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共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主备:陈小琴 复备:初一语文组 审核 :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体会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读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培养学生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3、积累咏月的诗词。学习重、难点:1、体会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读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培养学生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课时安排:二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导学1、查找资料,完成下列题目。十五夜望月选自 ,作者 , 代诗人。水调歌头是 名,是宋代词人的一首 _兼 _的抒情之作。作于丙辰(1076)年 节,当时作者与其弟 已经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寡欢。与其父 ,其弟 合称“三苏”。我的思念是圆的作者 , 代诗人,
2、原名 。2、运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给下列句中加点词注音并解释。中庭地白树栖鸦(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词,体会这三首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课堂学习研讨一、导入新课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亲人团聚、共度良辰美景的日子。然而,这一天里往往会有许多人因生活、工作所需而远离家乡,因此中秋之夜也是分离的亲人相互思念之时,而中秋之月自然也就成了古今文人吟咏抒怀之物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中秋咏月诗词。(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三、学习十五夜望月1、简介作者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
3、许州(今河南许昌)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反映民生疾苦,成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导。其词用词洗练、简朴,旨意显露,描写具体。在唐代诗人中,王建擅长素描速写。他熟练地运用各种形式,创作了一幅幅上自宫廷禁苑下至市井乡村的风情风物画。这些作品都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代表作有江馆望夫石水夫谣等。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A、“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B、“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谈你的理解。C、全诗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四、学习我的思念是圆的1、教师范读。(注意多音字“咽”在诗中的读法)2、简介作者、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艾青
4、,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著名诗篇。他的一生曲折坎坷。1929年,中学毕业后的第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有感于中国的民族危机回国,开始画画和诗歌创作,1932年7月,被诬陷为阴谋颠覆政府,判刑6年,1935年10月出狱。在狱中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解放后,1959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一直蒙受冤屈,直到20年后的1979年才得以洗雪。写作背景:1983年,诗人由于经历了太多的飘零磨难后,内心那淡漠的亲情日益浓郁起来。诗人托今追昔,想到挚友和骨肉亲人多年不在身边,有的已经离世,而自己仍活着,自然产生一种沉重而凄惨的孤独。由于诗人自身心境开阔,性格豁达,写下此诗表达自己
5、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念。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A、诗人为什么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圆的?B、第一节最后一句“会想起什么?”作者悬而未答,你认为应想起什么?C、作者借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课堂小结从这节课两首诗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中秋节是个团圆的喜庆日子,但也是个思乡怀人的惆怅日子。文人墨客们常在这个日子里,吟诗赏月,借酒浇愁,抒发思念亲人的情怀。六、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十五夜望月。2、预习水调歌头。课后反思改进第二课时课堂学习研讨一、复习旧课检查十五夜望月的背诵情况。二、学习水调歌头(一)简介作者、词作背景 1、作者简介: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
6、东坡居士。神宗时曾任礼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做诗“诽谤朝廷”罪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詹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文学上成就卓越: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创一代诗歌的新风气;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2、写作背景:创作这首词时苏轼已41岁,为密州(现代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苏辙)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寡欢。但他并未因此幻想超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秋 诗词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