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17中考语文试卷答案(共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滨州市2017中考语文试卷答案(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2017中考语文试卷答案(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山东省滨州市2017中考语文试卷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是()A吞噬(sh) 嗔视(chn) 陨落(yn) 相濡以沫(r)B睿智(ru) 挫折(cu) 阴霾(mn) 孜孜不倦(z)C惬意(qi) 萦绕(yn) 羸弱(li) 妄自菲(fi)薄D褶皱(zh) 凫水(f) 惩戒(chng) 针砭时弊(bin)【考点】易误读常见字【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解答】A正确B错误挫折cu,阴霾mi;C错误萦绕yng;D错误针砭时弊bin;故选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
2、一项是()A木屐 哈蜜瓜 通宵达旦 殚精竭虑B斑斓 拖后腿 面面相觑 消声匿迹C箴言 度假村 重蹈覆辙 张皇失措D狂妄 三部曲 不求甚解 蛛丝蚂迹【考点】常见易错字【分析】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解答】A错误哈蜜瓜应为哈密瓜;B错误 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C正确D错误蛛丝蚂迹应为蛛丝马迹故选C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女足在前不久结束的世界女足大赛中惨遭失败,他们立志要卷土重来,争取下一次的胜利B诗人们在一起,吟诗作赋,纵论时事,最后醍醐灌顶,一醉方休C我们两个相距遥远,即使我想帮你,也是鞭长莫及D
3、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文化资源丰富,我们应该巧立名目,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为旅游事业增添光彩【考点】成语【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尘土飞卷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是贬义词,属褒贬不当,是错误的;B醍醐灌顶: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
4、发也形容清凉舒适属望文生义,是错误的;C鞭长莫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合乎句意,是正确的;D巧立名目:指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属褒贬不当,是错误的;故选:C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诵读,践行论语”B她工作能力强,担任初三(2)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多次组织学校大型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C发展低碳经济,创建生态文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D济南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多,抗旱保苗成为业生产的当务之急【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
5、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解答】A句末加“的活动”;B改为:工作能力强的她不但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并且担任初三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C正确;D减少不能用倍数,改为二分之一;故选C5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在新野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荀彧果然中计大败而归B张飞立马桥头,面对桥西的曹军,发出三声巨雷教的大吼,吓死了夏侯杰,一时乱了曹军的阵脚C关于围困曹仁于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和庞德领七支军队去就援屯
6、兵在山谷中当时正值秋雨连绵关羽命人堵住襄江各处水口等江水高涨时水淹七军D司马懿多次败于孔明的计策,所以对他的每一个计策都抱着怀疑的态度进行推测,诸葛亮空城计的成功正是利用了司马懿的多疑【考点】名著综合【分析】本题考查三国演义故事情节【解答】A中中计的是夏侯惇,不是荀彧B正确C正确D正确答案:A二、古诗文阅读6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
7、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对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B负势竞上上:上面C横柯上蔽蔽: 遮蔽D鸢飞戾天者戾:至(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B猛浪若奔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C一百许里安陵君其许寡人D风烟俱净百废俱兴(3)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B第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
8、点。C第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水清澈、湍急的特点。D第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反村出山林寂静。【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一词多义;文言实词【分析】译文: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
9、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A:解释正确;B: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上:向上解释不正确;C
10、:解释正确;D:解释正确故选:B(2)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及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及用法A:绝:独特的,少有的/消失;B:若:好像/如,赶得上;C:许:表示程度或大约接近某个数,上下,左右/答应;D:具:副词,都意义与用法相同故选:D(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主旨、情感、写作手法多方面的考查本题为选择题,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各个选项的要点,对照与选项有关的内容,判断正误即可A:正确;B:正确;C:正确;D:第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写山中的各种声音,动静结合,写出山林之美不是这是以静写动,反村出山林寂静不正确故
11、选:D答案:(1)B(2)D(3)D7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 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 予谓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选自容斋随笔,作者洪迈)【注】徙:搬动,搬迁。偾(fn)表:放倒标帜。偾,推到。表,旗杆。何伤:有什么妨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有一人徙之,辄予金辄:就来谒吴起谒:拜
12、见,拜访(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3)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文言实词;文言翻译【分析】译文: 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他怕百姓不相信国家的改革法令,于是就决定在都城城门前,竖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公开宣布谁能搬走木杆,就赏给他五十两银子当有人搬走后商鞅马上兑现,并且在同时颁布了变法政令 魏国的吴起在担任西河长官时,为了取信于民,在一天夜里派人在都城南门外竖立一根表杆,并在城中公开宣布:谁能将这根表杆推倒,就让他当官百姓听到后多数并不以为然,也有人认为不妨一试,如果得不到赏赐,也没有什么损失,于是就去推倒了表杆,吴
13、起则当即宣布了任命自此以后,魏国军民对吴起实行的法令不再有所怀疑了 商鞅本来是魏国人,后到秦国做官进行变法,他的做法大概仿效了吴起的计谋,而吴起立木示信的首创之功,却未流传下来,很少为人知道【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当有人搬走后商鞅马上兑现了奖赏辄:就;来拜见吴起谒:拜见,拜访(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
14、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偾表”,放倒标帜;“而已”,罢了;“伤”损失句意为:(我)去放倒标帜看看,得不到奖励罢了,有什么关系呢?(3)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根据故事情节,抓住人物言行表现的描写,理解人物形象,最后体会文章所说明的道理必须说到做到,才能真正取信于民或者 诚信对待百姓,才能树立威望答案:(1)就;拜见,拜访(2)(我)去放倒标帜看看,得不到奖励罢了,有什么关系呢?(3)必须说到做到,才能真正取信于民或者 诚信对待百姓,才能树立威望8诗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陶者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注释】鳞鳞:形容
15、大厦瓦片如鱼鳞。(1)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作分析。【考点】即事感怀诗【分析】从陶者即可看出,梅尧臣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写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梅诗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解答】(1)本诗的意思烧瓦工人成天辛勤劳作,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这种对比,
16、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劳而获的批评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2)陶者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前二句以对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陶者一诗正以这种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答案:(1)揭露封建社会反映了劳动者劳苦一生无所得,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公平社会现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2)对比手法前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
17、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或者“陶尽门前土” “十指不沾泥”对比,“屋上无片瓦” “鳞鳞居大厦”对比(有一组对比即可得1分)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译文: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9名句名篇默写按诗文原句默写。(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4)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18、沧海。(李白行路难)(6)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考点】名篇名句默写;常见易错字【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诗文的默写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课内古诗词,对所学的古诗文要熟练记忆,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默写出正确的诗句【解答】背诵默写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其题型也发生变化,从根据上下文填空,到填写某篇的名句、中心句等,又出现了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和开放型默写题此题为直接默写,根据知识储备回答即可,注意正确书写,如“撼” “衰朽”“躬耕”难写易错字;(7)考查的文言文的背诵,这一句在文中凝
19、练的概括了诸葛亮的品质答案:(1)朔气传金柝(2)波撼岳阳城(3)人有悲欢离合(4)肯将衰朽惜残年(5)直挂云帆济沧海(6)吊影分为千里雁(7)躬耕于南阳三、现代文阅读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张博然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哪怕最清澈的海水,在200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学能合成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生存。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洋雪”)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岛和绿洲。这些躯体是
20、鲸鱼的尸体,被称为“鲸落”。当一头鲸鱼死在大海中央时,它的庞大尸体会一直下沉到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然后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盛宴一般会持续412个月。当这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心满意足离去之后,轮到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食物残渣可以维持它们两年的生存。但是,这一切仅仅是开始。鲸鱼只剩下骨架时,深海的独特生态系统才真正展现。深海并非没有氧气,但也谈不上多丰盛,因此会有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它们爬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一些生物可以靠共生从这些细菌获得能量,另一些则可以直接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滨州市 2017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