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专业双向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共5014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智能制造专业双向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共5014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制造专业双向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共5014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智能制造专业双向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共5014字)【摘要】本文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政策进行分析,“工业4.0”“工业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提出充分说明世界各国正在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工业4.0的提出预示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本文对智能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智能制造类专业双向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提出构建“走出去、引进来”“教师学生”及“线上线下”等双向实践教学模式。【关键词】工业4.0;智能制造;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工业4.0”是德国教研部与经济技术部于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概念。为实现制造业强国战略,2015年5月,我国印发了
2、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纲领。教育兴则国兴,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实践教学模式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与时俱进。由此,非常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构建进行探索与研究,进而不断充实与改进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并不断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内涵质量建设。1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政策现状分析教育部于2006年出台相关文件并明确指出,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2017年,教育部在天津召开的新工科研讨会上指出,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
3、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新课改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要厘清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责任边界,更好地发挥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引导作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等(不包含技工学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工业4.0背景下智能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德国“工业”4.0概念的提出,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众所周知,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而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
4、业变革的时代,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也就是智能化时代,是基于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生产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3D打印及人工智能等热点技术,世界各国的竞争愈加激烈,各发达国家正在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例如,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战略、日本提出“机器人革命”战略、英国提出“工业2050”战略等。实际上,这些战略的核心都是为了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键历史机遇,各国之间也面临巨大竞争与挑战。由于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各国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成为当前的热点,由此,世界各国、各地区迫切需要培养、引入智能制造
5、类人才,从而提升本国、本地区制造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和发挥人才队伍的优势。工业4.0使得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得以实现。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工业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及云计算等现代热点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感知、人机交互、决策、执行、反馈等,从而使得产品设计、制造、企业管理及企业服务智能化。结合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政策,并考虑到提升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竞争力,智能制造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3智能制造类专业双向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3.1构建“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实践教学模式德国“双元制”的成功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6、,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借鉴,二战后德国经济快速腾飞中,德国的“双元制”教学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谓“双元制”,就是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实际上,校企合作是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在高职学生的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实践教学设备与资源的缺乏、高职教师队伍中大多数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脱节等。针对上述现象,近年来我校在校企合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构建“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实践教学模式,积极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整合校企合作资源。我校与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苏州科茵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积极开展现代学徒
7、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人才培养和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等;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镒升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菱麦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等智能制造类企业签约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资源优势等,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我校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成立博众凡赛斯自动化学院,在校内建成国内首条自动化生产线,企业资深工程师、企业导师常驻我校,学校、政府与企业联动,多方共同参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与行业协会合作,加强“政行企校”间的合作,协同建立多元育人平台,并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的内涵质量建设。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 制造 专业 双向 实践 教学 模式 研究 501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