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无障碍环境建设对策路径(共6347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方无障碍环境建设对策路径(共6347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无障碍环境建设对策路径(共6347字).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方无障碍环境建设对策路径(共6347字)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作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影响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如何结合实际系统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成为重要民生工程。文章分析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背景,明确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目标需求,结合安徽建设实践、经验以及建设中存在的短板,提出了推进安徽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对策路径,对于指导安徽省“十四五”乃至更长远无障碍环境建设,构建全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社会发展新格局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无障碍环境建设;民生建设工程;无障碍设施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要坚持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
2、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1;在湖南考察与基层代表座谈时强调:“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我们要高度重视。”在民生和社会发展背景下,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关乎社会文明和谐,关乎每个家庭甚至每个公民的大事,是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举措。如何结合全省实际系统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城市发展中一项重要的民生建设工程。1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时代背景1.1无障碍环境建设满足群众迫切需求无障碍环境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有特殊需求的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切实、
3、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而提供的社会软硬件环境2。2012年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2019年12月安徽省了安徽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93号),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旨在让社会不同群体,特别是残障、老幼等群体,能够平等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据统计,安徽省2019年有残疾人401.5万,60周岁以上老年人1172万人,占总人口18.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未来20年内老年人还将以年均超过总人口3%的速度递增;此外还有大量的伤病人、儿童和其他有特殊需求的社会群体。我省受益群体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需求更加迫切
4、,加快无障碍环境民生和社会建设意义重大。1.2无障碍环境建设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人类文明核心的舞台就是城市3。2019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60%,安徽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81%,研究显示,当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化从高速发展进入以人民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阶段由追求增量发展转向了更加关注存量优化更新,将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4,城市的建设注重多元化人口的需求,注重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城市发展已经到了推动区域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无障碍环境建设直接关系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关系城市发展质量和社会文明和谐、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推进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
5、是贯彻落实好总书记考察安徽和长三角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1.3无障碍环境建设目标任务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5,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助于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其总体目标是通过优化社会公共服务,提升全民生活质量。紧扣群众切身需要,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社区服务提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系统连贯的无障碍环境,满足有障碍人群安全、方便地使用无障碍设施6,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融入社会生活的权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抓住长三角一
6、体化发展机遇,加强区域在设施建设、信息沟通、服务协作等方面联动,共同打造优质均衡的区域无障碍环境,提升长三角区域城市品质。2安徽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实践2.1基本情况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立的基本需求,也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权利的必要条件,体现着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着手进行无障碍环境建设,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城区基本覆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合肥、淮北市被评为“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黄山被评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铜陵市被评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
7、城市”,马鞍山市被评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城市”,2020年滁州市、金寨县、广德市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示范县、达标县已经通过验收。近几年,全省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同步推进适老化等无障碍环境建设,20162019年已实施老旧小区无障碍环境改造2149个,城市盲道、坡道、厕位、停车位、电梯等无障碍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二是全省16个地级市均开通了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和电视手语栏目、省地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共设立盲文及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57个,无障碍信息交流建设进一步完善;三是各级政府服务大厅、银行、医院、图书馆等各类公共服务场所均设立了残疾人服务柜台,为残疾人参与升
8、学考试提供盲人试卷、电子试卷等协助,无障碍服务进一步提升;四是重度残疾人家庭改造加快推进,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无障碍理念深入人心,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2.2实践经验加强立法,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体系。坚持立法为民,按照地方规章立法程序,适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求,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民政厅、省残疾人联合会、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通信管理局成立立法推进工作小组,部门联动,经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前后修改30余稿,历经一年,于2019年12月27日,省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通过,以省政府令第293号公布了安徽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2020年5月1日起实施
9、,填补了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空白,为全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处罚提供法律依据,推动全省无障碍环境建设进入法制化轨道。同时,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六部门组织编制并于2020年10月,了安徽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导则,指导全省无障碍环境建设,保证建设品质。部门联动,形成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机制。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包括有形的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建筑等,还包括无形的制度、行为习惯、社会心理、公共意识等全方位的社会环境建设,涉及面广,主管部门多。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推进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系统推进;得益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经信厅、省民政厅、省残疾人联合会、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方 障碍 环境 建设 对策 路径 634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