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市交通情况调研(共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城市交通情况调研(共8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徐州交通拥堵现状调研分析摘要:分析了受访者对徐州目前交通现状的总体评价,徐州交通拥堵的成因及治堵措施的效果,总结出城市交通组织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 为进一步全面解决徐州交通问题提供参考。关键词:交通现状;交通拥堵;缓解拥堵;徐州交通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挤及堵塞现象,加上城市车辆数目的急剧增长,车辆与路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徐州为例, 徐州有890多万人,2008年,徐州汽车保有量为辆,2009年为辆,2010年则达到了辆。数字的增长最直
2、观地表现在堵车频率的增加。而徐州的交通资源配置尚未到位,地铁正准备建,快速路网未成形;每年还有30 万人在驾校苦学,随时准备加入这座没有交通平峰的城市。因此,徐州交通拥堵将进入常态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直辖市在谋划“十二五”发展时,均把“不堵车”列为具体目标,表明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中国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限行、限购、拥堵费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尝试运用多种行政或市场方式来缓解人们对日益严重的拥堵的抱怨,但效果不彰,不少举措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因此,如何破解徐州城市的交通拥堵难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分析徐州治堵现状,立足于长远目标开出缓解拥堵的良药
3、,这正是本课题调查研究之所在。调研照片1 调研方法与内容本课题组选定了徐州交通参与主要群体:出租车司机、公交司机、私家车主、自行车/ 电动车主、大学院校学生及其它普通市民,并根据目标群体的交通参与频率与特征做了大规模的调研与走访。课题组调研时间为2012年12月底至2013 年1月初。调查范围为泉山、云龙、鼓楼等区域,通过定点访问、拦截访问和随机访问三种方法进行调研。调研采取问卷发放与访谈的形式进行。历时一周,共分发调查问卷300 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为282份,问卷回收率高达94%。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比照与分析,客观地评估徐州市交通参与者对现状的感受,不同交通参与群体对缓解徐州交通拥堵
4、现状的预期、基本态度以及治堵建议,为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依据。1. 1 受访者的文化程度与年龄本次调研中发现交通参与者的受教育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出租车与公交车从业人员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重较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文化程度分别为高中29.23% 、初中42.34% 、小学26.41%;公交司机文化程度分别为高中57.81%、初中24.58%、小学1.68%;而为最高:本科52.1%、大学27.34%、高中仅为12.67%。交通参与群体的年龄构成显示,36- 50 岁年龄段的公交司机与出租车司机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51.68%与43.95%,比照这二个群体的文化程度构成,公交车与出租车司机呈现
5、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的特征。1. 2 受访者出行方式 不同交通参与群体出行方式的调研结果显示,大学院校学生与市民公交出行比例较高,分别为43.91%与41.3%,有30.57%的学生选择了步行,私家车与自行车/ 助动车群体将公交出行作为第二出行方式,分别占17.05%与26.26%。在正常交通状况下,27.85%私家车主可在20分钟时间内从住所到达工作地,平均比例高达40%以上的交通参与群体可在20分钟左右到达工作地或学习地。1. 3 受访者遭遇拥堵的频率达70%受访群体在遭遇拥堵频率的选项上有36.66%的受访者选择“天天”;有33.19%选择了“经常”,仅有5.73%与1.53%的比例选
6、择“从未”或“其它”。调查数据显示,徐州拥堵的高峰出现在上午的7- 9 点,下午的14 点半左右开始,17- 20 点进入高峰,在此时间段公交司机与出租车司机所遭遇的堵车时间长度最长,平均半小时以上的堵车比例这二组群体分别达63.97%与50.8%。遭遇交通拥堵情况时,受访者的反应不一,公交司机与出租车司机总体反应较平淡,一般心情比例分别为39.94%与36.49%,各交通参与群体出现“烦恼”状态的平均值30%以上。2 对徐州目前交通现状总体评价2. 1 满意度评价(1)徐州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满意度最高。基本满意与完全满意的比例高达55%(由于受访者构成是以出租车、公交车与私家车为主,3类群体占
7、总比的57.71%),其它(市民与游客)中的75%、私家车主70%、大学院校学生64%选择了基本满意与完全满意。(2)对徐州交通状况的总体满意度与徐州市主城区道路停车的满意度方面,“基本不满意”与“完全不满意”的呼声最高,分别为47%与37%;对交通状况总体不满意的群体为公交车司机74%,出租车司机63%,私家车主与大学院校学生分别为38%与37%;在对徐州市主城区道路停车政策满意度方面,不满意的群体为公交车司机63%、出租车司机41%,私家车主与自行车/ 助动车主分别34%与33%。调研照片 2. 2 调研结果分析(1)徐州的“职住分离”情况要好于北京与上海等城市。调研结果显示,受访群体在交
8、通不堵车情况下,从住所到工作与学习地点的时间平均约为20分钟。因此,优化徐州上班一族的“职住”间交通能有效缓解徐州交通。(2)徐州交通拥堵的现状已经成为常态。近8 成交通参与者抱怨经常遭遇堵车,其中,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与私家车主是交通拥堵的最大受害者,有近5%公交司机遭遇的最长的堵车时间达一小时以上。这也反映了“公交专用道”建设的紧迫性。(3)持续发酵的徐州交通拥堵现状,严重地降低了徐州的生活品质。受访者认为徐州的交通拥堵现状不仅严重影响交通参与者的心理与情绪,同时也形成了新的社会问题与“安全”隐患,是诱发“路怒症”的主要原因,需以系统工程的视角加以统筹缓解。(4)“徐州公共自行车系统”受到
9、高度评价。受访者高度评价“徐州公共自行车系统”,认为该系统在缓解徐州交通拥堵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是行之有效的交通政策与措施。(5)交通参与群体对现治堵政策与措施的预期的担忧与不确定。调研数据显示,53%公交车司机、34%出租车司机与26%私家车主对持续出台的缓解徐州交通政策持不满意态度,另有平均数高达35%的受访者勾选“不好说”,客观反映了对治堵预期的不确定。3 徐州交通拥堵的成因与治堵措施分析3. 1 导致徐州交通拥堵的成因分析(1)高达82%的受访者认为,主城区道路占道停车会增加高峰期交通压力;(2)78%的受访者认为城郊结合区域,企事业上下班时间过于集中;(3)76%的受访者认为,汽车增
10、长速度过快抵消了交通管理措施的作用;(4)69%的受访者认为,徐州交通规划未切实实行“公交优先”的整体战略;(5)66%的受访者认为,是交通管理政策重“安全”、轻“畅通”所致。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3. 2 治堵措施效果分析调研数据显示,受访群体对5大措施具有积极的预期:(1)91%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快徐州地铁与轨道交通的工程建设速度;(2)84%受访者认为要加快处理简易程序交通事故速度;(3)83%受访者认为要加快改善大型居住区的商业与公交综合配套;(4)82%受访者认为要大力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5)78%受访者认为要增加公交中快速公交线路与公交专用道。(6)75%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拥堵区域
11、部分时段可实施单双号通行与取消中心城区道路两边的占道停车政策(详见下表)。表:改善与缓解徐州交通拥堵的措施支持率调查改善徐州交通拥堵现状的措施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好说基本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加快地铁与轨道交通的工程建设速度52%39%7%2%0%增加公交中快速公交线路与公交专用道40%38%17%4%1%取消中心城区道路两边的占道停车政策32%40%20%7%1%非常拥堵区域部分时段可实施单双号通行32%43%19%5%1%强化交通法制观念,加大交通违章处罚力度36%41%17%5%1%学习上海交通治理经验,机动车上牌总量控制33%40%20%5%2%大力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43%39%14%3
12、%1%提高用车成本、开征拥堵费、加收停车费24%32%22%15%7%加快改善大型居住区的商业与公交综合配套38%45%14%3%0%加快处理简易程序交通事故速度42%42%12%3%1%3. 3 调研结果分析调研数据显示,徐州交通主要参与群体对引发徐州交通拥堵原因及改善交通措施的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主城区道路占道停车的合法化,削弱了高峰期道路应变力。占比最高(82%)的观点是对主城区占道停车政策的质疑,认为交通道路资源挪用停车,无疑是将可疏堵的流动性资源变成静态的,阻碍了“公交专用道”体系的形成,更有受访者尖锐指出这是添堵的不智之举。(2) 鼓励与尝试错时上下班有助缓解徐州交通高峰的
13、拥堵。占比较高的观点认为,徐州“职住分离”情况要好于北京与上海等城市,徐州频发的高峰期拥堵现象,主要是由于上下班时间过于集中所致。因此,错时上下班将有助缓解高峰期交通压力。(3) 加强动态交通监测、做好徐州主城区拥堵加剧的预测。不少受访者认为,治堵“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缺乏专业关联与科学节奏,对徐州交通拥堵现状的动态变化没有足够预期,也没有足够的政策储备,做好动态的交通监测是制定更科学治堵政策的先决条件。(4) 科学引导各方交通参与群体形成“公交出行”的理念。在交通规划方面,需加大力度落实与执行“公交优先”政策,主要是需以时间与速度的保障性为基础,以公交的便捷性为抓手,以公交费用的性价比为突
14、破口,科学落实“公交出行”的治堵策略。(5) 城市治堵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畅通”工程的落实。徐州在交通管理方面,做了很多以“安全”为重要内容的工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道路与管理优化,治堵工作的成功与否还反映在“畅通”的保障性方面,红绿灯、斑马线、道路标识等都需科学研究与配置。(6) 徐州地铁与轨道交通的工程建设对缓解交通拥堵具有积极的作用。有高达9 成的受访者认为,根据徐州的城市布局与交通特征,地铁与轨道交通在徐州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需前瞻性的规划,这将成为徐州治理未来交通拥堵的利器。(7) 简化与加快交通事故的处理速度将有助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有较多的受访者赞同“交通高峰期间加快处理简易
15、程序交通事故速度”这一观点,认为添堵的另一成因是由交通参与者形成的“小事故”与交通处理程序的复杂所引起的。(8) 商业与公交综合配套不合理是增加交通流量的主要诱因。徐州商品房与大型居住区越建越远,受访者普遍反映要加快改善大型居住区的商业与公交综合配套。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新建城区的公交换乘的便捷性与性价比较低是“公交优先”难以实现的原因。(9) 城市交通规划需前瞻性地考虑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公交司机与出租车司机中有相当数量的受访者认为,徐州的城市交通需前瞻性地规划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这将是“公交优先”与“公交出行”的最重要的技术支撑与交通生态的保障。(10) 增加公交道路中快速公交线路与公交专
16、用道。受访者普遍同意“公交优先”应创建旨在保持轨道交通特性且具备普通公交灵活性的一种便利、快速的公共交通方式。根据道路运行形式的不同,中快速公交系统可分为三类:公交专用路、公交专用道和公交优先道。4 结语德国人卡尔本茨可能不会想到,在他发明汽车仅仅一百多年后,人们便开始承受汽车时代所带来的“痛苦”。道路拥堵迅速成为了现代城市通病,出行市民无不纠结。近年来,徐州道路的环境不断恶化,交通拥堵加剧。徐州寻找贴合城市实际的治堵方案已迫在眉睫。课题小组认为:徐州治堵模式的主要特征将城市治堵作为一项迎合百姓愿望的民心工程来建设。规避部分城市出台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堵方案,特别需要表现在对公民权利的尊重方
17、面,采取综合措施缓解道路拥堵。徐州的治堵需当作一项“系统工程”进行规划与实施,强调每个被纳入系统的要素间协同配合,最终形成一种机制与治堵模式。治堵是个系统工程,因此也没有一用就灵的灵丹妙药,要假以时日,在实施工程前需科学地规划与部署相关政策与战术,同时也需关注治堵工程的“民意底线”,取得社会共识。调研照片参考文献: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R.2007.2 王庆云.交通运输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7.3 沈志云.交通运输工程学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4 江苏省人民政府.徐州都市圈规划R.2003.5 徐州市人民政府.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R.2007.6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徐州港总体规划R.2009.7 徐州市统计局. 2004 徐州统计年鉴 M .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8 江苏交通年鉴编辑部. 2005 江苏交通年鉴 M . 南京:江苏交通年鉴社, 2005.9 杨 涛. 公路网规划 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7.10 周宪华. 公路网规划与设计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1.11 全永燊, 刘小明. 路在何方 纵谈城市交通 M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