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围术期处理及术中管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的围术期处理及术中管理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平泉县医院麻醉科张天斌内 容 概述 多发伤的定义及评估(ISS) 死亡三联征(triade of death) 损伤控制(DCS) 复苏 术中管理AIS评分基本原则 1级 轻微损伤 2级 中度损伤 3级 损伤较大,但无生病危险 4级 损伤较大,有生命危险,但有存活的可能 5级 极危重,难以确定是否能存活 6级 无法存活多发伤的评估 全面检查,按多发伤的检查顺序 A、Air way B、Breathing C、Cardial D、Degestion E、Excretion F、FractureC-Cardiac 心脏R-Respiratory 呼吸A-Abdomen 腹部S-Spine 脊柱H-
2、Head 头P-Pelvic 骨盆L-Limb 四肢A-Arterise 动脉N-Nerves 神经正确识别各部位的损伤 CRASHPLANISS评分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ISS评分25 极重多发伤,死亡率60%- 70% ISS评分50 很少存活 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多发伤救治概念的转变和损伤控制(DC)理念 的形成 二战期间 分级救治和二期手术 20世纪50-60年代 期确定性手术 (definitive surgery) 20世纪80年代 损伤控制外科 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 20世纪90年代 损伤控制骨科 damage control orthopea
3、dics(DCO) 损伤控制 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 stone(1983)首次提出了损伤控制的概念,他认为具有死亡三联征(体温不升、代谢性酸中毒、凝血障碍)的病人,早期要进行简单的止血手术,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确定性手术,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复杂创伤患者的死亡率。 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eadics(DCO) 是在DC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起于上世纪90年代,对降低多发骨折和严重骨盆骨折病人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损伤控制骨科(DCO)damage control orthopeadics 患者受伤时受到的创伤称为“首次打击”(First
4、 hit),可激发全身炎症反应,叫做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syndrome SIRS) 长时间的手术,增加了软组织的损伤程度,称为 二次打击(Second hit),加重了全身炎症反应 在有些情况下,炎症反应非常剧烈,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或ARDS,最终发生多器官衰竭(Moltiple organ failure MOF)创伤所致的ARF采用多变量分析法:病人最危险的因素: 大量腹腔积血; 明显的头部损伤(GCS10000IU/L); 多处长骨骨折
5、; 急性呼吸衰竭,尤其是急性肺损伤(ALI); 需要高水平机械通气(PEEP6cmH2O)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创伤后应激性高血糖 创伤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概括起来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应激类激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 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的大量释放 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IR)在应激时非常普遍,反应机体对胰岛素生理功能反应受损。应激的病理生理 下丘脑-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反应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反应分泌增多儿茶酚胺:NE、EP、Dopa、et al胰高血糖素细胞因子分泌抑制胰岛素、生长激素应激时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n 应激时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
6、均增加,但分解代谢最突出-迅速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合成代谢增加表现为急性相蛋白合成增加如: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a胰蛋白酶等 分解代谢增加则表现为骨骼肌萎缩、肠粘膜萎缩、屏蔽功能受损、免疫功能下降、血浆蛋白降低-autocanniblismn 应激时白蛋白在血管外重新分布 组织间液增多,血管外水的增多是白蛋白浓度和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的白蛋白部分移出至组织间液。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Capillary leak syndrome应激时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n 负氮平衡是机体对外伤和感染产生反应的标志 Cuthbertson研究显示: 腿部骨折:尿氮排出量达20g/d,相
7、当于 0.5kg的LBM 全髋关节置换术:负氮平衡是正常人的6倍 全身感染:负氮平衡达正常人的8倍n 对于那些高分解代谢患者在分解代谢高峰过去 之前通过营养支持不能达到正氮平衡 应激时糖类代谢变化p 应激诱发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 应激时葡萄糖的生产与消耗均增加,但其不平 衡,生成明显高于消耗 危重患者组织缺氧葡萄糖无氧代谢乳酸 蛋白质分解丙氨酸 创伤、感染患者体内糖生成量达2-5mg/(kgmin),是正常的2倍;严重复合伤、重症感染患者没天产生葡萄糖达1kg以上。 过多的葡萄糖脂肪酸脂肪合成肝脏脂肪堆积和淤胆 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和GLUT4受抑制CO2RQ, 呼吸负担糖异生肝脏负担细胞因子 创
8、伤后机体内释放大量炎症介质、细胞因子(IL-18、IL-6、TNF a等),对应激性高血糖的产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TNF a能使人类的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肝肿瘤细胞以及骨髓细胞发生胰岛素抵抗;抑制胰岛素介导的胰岛素受体的自身磷酸化,从而抑制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的磷酸化 IL-18 IL-6的主要作用是抑制IRS1/2的酪氨酸磷酸化,减弱生理浓度胰岛素的作用;强烈的抑制胰岛素介导的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而该通路对胰岛素下游代谢反应有重要作用围术期血糖调控 非危重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值一般为4.0-8mmol/L,血糖控制目标因人而异。 改善全身情况,纠正负担平衡 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
9、和麻醉药物:对于升高血糖的影响依次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局部麻醉 术前两小时静脉给予葡萄糖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减轻高血糖反应,改善负担平衡 糖尿病患者:体内肝糖原储备少,加上术中过分限制葡萄糖的输入,就容易发生低血糖;手术时间较长的病人,术中也要静脉注射葡萄糖、胰岛素。失血性休克复苏采用充分快速输液还是限制输液 改变休克预后的关键:早期改善休克病人的低灌注和低氧血症 休克的并发症:ARDS Sepsis MODS 传统观念:对于失血性休克应给予充分液体复苏或积极液体复苏,以恢复有效血容量和使血压恢复至正常,保证脏器和组织的灌注,阻止休克的进一步发展。新观点:1992年以来,动物和临
10、床研究发现:在活动性出血控制前积极的进行液体复苏会增加出血量,使并发症和病死率增加。因此提出限制性复苏的概念,即在活动性出血控制前应限制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依据 在有活动性出血存在的情况下: 开放血管口的出血量与主动脉根部的压力差明显相关; 血压恢复后,小血管内已形成的血栓被冲掉,使已停止 的出血重新开始; 随着血压的回升,保护性血管痉挛解除,使血管扩张; 输入的液体降低了血液的粘稠度,使出血量增加。 对活动性出血的创伤患者的抢救期间,从有机会获救到不可逆生理损伤发生之前的窗口时间,不超过60-90分钟。机体有效的代偿是一小时,称为“黄金一小时”。扩容液的选择晶体液:平衡盐液(首选),生
11、理盐水,林格氏液。用法 2000ml/0.5h胶体液:羟乙基淀粉、明胶、右旋糖酐。用法 1500-2000ml/24h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HHS):7.5%氯化钠-10%羟乙基淀粉或Dextran。用法:3-4ml/kg全血:在4-6条件下,红细胞损失1%/天,血小板2天大部破坏我们做法:首先快速输入3-4ml/kgHHS液,十分钟输注完毕,至少维持2小时以上,然后给予常规的晶胶液体治疗,如果仍不稳定要输血。如果不立即输血就要死亡的病人,可先输入2u的Rh(-)的O型血,因为交叉配血最快也要20分钟。输液、输血时要将液体加热到38。为防止加重出血,复苏时将收缩压保持在80-90mmhg
12、,防止血压过高而加重出血,待手术止血后再将血压升至正常。输 血 Cosgriff研究表面:ISS30,输血10u/24h,47%凝血异常 Erber认为,凝血异常可导致患者出血量增加25%-50%,从而增加死亡率 Duchensne强调:对于大出血时新鲜血浆和红细胞压积以1:4输入1:1输入死亡率增加62% Roftos在复苏时注意补充新鲜血浆和血小板,虽然输入24u红细胞压积,8000ml晶体液和4000ml胶体液,但患者的凝血功能在术后6小时即恢复正常。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拟交感神经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阿 拉明、肾上腺素 a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 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13、药物:硝普钠、硝酸盐类 莨菪类药物: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 应用注意事项: 应尽可能在补足血容量基础上使用,从小剂量用起,注意纠正酸中毒,必须配合病因和其他措施治疗 纠正酸中毒原因:持续低灌注状态下细胞能量代谢由需氧代谢转化为 乏氧代谢,导致乳酸堆积临床上最常用5%碳酸氢钠,一般成人首次125-250ml,静脉滴注或推注,随后视病情而定根据CO2CP按下列公式补充: 所需补碱量(mmol/l)=【正常CO2CP(25mmol)-患者CO2CP(mmol)】0.3体重(kg) 首剂使用计算量的1/3-2/3量,以后在2-4小时内依病情 而再行补入。根据动脉PH结果确定用量:如PH7.3补碳酸氢钠75ml,PH7.2补碳酸氢钠150ml。结束语 损伤控制理论形成和临床应用是创伤救治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已成为严重多发伤救治的灵魂。 在病情危重、死亡三联征未纠正的情况下,实施长时间和较大范围的手术,死亡率可高达90%。如果正确实施DCS策略,可将这些患者的死亡率下降5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