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阶段性总结.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阶段性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阶段性总结.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阶段性总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阶段性总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阶段性总结内乡县城关镇第三小学课题研究小组执笔者:刘玲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的课题是南阳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本课题共分三个阶段,即:一、准备阶段(2022.12-2022.3),1、申报课题,完成课题研究设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是南阳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2、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在校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成立课题小组,选取孟瑞莲为组长,张书红、刘玲丽、赵凌云为组员进行课题研究。3、学习文献,组织学习文献资料在组长的带
2、领下,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通过阅读图书,网上查询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为研究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参考经验。4、选取实验群体,在我校1000余名学生当中,留守儿童有400余人,约占总数的40.2%,我们课题小组确定了我校100名留守儿童作为实验群体,进行调查研究,他们分布在全校六个年级的18个班级当中。5、拟定研究方案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为下一步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研究方案,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统计我校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品德各方面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
3、形成共识,找出规律,并且与非留守儿童各方面进行对比。此次调查为以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提供依据,为全面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奠定基础。二、实施阶段(2022年3月-2022年10月),1、调查我校留守儿童基本状况。(1)调查我校留守儿童各年级的分布情况。一年级9人;二年级11人;三年级18人;四年级19人;五年级21人;六年级24人。我校留守学生共400余人,占总学生人数的40.2。从各年级留守儿童的人数上看,留守儿童在中高年级人数居多,占中高年级学生总数的近40%,特别是六年级学生留守人数最多,留守率高达34.7%。从性别上调查发现102名留守儿童中,男
4、生人数要高于女生人数。除四年级外,其他各年级男生人数都略高于女生人数,六年级男女生人数差距较大,男生比女生高出11人,近女生的50%。(2)调查我校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情况。从调查统计的信息中我们发现:我校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共207人,少于父母双方外出人数,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231人。五六年级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最多,其次是三四年级,一二年级的人数最少。可见,父母外出务工情况与孩子的年龄成正比。留守儿童年龄偏大的,父母外出务工的人数较多。父母在外出务工前,充分考虑了孩子是否可以不需要直接监护人监护而照顾好自己的问题。(3)调查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家庭对教育的认识:认为学习
5、重要占34%;认为读书没有多大的用场占16;认为读书主要是父母尽义务为子女混文凭占37.5;认为顺其自然占12.5%。直接监护人教育对学习要求严格占35.6%;无时间顾及占47.8%;任其自由发展占16.6%。隔代监护人教育76%认为是迫不得已;重养不重教占73.3%;重教而力不从心占26.7%。(4)调查我校留守儿童学习现状。为了更真实的了解仙居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状况,掌握第一手原始材料,我们通过家访、个别座谈、课堂观察、作业检查、学科成绩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校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的具体信息统计如下:学习优秀的有24人;良好的有12人;中等的有22人;较差的有44人。从
6、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校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呈现出明显的两级分化的趋势。学习状况在良好和中等档次的人数仅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30%,而且这种现象在三、五、六年级的留守儿童中表现最为明显。从各年级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状况的人数上做进一步分析,发现中高年级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两级分化现象严重,三、六年级学习状况较差的人数最多。2、组织实施研究,在课堂教学和校外活动中进行综合试验、分析和论证。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个性的表现都明显有
7、别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其表现为:(1)、学习困难。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他们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2)、性格缺陷。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8、3)、心理障碍。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4)、价值扭曲。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加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3、分学期、分学年制定计划并具体实施主要
9、任务是:培训实验教师,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发动宣传动员,在学校和社区张贴宣传标语,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设立爱心电话和师生谈心簿,开通“校园之声”广播,设立“心理直通车”栏目,并开始广播,设立“都来关心留守儿童”沙龙,办儿童心理健康手抄报和板报,开展以学生心理与家长对策为主题的家长心理健康育知识讲座,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了解留守儿童在家心理状况及障碍成因,在各科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其纳入教学与实验之中,参研人员撰写经验论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展第二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果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家长会,“爱心电话”向留守儿童父母汇报其在学校学习、生活及心理
10、健康状况,开展“我爱我自已,争做快乐小公民”演讲活动,开展以“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主题的学生心理知识讲座,召开课题工作研究会和参会人员经验交流会,组织撰写研究论文、实验小结和阶段性总结报告。4、组织专题讲座,开展专题研讨。我校利用例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针对如何教育留守学生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然后由各年级组长上台发言,最后由校长总结。初步制定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矫正他们扭曲心理。(2)、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创造健康成长环境。(3)、建立家庭访问制度,促进家校沟通联系。(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形成社区教育合力。(5)、扶贫帮困,为留守儿童提供有力保障5、收集、整理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留守 儿童心理 健康 教育 方法 研究 阶段性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