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河地形地质图(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凌河地形地质图(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凌河地形地质图(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凌河地区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该图为凌河地区地形地质图,图件比例尺为120000 ;工作区面积为。一、地形特征该区海拔最高点为SE方向的团堡山顶峰,高度1162米,NE方向次高点峰岭,海拔1150米,有山峰六个,主要分布在该区北部。最低点为SW石村一带,高度为200米左右。相对高差南部960米左右,北部350米左右 。 工作区北部与南部各有一列山脉,均呈现自东向西依次递降的趋势,但南部山脉递降幅度大于北部山脉。该区中部地形呈现两山夹一沟势态,垂直主河道,沟谷十分发育,沟谷数目达12条之多。分别为,北部山区自西向东有牛溪河、羊沟、黑水、白水、岩沟、牙溪、北沟;南部山区自西向
2、东有青溪、洪溪、黄水、麻溪、南沟。该区整体地表形态为,东部较高,西部较低,北部较高,南西部略低的簸箕型地表形貌,簸箕底部发育有流向为NESW的较大河流凌河,其分枝小河流很多。从地形来看,应以河流的下蚀作用和溯源侵蚀为主。区内分布有居民居住点4个,其中石村居民点相对较大,人口较多,交通较为便利。其他村庄分布于600米900米山坡之上,人口较少,交通不便。二、地层分析 凌河地区出露的地层可由老到新分别为,中泥盆统(D2)白云岩、砂岩,下石炭统(C1)页岩、煤层,上石炭统(C2)页岩、砂岩,下二叠统(P1)薄层石灰岩,中二叠统(P2)泥灰岩,上二叠统(P3)页岩、砂岩,下白垩统(K1)砾岩,上白垩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形 地质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