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可追溯制度建设研究(共3424字).doc
《档案可追溯制度建设研究(共3424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可追溯制度建设研究(共3424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档案可追溯制度建设研究(共3424字)【摘要】目的: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的管理水平,确保档案材料的严肃性完整性。方法:建立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实施规范的档案工作流程;建立现代信息化载体档案管理责任追溯制度,完善技术平台建设,确保归档齐全、无涂改、流失、造假等问题。厘清管理人员责任和权力清单,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制约、协调机制依法管理档案,依法追溯责任。结论:档案管理责任追溯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关键词】档案管理;责任追溯制;建设必要性一、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由此,档案工作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准确把握新形势要求,深
2、入总结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档案追溯体系,是发挥档案主管部门职能,强化档案利用,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档案追溯制度是全面落实档案法的重要环节,通过档案追溯体系建设,强化档案工作者的档案意识和主体责任,从基层档案室(馆)等源头把好档案质量关,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和督导水平,确保档案无涂改、丢失、造假等问题。二、档案追溯制度建设的研究内容档案管理责任追溯制度是指在档案室与档案馆业务管理、档案监督指导、档案执法三个层面中确保管理、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简言之,就是对档案机构、档案人员的一切档案管理行为及后果都必须和能够追溯责任的制度。主要分:档案管理责任追溯体系建设
3、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档案管理责任追溯制度的建立;档案管理责任追溯的平台建设;实现档案管理责任追溯体系建设的保障和应用四个模块进行研究。三、档案管理责任追溯制度建设的现状及问题(一)档案基础管理记录不全。目前,仍有立档单位存在多年档案未整理或整理后没有安全保管,未按规定要求移交进馆,综合档案馆库容量饱和未能及时接收等现象,这些现象都有可能造成档案资源的流失。还有每年各立档单位档案登记数量只有监督指导处室掌握,本级档案馆没能及时了解,有可能造成档案移交时与原登记数量不符。加之基层档案人员变动频繁,人员变动中档案移交不到位,也可能导致档案遗失。而档案管理顶层设计滞后,问题多年后才会显现,因为没有相关的
4、管理记录,因此也没法对相关人员追究相应的问责措施。(二)档案监督管理无相关记录。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到单位监督指导时对涉及档案的行为活动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及相应责任提出规定要求没有记录,单位对监督指导时提出的问题有无整改也没有相关凭证,事后执法检查问责时,由于责任不清晰明确,执法时很难追究,档案工作监管制度不够健全完善。监督指导工作不规范,法律法规赋予的有些权利没有很好履行,结果往往在不同程度上造成监督指导工作自身的“软弱性”和不确定性。比如:监督指导人员有没有去单位指导?有没有根据国家标准指出对方单位需要整改的问题?指导后单位有没有进行整改?监督指导人员有没有跟踪落实?有些监督
5、指导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履行监督指导职责,领导也无从知道。(三)馆藏档案资源缺失。一是档案室与档案馆衔接不顺畅。按福建省档案管理条例规定,档案室每年应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档案登记表和电子档案目录,而依据档案法,中央一级、省级和设区的市级机关单位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20年内向同级国家档案馆移交,这就可能存在移交时档案实体的数量和当初档案登记的数量不符,电子档案目录也可能存在不相符现象,而基层档案馆工作人员少,无法抽出人力进行核实。二是档案形成与管理的责任人没有明确,档案的形成范围在各单位、各项目、各类业务活动中,仅依靠档案部门与档案人员很难保证档案资源完整齐全。(四)社会普遍存在档案意识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档案 追溯 制度 建设 研究 34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