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防护学》教学大纲(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防护学》教学大纲(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放射防护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放射防护学总学时:36学时 开课单位:影像教研室适用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三年制教材:放射防护学 李风茹 主编参考书:医学影像物理学 张泽宝 主编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从物理的角度阐述放射线的发生、性质及与物质作用的规律。重点要求掌握物质的结构,X线的发现,X线的本质与特性,X线产生的原理,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放射线的测量和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放射剂量学除介绍辐射防护中所涉及的剂量、测量、监测等内容,还根据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加进了放射治疗剂量学的内容,为今后的影像诊断奠定坚实的基础。1.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2、本课程主要介绍放射物理学、放射剂量学和放射防护学,总学时42。各章节的学时安排具体如下: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2学时第二章:核转变 2学时第三章:X线产生 8学时第四章:X(或R)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5学时第五章:X(或R)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 4学时第六章: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 2学时第七章:放射线的测量 2学时第八章: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4学时第九章:放射治疗剂量学 3学时第十章:放射线屏蔽防护 3学时第十一章: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 3学时第十二章:医用X线的防护 2学时第十三章:放射防护管理 2学时二、章节内容第一章 物质的结构 (2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核外电子结构、原子核组成2. 熟悉玻
3、尔的原子模型、原子核结合能3. 了解原子初期理论实验基础内容:一、原子结构1. 初期理论的实验基础2. 原子核结合能3. 核外的电子结构二、原子核结构1. 原子核组成2. 原子核结合能第二章:核转变(2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放射性核素衰变类型2. 熟悉X衰变及R衰变过程3. 了解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内容:一、放射性核素衰变类型:1. 衰变2. 衰变3. 衰变和内转换二、原子核的衰变规律:1. 衰变规律2. 衰变平衡 第三章:X线产生(8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X 线的发现、本质和特性2. 熟悉X线的产生装置和产生原理3. 了解X线的量和质、X线产生效率及X线强度空间分布内容:一、X线的发现、
4、本质和特性1. X线的发现2. X线的本质3. X线基本特性二、X线产生装置1. X线产生条件2. X线的产生装置三、X线产生原理1. 电子物质的相互作用2. X线产生原理四、X线的量与质1. 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影响X线质量的因素五、X线的产生效率六、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1. 薄靶周围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2. 厚靶周围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第四章:X(或R)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5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作用过程2. 熟悉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率3. 了解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过程4. 了解各种作用发生的相对几率内容:一、概述:1. 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率2. 射线的
5、衰减3. 能量转移和吸收二、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1. 光电效应2. 康普顿效应3. 电子对效应三、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过程1. 相干散射2. 光核作用四、各种作用的相对几率1. X线引发效应总结2. Z和H0与三种基本作用的关系3. 在诊断放射学中各种基本作用发生的相对几率第五章:X(或R)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4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2. 熟悉诊断放射学中X线的衰减3. 了解单能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内容:一、单能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1. 窄束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2. 宽束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二、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1. 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
6、衰减特点2. 影响X线衰减因素3. X线的滤过三、诊断放射学中X线的衰减1. 人体的构成元素和组织密度2. X线通过人体的衰减规律第六章: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2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2. 熟悉辐射防护中使用的辐射量和单位内容:一、 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1. 描述辐射场性质的量2. 照射量3. 比释动能4. 吸收剂量5. 吸收量、比释动能及照射量之间关系和区别二、辐射防护中使用的辐射量和单位1. 当量剂量2. 有效剂量3. 集体当量剂量和集体有效剂量4. 待积当量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第七章:放射线的剂量(2学时)目的要求:1. 熟悉射线质的测定2. 了解照射量
7、的测量和吸收剂量的测量内容: 一、照射量的测量1. 自由空气电离室2. 实用型电离室3. 电离电荷测量电流二、吸收剂量的测量1. 吸收剂量的基本测量法2. 电离室测量法3. 吸收剂量的其他测量方法三、射线质的测定1. 400KWSFX线质的测定2. 高能X线能量的测定3. 高能电子束能量的测定第八章: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4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放射线的生物效应2. 熟悉放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3. 熟悉胎儿出生前受照效应4. 熟悉放射性质皮肤效应5. 了解影响放射损伤的因素内容:一、 放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1. X线在诊断方面的应用2. 放射线在治疗方面的应用3. 放射性核素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
8、用二、放射线产生的生物效应1. 确定性效应2. 随机性效应三、胎儿出生前受照效应1. 胚胎死亡2. 畸形3. 智力低下4. 诱发癌症四、皮肤效应1.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2. 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3. 放射性皮肤癌五、影响放射损伤的因素1. 与电离辐射有关的因素2. 与机体有关的因素3. 环境因素第九章:放射治疗剂量学(3学时)目的要求:1. 熟悉放射治疗常用的放射源及照射方式2. 熟悉放射治疗物理学有关名词3. 了解放射治疗剂量实例及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1. 常用的放射源及照射方式2. 放疗物理学有关名词3. 射线中心轴上的深度剂量4. 组织最大比二、放射治疗剂量计量实例三、
9、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1. 辐射源2. 放射源周围的剂量分布3. 腔内治疗剂量学4. 组织间治疗剂量学第十章: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3学时)目的要求:1. 熟悉放射防护标准原则2. 了解放射防护法规3. 了解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的贯彻实施内容: 一、放射防护法规 二、放射防护标准1. 标准的概念2. 标准的发展3. 医用放射防护标准三、放射防护标准介绍1. 我国现在放射防护标准2. ICRP1990年建议书关于放射防护标准的建议3. IBSS限值四、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的贯彻实施第十一章:放射线屏蔽防护(3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外照射防护基本方法和屏蔽材料2. 了解屏蔽厚度的确定方法内容:一、 外
10、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1. 时间防护2. 距离防护3. 屏蔽防护二、屏蔽材料1. 对屏蔽材料的要求2. 常用屏蔽防护材料三、屏蔽厚度的确定方法1. 确定屏蔽厚度的依据2. 屏蔽厚度的计算第十二章:医用放射线的防护(2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2. 熟悉医用治疗放射线的防护3. 了解放射防护监测内容:一、 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1. 防护原则2. 诊断X线机防护性能要求3. 放射防护设施4. 防护操作5. 妇女X线检查的防护6. 儿童X线检查的防护二、医用治疗放射线的防护1. 医用加速器的防护2. 医用照射远距离治疗的防护3. 放射治疗中对患者的防护三、放射防护监测1. 场所放射防护
11、监测2. 个人剂量监测第十三章:放射防护管理(2学时)目的要求:1. 熟悉防护管理内容2. 了解放射防护管理机构及许可制度内容: 一、防护管理机构 二、申请许可制度1. 许可登记管理制度2. 放射工作单位必备的条件三、防护管理内容1. X线机的生产2. 射线防护器材3. 防护知识培训4. 健康管理5. 放射事故管理6. 质量保证7. 档案管理三、其他教学环节(无)四、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中要加强运用自然辨证发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要做到教书育人相结合,加强素质教育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运用启发式 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综合。在教学工作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针对影像学的特点,运用幻灯等使得教学生动有趣。五、必要说明:教学内容分为三级要求: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一般应于理论课讲授,亦为实践课与考试的重点.第二级是熟悉内容,教师应选择性讲授,亦在考试范围内,未讲授部分由学生自学。第三级是了解内容,也在考试范围之内(凡教科书上有,而本大纲未述及者,均为不考试内容).为适应现代化科学的迅猛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补充一些本学科的新进展。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