,蕴含了住有所居、居有所安、老有所依的人文关怀。在人格权领域,确立了“死者生前未拒绝,近亲属可以共同决定捐献”的遗体捐献的规则,在死者人格利益保护与他人生命健康之间作出了利益衡量与价值取舍,鼓励遗体捐献的善行义举可以说这是一部契合国人生活、顺应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法典!也是一部发掘国人安身立命的实践理性、涵养善良人性、安顿人心与人生的民法典!或有人说法典化之后,带来了不易修改、僵化、滞后等诸多实践难题。但我们需认清的是,民法的法典化不是立法技术上的炫技,毋宁是法律人体系化思维的起点。曾经民事法律领域,特别
10、法之繁多、司法解释之庞杂、法律规范之冲突、案例学说之分歧等等,使得民法陷入了“解释之迷雾”,有必要以法典化的方式使其脉络清晰、体系严谨、逻辑自洽。任何一部法律自诞生之日起即携带着滞后的基因!然法之不备,并非问题之结束,毋宁是法律思维及创造性活动之开始。我们不能以“法律没有规定”来逃避自己的责任,让渡自己的选择!拉伦茨曾说“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法律均具有历史性,而每个法律解释都具有时代性,法律适用者无不在制定久远的法律中寻求今天问题的答案,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如此年轻的民法典。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既是法律适用者,也是法律解释者,在实践中,遭遇新现象、陷入新困境、面对新挑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民法典 学习心得 800 最新 党员 学习 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