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实行共同管理制度探讨(共3324字).doc
《自然保护区实行共同管理制度探讨(共3324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保护区实行共同管理制度探讨(共3324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然保护区实行共同管理制度探讨(共3324字)摘要: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物质财富,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率,减少自然保护区管理过程中的纠纷,是目前自然保护区发展的重要课题。基于此,首先介绍了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加强共同管理制度的应用,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制度;社区共管1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共同管理制度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管理主体,针对一个管理对象的具体管理工作,通过协商、讨论、权利与职责划分的形式,明确自己在管理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正确行使职能,将管理细化到被管理对象运行过
2、程中的方方面面1。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共同管理,主要是指借鉴西方国家相关经验,通过社区共管方式,将自然资源保护区内的各个利益主体划入到具体管理中,通过平行、平等管理方法,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复杂,很多地区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过程中存在主体不明确、管理职责模糊的现象2。建立共同管理制度意义主要体现在:(1)改变传统单方管理制度的弊端,提高各个利益主体对自然保护区管理规章制度的认同,吸纳各个利益主体的管理意见,提高管理计划与规定制定的民主性与科学性。(2)降低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困难程度,减少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2自然保护区管
3、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日常管理主要采用单边管理的办法,政府是管理过程中的绝对主体。但政府的公共行政资源有限,很难覆盖到自然保护区的方方面面,对共同管理制度的认可度比较低,一些工作人员甚至认为共同管理就是“夺权”。(2)在探索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制度过程中,全盘照抄西方社区共管制度,忽视了我国国情,没有对社区共管进行本土化改造。实际共同管理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不适应。(3)一些自然保护区在建立共同管理制度后,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措施,导致各个管理主体行为受到约束,与管理标准不一致,影响了共同管理的统一性与标准性。(4)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制度建设缺乏统一
4、性原则,不同管理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导致管理科学性受到影响。3加强共同管理制度的应用,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3.1持续深化共同管理制度改革自然保护区中涉及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多种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政府要发挥在管理中的基础作用3。一方面,政府在共同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意识改造,既要提高对共同管理制度的认识,又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与职能意识,明确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科学认识权利;另一方面,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要不断深化传统管理制度改革,发挥社会组织与社区组织作用,协调好自然保护区与当地民众之间的关系。3.2加强自然保护区共同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保护区 实行 共同 管理制度 探讨 33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