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概述(共12页).doc
《作物学概述(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学概述(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作物学概述一、 作物学研究粮、棉、油等各类大田作物生产管理和遗传改良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 二、作物生产的特点1. 严格的地域性2. 明显的季节性3. 生长的规律性4. 技术的实用性5. 生产的连续性6. 系统的复杂性三、 粮食安全的技术途径农业生产的发展依赖于完善农业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和发展农业科技三条主线。我国解决粮食危机的主要途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2、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 改善作物品质4、 强化产后加工与利用5、 调整粮食发展战略6、 开发新的食物源7、 立足自给,适当进口第二章 作物的分类、起源与分布一、作物的概念作物指
2、由野生植物经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也可经人工合成(应用生物技术合成新物种)二、分类(一)根据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1、粮食作物(food crops)(1) 禾谷类作物(cereal crops)(2)豆类作物(legume crops)或称菽谷类作物(3)薯类作物(tuberous crops)或称为根茎类作物2、经济作物(economic crops)或称工业原料作物(1)纤维作物(fibre crops)(2)油料作物(oil crops)(3)糖料作物(sugar crops)(4)嗜好类作物(stimulant crops)3、饲料及绿
3、肥作物(forage and green manure crops)4、药用作物(medicinal crops)第 三 章 作物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第一节 作物品种及种质资源一、品种的概念指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二、种质资源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各种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遗传材料。品种、类型、近缘种和野生种的植株、种子、无性繁殖器官、花粉甚至单个细胞。只要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都能归入种质资源之内。三、遗传、变异和选择遗传(heredity)指生物的亲代和子代的相似现象。变异
4、(variation)指生物不同个体间性状的差异。选择(selection)指改变不同个体的生存机会或留下后代的机会。四、主要遗传学名词 (1) 基因(gene) 基因是特定的DNA功能片断,携带有特定的遗传信息,是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单位。 (2) 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comparative traits)指同一性状上差别明显的相对差异。(3) 等位基因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allele),等位基因位于同一个基因位点(locus)上。(4) 显性和隐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代个体表现的性状为显性(dominance),不表现的性状为隐性(recessive)。控制显性
5、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性基因。(5) 基因型和表现型 个体的遗传组成为基因型(genotype),个体的表现特征为表现型(phenotype)。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6) 群体 群体(population)是具有一定亲缘关系、享有共同的基因库(gene pool)的生物个体的集合。第二节 作物的育种方法一、引种指通过搜集、引进种质资源,在人类的选择培育下,使野生植物成为栽培植物,使外地或外国的作物品种成为本地的作物品种的措施和过程。(适应过程)二、选择育种(系统育种)三、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的概念通过不同亲本间的杂交,在后代中创造变异并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2、亲本
6、选配原则1) 杂交的双亲必须具有较多的优点、较少的缺点,而且其优缺点尽可能达到互补2) 亲本之一最好为当地优良品种3) 杂交亲本在生态型和系统来源上应有所不同4) 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四、杂种优势利用1、概念杂种优势是指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超过其亲本品种的现象。1) 生活力:表现出苗势旺,植株生长势强,营养体增加,绿期长;2) 产量:表现出结实器官增大,结实性增强,果实与籽粒产量提高。3) 品质性状:表现出某些有效成分含量提高、熟期一致、产品外观品质和整齐度提高。4) 生理功能:表现出适应性增强,抗病虫性增强,对不良环境条件耐性增强合能力提高。
7、2、亲本选配原则1) 配合力高2) 亲缘关系较远3) 性状良好且互补4) 亲本自身产量高,且双亲花期相遇3、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1) 人工去雄杂交制种。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生产大量杂交种子。雌雄同株异花的作物如玉米;花器较大的作物如棉花、瓜类;种子繁殖系数大而用种量少的作物如烟草、番茄等。2) 化学杀雄。选用一些内吸性的化学药剂,在花粉发育前的适当时期,用适当浓度的溶液喷洒植株,可以抑制花粉的正常发育过程,使花粉败育,达到杀雄的目的。3) 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同一植株上机能正常的雌、雄两性器官和配子,因受自交不亲和基因的控制,不能进行正常交配的特性,称为自交不亲和性。自交不亲和性广泛存在于十字
8、花科、禾本科、豆科、茄科等许多植物,而在十字花科中自交不亲和性尤为普遍,且已获得成功。4) 利用雄性不育性。雄性不育性一般分为细胞质不育(质不育)和细胞核不育(核不育)。第四章 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第一节 作物的发育特性与生育期一、作物生长、发育的概念1. 生长:作物在数量上的不可逆增长叫生长(growth),包括体积增加、重量和数量增加,是量变过程。2. 发育:在生长的基础上,作物体内发生的一系列质的变化(development)。3. 二者的关系作物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没有生长便没有发育,没有发育也不会有进一步的生长,生长与发育是交替推进的。1) 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停止生长的细
9、胞就不能完成发育,没有足够大小的营养体就不能正常的繁殖后代。2) 发育又促进了新器官的生长:作物经过内部质变后形成了具备不同生理特性的新器官,继而促进了进一步的生长。3) 生长快而发育慢:有时营养生长过旺的作物往往影响开花结实,如“贪青”。4) 生长受到抑制时,发育却加速进行。如在营养条件不良条件下,作物提早开花结实。 二、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1. 生育期:作物出苗到成熟期间的总天数,即作物的一生,称为全生育期(播种收获)。2. 生育时期:在作物的一生中,根据作物外部形态上呈现的显著变化,将作物一生分为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为一个生育时期。三、作物的生长中心 1.概念作物的生长中心是指生长势较
10、强、生长绝对量和相对量较大的器官。生长中心为全株有机养分输入中心和养分分配中心。2.生长中心与C、N代谢作物的各个生育时期均有生长中心,且生长中心与体内生理代谢及有机养分分配存在着密切关系。作物有机营养主要为碳(C)、氮(N)素营养,器官生长及生长中心转移与体内氮、碳代谢盛衰及C/N比关系密切,通过外界条件的改变可改变C、N代谢关系,改变器官生长和生长中心的转移。1) 生育前期:以N素代谢占优势阶段,需要充足的氮营养,促进蛋白质合成,C/N比小,生长中心为叶、根。旺盛的氮代谢促进壮苗早发,搭好丰产架子。氮代谢不活跃会使发根、长叶缓慢,甚至组织老化形成老苗、僵苗。丰产难实现2) 生育中期:C、N
11、代谢并重(旺)阶段。生殖器官分化至开花期。C、N营养代谢平衡,由氮代谢占优势向C代谢转变,也是作物生长最旺盛、速度最快的时期。N素代谢过旺,而C素代谢较弱则会导致叶片徒长,茎杆软弱,使棉花、大豆等作物的蕾、荚脱落增多,产品器官的形成与成熟进程受到阻碍。N代谢弱,生长受阻,减产。3) 生育后期:C素代谢占优势的阶段。从N素代谢占优势转为C素代谢占优势,且在碳水化合物中,贮藏态的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大量积累,全株C/N比达最大值,导致茎叶生长衰枯,而籽实或地下贮藏器官积累大量有机物而充分成熟。N素代谢过旺,便会发生贪青迟熟,使谷类作物的空秕粒增多,也使块根块茎作物茎叶继续旺盛生长而消耗
12、大量养分,阻碍薯块的正常膨大。 N代谢弱,易导致早衰第二节 作物器官建成一、种子概念农业生产:即凡在农业生产上可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任何器官或营养体的部分植物学:仅指种子植物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一般经过有性过程。农业生产上的种子包括植物学上的三类器官: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如豆类、麻类、棉花、油菜、花生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如禾谷类作物稻、麦、玉米、高粱、谷子、糜子等的颖果及油料作物向日葵的瘦果;用作无性繁殖材料的根、茎等营养器官,如甘薯的块根,马铃薯的块茎和甘蔗的茎节等。二、叶的生长特征1. 出叶速度指作物主茎发生新叶的速度,常用主茎发生一片新叶所需的天数或生长度日(有效积温,G
13、DD)来表达。2. 叶片数目每种作物的主茎叶片数3. 功能期 禾本科作物叶片从露尖到定长为成长期(伸展期),自定长至二分之一叶片发黄为功能期。双子叶作物主茎叶片功能期则自叶片平展开始至全叶二分之一以上变黄为止。4. 叶面积指数(LAI) 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有叶面积(单面)的总和,三、作物群体的源库流1、概念源:就是指光合产物供给源或代谢源,是制造和提供养料的器官。主要指作物茎、叶为主体的全部营养器官。库:指光合产物贮藏库或代谢库,也就是接纳或最后贮藏养料的器官。籽粒、花果、幼叶、根系等。作物接纳养料的库可以不止一个,可区分为主库与次库。流:则是指控制养料运输的器官,输导系统。作物产量形成是源库流
14、综合作用的结果,源强、库大、流畅是高产的基础。第三节、作物产量的形成 一、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1. 生物产量是指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即整个植株(一般不包括根系)总干物质的收获量。2. 经济产量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3.经济系数指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或收获指数HI ),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第五章 作物与生态环境第一节、作物的生态因子一、作物的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 分类1. 气候因子 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2. 土壤因子 它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肥力、土壤生物等。土壤的物理性质又因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和
15、土壤结构而异。土壤的化学性质则可细分为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等。3. 生物因子 病虫草害。4. 地形因子 地形因子是间接因子,其本身对作物没有直接影响,但它通过影响气候和土壤,从而影响作物。地形因子又可分为高原、山地、平原、低地以及坡度的大小和坡向等。5. 人为因子 人为因子是一类特殊的因子,人类栽培农作物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它具有无限的支配能力。人类栽培农作物所采取的各种农业技术措施都属于人为因子的范畴。二、作物的生态适应性1.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ecological adaptation):指作物对环境的要求与实际环境的吻合程度,也就是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节律与环境节律的吻合程度。2.
16、生态型(ecotype):同一种生物(包括作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或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经自然和人工选择分化形成了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作物的生态型包括:A气候生态型:依据作物对光周期、气温和降雨等气候因子的不同适应而形成的。春性小麦与冬性小麦,早稻、中稻与晚稻对日照长短和温度高低反映不同。B土壤生态型:是在不同土壤水分、温度和肥力等土壤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生态类型。水稻与旱稻。C生物生态型:是在不同生物条件下分化形成的不同生态类型。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3. 生活型(life form):不同种的生物(作物)长期生活在相同的自然和人工培育环境条件下,会发
17、生趋同适应,在自然和人工选择条件下,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生物(作物)类群。生活型分类是在种以上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在作物学中经常使用。如喜温作物耐寒作物,长日作物短日作物 第二节,作物与光照一、概念1)光补偿点:叶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光强。2)光饱和点:开始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时的光强。在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就不再随光强而增加,呈现光饱和现象。 二、光周期现象光周期(photoperiod): 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光周期现象:作物在发育的某一阶段,要求一定长短的昼夜交替,才能开花,这种现象叫作物的光周期现象。三、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1)引种 引种前首先
18、要了解这种作物、品种开花对光周期的要求,同时要了解这个品种原育成地区的生态条件。一般在同纬度地区,只要肥水条件相似,引种容易成功。短日作物(水稻、大豆、玉米、烟草、黄麻)从北方(长日、低温)引种到南方(短日、高温),营养生长期缩短,提前开花。可适当引进生育期长的品种。从南方向北方引种时,由于日照变长,开花会相应延迟,生育期会拉长。要选择生育期短的品种。长日作物(麦类) 从北方(长日、低温)引种到南方(短日、高温),营养生长期变长,延迟开花。可引进生育期短的品种。从南方向北方引种时,由于日照变长,开花会相应提前,生育期会缩短。要选择生育期长的品种。(2) 育种 控制温度和光照可以提早或延迟作物的
19、开花期,使原来开花期相差很久的两个亲本花期相遇,互相杂交。我国北方红薯不能开花结实,为进行杂交育种,可以进行短日照处理,人为缩短光照时间,使其正常开花结实。南繁北育:短日作物如水稻、玉米可到海南岛;长日作物如小麦,夏季在黑龙江、冬季在云南满足其对光、温的要求,一年内可繁殖23代,加速育种进程。(3) 控制花期 在花卉栽培中,已广泛应用人工控制光周期的办法,提前或推迟花卉植物的开花期。如短日植物菊花。(4) 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以营养器官为主要收获物的作物,适当推迟开花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例如“南麻北种”就是把我国华南生产的大麻、黄麻及红麻在北方种植,不仅提高了产量,麻纤维的质量也相应
20、提高。此外,利用暗期的光间断处理,可以抑制甘蔗开花,从而 提高产量。第三节 作物与温度一、三基点温度 (温度的三基点)在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每一生理过程都有其相应的最适、最低和最高温度,这被称为三基点温度。 二、积温1、概念积温:是指某一生育时期或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分为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生物学零度:作物不同发育时期有效生长的温度下限为生物学下限温度活动温度:在某一发育时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或等于生物学零度的温度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零度之差为有效温度。 如:冬小麦幼苗期生物学零度为3.0 ,某天的平均温度为8.5 ; 所以8.5为活动温度,而8.5-3.0=5.5 为有
21、效温度活动积温:它是将活动温度逐日累加起来。生物学零度一般指作物三基点温度的最低温度,在生产实践中常把喜温作物的生物学零度定为10,耐寒作物定为0。 2、积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估计作物的生育速度和各生育期到来的时间,并可确定作物安全播种期。(2)预测一个地区某年产量,确定是属于丰收年还是歉收年。(3)一个地区的积温代表了此地区的热量资源,为正确制定农业区划,合理安排作物,确定种植制度提供了依据。如10的积温在3600以下的地区只适于一年一熟,36005000可以一年两熟,5000以上可以一年三熟三、温度逆境(低温或高温)对作物的危害及防御措施1. 低温对作物的危害 (1)冷害或寒害:作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物 概述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