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共5774字).doc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共5774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共5774字).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共5774字)摘要: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其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教学方法相对落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实践教学环节弱化、师资队伍时间工作经验欠缺等问题,提出必须与“互联网+”时展相结合,与本地经济相结合,才能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并就“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和保障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7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
2、,目标是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入融合。“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我国本科院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带来冲击。2016年3月1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表现在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少,学校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鼓励、推动、引导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率先向应用型转型,从培养理论型人才转到培养技术与技能型人才来适应当前企业转型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其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必须
3、与“互联网+”时展相结合,与本地经济相结合,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佛山地处珠三角地区腹地,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佛山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可预见“互联网+传统产业”将是未来佛山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互联网+”加速佛山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对管理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为佛科院)作为佛山唯一的本科院校,历年来其培养的各类本科生或研究生大部分服务于佛山本地的各行各业。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单位工商管理系成立于2003年,14年来,针对佛山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借鉴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类似专业办
4、学经验,该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修订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为佛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质量人才,但其质和量均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市场需求。2017年2月的2016-2017年度佛山市禅城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显示:禅城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需求最大。分析禅城区经营管理人才欠缺的原因,除了佛山毗邻广州、深圳两大人才吸引高地,员工流失率大是主要因素外,地方高校佛科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对接佛山本地经济需求,学用矛盾突出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本文拟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及保障措施,以促进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要
5、求接轨,缓解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市场的供求困境。1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本身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管理科学,对全国2000多家企业亏损原因的调查显示,87.7%的亏损来自于经营和管理不善造成的。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现代企业需要实用性、复合型、创新型的工商管理人才。但以佛科院为例,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多落后于企业管理需要。具体如下:1.1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由于地方高校与本地企业缺乏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地方高校在人才需求信息的获取方面缺乏及时性和准确性,使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不能够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突出表现在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依然普遍采用传统理论
6、讲授式教学方式,没有形成多种教学方式互补融合成为一体的整体性教学,且理论教学中大多仍然沿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导致了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学用矛盾突出。1.2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很多人认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只要掌握好相关理论知识,就能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受此观念影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多以学科为本位,人才培养方案多是提前制定,培养模式单一,学科专业设置趋同,教育内容陈旧,被动地学习西方管理理论,缺乏自我管理实践。教学中主要依靠本校师资,偏重理论学习,忽视实践教学,学生缺乏实践操作技能,且忽视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差,远不能满足产业
7、发展和企业用人的需求。同时,现有的教学方式通过课程细分让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多了深入了解,但产生“分而难合”的负面影响。1.3实践教学环节弱化通过对本专业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访谈调查,普遍反映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欠缺行业技术知识,实践能力弱,工作责任心、沟通能力、敬业精神等综合素质不高。尽管最近几年佛科院工商管理专业不断强化学生实践教学,开设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为主线的多项实习环节,也尝试了参观企业,调研社会,ERP项目等多种实践形式,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实践教学内容仍然比较单一,且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没有规范的教学模式,经常停课调课,并未实质实现“干中学”的目标。1.
8、4师资队伍实践工作经验欠缺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基本是从高校到高校的博士生,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管理基本原理的讲述比较深入,但他们大多缺乏在当地工商管理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研究不透彻。而且,年轻博士在专业知识讲授时,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国际前沿学术理论、实践探索难题、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融入很少,这直接导致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和动手能力偏弱。2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对比中国制造2025的新要求,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加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走人才引领发展道路,推动制造业智能转型。作为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的主要专业,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方 高校 工商管理 人才培养 模式 研究 577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